碩士分流:法國經驗談

友善列印版本

有鑑於台灣碩士學位與產業界需求的落差,教育部日前提出,未來碩士班將分流為「研究型」與「實務型」2種學位,實務型碩士可不用提交論文,以技術報告,或體育所研究生以「成就證明」代替論文。

筆者對於台灣碩士制度的改革深表贊同,然而,實務型碩士的具體施行方式必須更加細緻,若僅如目前教育部所提出的:以技術報告,或體育所研究生以「成就證明」代替論文,將會導致大眾對這紙碩士文憑的價值存疑。筆者願分享法國的做法,供台灣社會參考。

碩士分流制度在法國行之有年而且是普遍受到社會認可的高等學位制度。而與我們想像不同的是:攻讀「實務型」碩士者(不需寫論文),反而比起攻讀「研究型」碩士(需寫論文)者含金量較高,也更不好申請,因具備專業技能和實務經驗,畢業後深受產業界歡迎(註一)。

基本上,法國的碩士課程就是「兩年」。碩士第一年(Master 1, M1)的課程包含理論與實務兩種內容,目的讓學生透過第一年的課程中能逐漸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選擇繼續攻讀博士或就業。

碩士第二年(Master 2, M2)學生可以自行選擇兩種不同的取向:研究型碩士(master recherche)或實務型碩士master professionnel)。選擇研究型碩士的學生,代表未來要繼續攻讀博士,因此必須繳交碩士論文。反之,選擇實務型碩士的學生,代表未來要朝向就業的方向,因此必須至相關的單位實習,除了必須取得實習成績外,還必須繳交一份實習報告。兩者的碩士在畢業前夕皆須通過學位口試審查。

以筆者所就讀的「人口與發展研究所」為例,我們的同學中,選擇「研究型」與「實務型」的人數大約各佔一半。

碩士第二年的課程僅安排在第一學期,大家一起上課、交報告及考試。到了第二學期,「研究型」的學生則專注在寫論文,若是論文需要,所上更期待學生能到國外進行田野調查。反之,「實務型」的學生則必須要到相關單位去實習,學校也會盡力媒合與產業界的工作機會。

以我的學科為例,許多同學申請到了聯合國,歐盟等政府組織或是一些第三世界國家去實習,從事有關人口發展的計畫,而往往在實習過程中受到肯定後,自然就容易獲得正式的工作機會。

除了碩士分流制度必須要推廣外,碩士就讀年限也是。先前在台灣讀社會科學類的碩士,讀個三、四年畢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來了法國(甚至是其他歐盟國家),兩年拿碩士學位是件再自然不過的事,專業度和學術品質有比較差嗎?我不認為。

台灣碩士教育的問題在於學分太多,不斷地上課,卻沒有時間寫論文,也沒有人教學生怎麼寫論文。於是學生往往必須等到課程都修畢了,才有時間開始寫論文,然後大部分的時間必須自己摸索,因此,往往我們最精華的歲月都被論文磨掉了。

改革碩士制度分流的同時,也必須縮短學生就讀碩士的年限,學習法國,在碩士第二年的最後一個學期:「研究型」的學生就讓他們好好的寫論文;「實務型」的學生就讓他們好好地去產業實習。把握學生的年輕歲月,讓他們不再被「讀書」困住,台灣的產業界需要更多的活力。

 

(註一:這樣的狀況在舊制的法國高等教育體系中更為明顯,爾後為了與歐盟接軌所進行的「教育制度一體化改革」(la réforme Licence-Master-Doctorat ,2003-2006)下,「實務型」碩士與「研究型」碩士的門檻與水準則差異不大。)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