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吹水】淺談民進黨的「私有化」爭論

友善列印版本
日前,蔡英文參加高雄舉辦的「想想論壇南方對談」中一席:政黨理當是『載具』(carrier),並指當今政黨有點被私有化了,『國民黨老早就私有化了』,而民進黨在1980年代曾是價值實踐的載具,但經過廿多年運作後,『某種程度也被私有化了』,目前最大挑戰就是把民進黨還給社會的說法,竟引來蘇貞昌跳腳,並回以:「聽不懂在講什麼」,並強調民進黨不是載具,而是引導民意、愛台灣的力量。於是,一場小英與作家的南方對談,竟招致蘇主席天外拋來的一股莫名赫斯之怒,令人愕然。
 
「想想論壇南方對談」。(圖片來源:想想論壇粉絲專頁
 
民進黨究竟是要作為「載具」還是「引導民意」,反應著蘇蔡兩人對「政黨政治」的不同切面認識。蔡主席著重的是政治當成一種「可能」的技藝(politics as art of possible),那政黨則可透由可能的技藝實現其追求的價值,然後以此主張跟價值說服民眾。至於,蘇主席雖傾向用中性沒既定立場的態度看待「政黨」(或政府)本身,並以民意「回應」(responsive)為依歸,但還是認為某種程度得主動扮演民意引導的角色。簡言之,蔡傾向訴諸人民的說服,是政治問責(accountability)的基本態度;蘇則想要在民意引領與以民意為依止之間,腳踏兩條船。
 
然而,不論是蘇蔡的民進黨「私有化」爭議要旨為何,民進黨無法再以領頭之姿,帶領台灣政治與社會改革,其實早在台灣社會選擇以選舉自由化為表現的民主化路徑之時,即已注定。回望台灣民主歷程,台灣社會所謂民主化的成果,主要表現在1992、1994與1996此三波的國會、省與直轄市,和總統的選舉全面開放;藉此,民進黨擴大了社會基礎,國民黨此一威權殘餘也隨著選舉遊戲,重獲政治正當性的肯認,而繼續存在台灣社會。
 
敏感的蘇太陽,竟把作家跟小英對談給小題大作了。(圖片來源:中評社
 
參政運動與民主運動的脫鉤?
 
早年,黨外到民進黨透由參政運動的衝撞跟爭取,利用定期的「選舉假期」,對選民進行民主政治教育,讓深受國民黨洗腦的人民聽見不同的聲音,進行政治啟蒙或醒覺。但隨著選舉限制的全數鬆綁,選舉遊戲的邏輯也就逐步庸俗化了民進黨的政治人物,這其實是民進黨前主席姚嘉文10多年前的政治斷診:參政運動與民主運動的脫鉤。
 
過往是選舉參政運動跟民主運動互為表裡,交叉掩護,取得一定民主成效,現在則是選舉參政運動,耗盡了民主繼續深化之可能。「勝選方能取得政治權力,方能實現心中所欲」已成我執障礙,畢竟,但為了眼前的勝選,必須庸俗化或妥協(如迎媚所謂「中間選民」的胃口),縱然有幸勝選,終究被迫拋棄或軟化原有政治堅持與主張。
 
因此,過往挑戰威權的時期,黨外或後來的民進黨參選人,趁著選舉假期以民主的想像,批判各種威權的不合理,但隨著選舉遊戲邏輯的民進黨政客,卻日漸庸俗化到面目可憎。例如,在高雄的街頭上,2014民進黨議員的宣傳車上,宣傳的可能是「一週一日無肉日」,或者開著黃色小鴨車沿街放送著滿溢的幸福,而鮮少參選人願意藉機跟選民宣傳山雨欲來的服貿與貨貿、台媒中國化、核四公投⋯⋯等等敏感的政治議題。
 
地方的DPP議員宣傳車上,宣傳的是「一週一日無肉日」這種救地球的偉大,令人感動涕零。(圖片來源:筆者攝)
 
至於,民進黨的地方首長,則陷於勝選後的日常執政技術事務中,再加上為了營造城市的五星級治理形象,年頭到年尾城市每個角落充斥著各種嘉年華式的活動,藝文娛樂氣息百分百,連玫瑰色的歐洲城市,都相形遜色。於是,這廂馬邦伯政權治下的台灣,主權、政治民主與社會日益崩壞,那廂住在城市中的市民,則宛如浸淫在歡樂無比的城市氛圍中。「趨逸樂,避政治」,就滲透市民腦中並成為生活的主旋律;如果這是太平盛世尚可理解,怪就怪在台灣早陷全面崩壞的深淵啊?!
 
至此,民進黨勢必不再是「價值」的載具,而只能回應庸俗化的一般大眾,而這些沒有面目的「大眾」,他們是國民黨史觀教育洗腦的產物。他們可能是一輩子都沒讀過228或白色恐怖書籍、或曾知曉受難者故事之人,但卻會跟著媒體鸚鵡學舌地說:談228、白色恐怖是族群操弄、要忘記歷史悲痛向前看、藍綠都一樣爛的所謂「大眾」。
 
可知,民進黨身為主流大黨,若要身扛「價值」,則勢必艱辛,更難成為此種民主認知與心態水準不具足的「大眾」的首選。至於,蘇貞昌的回應民意跟引導民意的心態,則可視為是政客的討好語言罷。
 
當然讓市民幸福為使命的民進黨候選人,也透由小鴨宣傳車放送著滿溢的幸福哩。(圖片來源:Joanna提供)
 
「私有化」的是政治,不只是政黨?
 
事實上,隨著選舉遊戲的制度化,帶給台灣社會兩大弊病。首先,以選舉開放作為台灣民主化路徑的主旋律,讓本該被掃進歷史垃圾堆的國民黨威權殘餘,以選票重獲正當性的肯認。同時,隨著選舉給予國民黨的社會正當性,進一步讓深藏鑲嵌在媒體、司法、教育、政府機構制度⋯⋯等方方面面的威權殘餘,更加難以滌清,也就讓台灣真正的「民主轉型」,難竟其功,並反過頭來強化鞏固國民黨的存在基礎。
 
於是,曾任威權幫兇的馬邦伯,不僅得以繼續在政壇打混,更利用過去難以滌清的威權殘餘,如媒體的包裝行銷,獲得腦袋從未有機會正常化的選民支持,取得統治正當性,並藉此遂行復辟與親中,讓台灣深陷主權、民主與社會等三大崩壞的危機之中。
 
因此,對於擔憂台灣三大崩壞的年輕人而言,終知在台灣此一保守鄉愿的社會中沒有革命的土壤,於是,若要防止台灣的無盡崩壞,則必須「再政治化」:重新將參政運動與民主運動進行密合。然而,台灣想要進行將參政跟民主運動結合的青年人,卻發現政治早已被「私有」跟壟斷了。此乃選舉遊戲的制度化後帶給台灣社會的第二大弊病。
 
國民黨堅若磐石的保證,來自於黨產挹注的不公平選舉、來自於地方利益結構、來自於過往軍公教豢養制度下的鐵票、來自於洗腦教育的良品保證率、來自於媒體的包裝洗腦⋯⋯,因此身為台灣民主、主權與社會三合一敵人的國民黨,是該被剷除的對象,不值得討論。但民進黨卻隨著選舉設限的逐步鬆綁開放,不斷爭取到選舉遊戲的入陣之機,並被整編為箇中一員,抑或制度化為台灣選舉遊戲的內建品牌。制度化意味著新的資格設限,而這個限制是以金錢、人頭黨員、樁腳、派系⋯⋯所堆砌起的門檻。於是,秉持「理想跟價值」的民主運動型候選人,便在台灣參選運動中無法現身甚至被排除。
 
在這個脈絡之下,對「第三勢力」的呼喚期待、政治素人柯文哲的現象,便應運而生。差別只在於,到底這個想要進行政治突圍的「第三勢力」,是邇近成立的「公民組合」直觀式所設想「若能擴展中間選票,或甚至淺藍板塊,從國民黨陣營獲得一定支持,國會才有機會煥然一新,改變目前的政治死結。」,抑或是,高舉「政治民主化」(反殖)、「主權自主化」(反帝)與「社會自由化」(反剝削)三項基進主張,以政治側翼之姿拉開台灣不斷保守親中的政治光譜,以明確的價值,進行政治定錨,在理念跟行動上扛起「價值跟基進」旗幟的方式(註一)。
 
林義雄是第三勢力政團「公民組合」的主要推手。(圖片來源:新頭殼)
 
至此,有感於台灣三大崩壞的人民,在意的不是民進黨「私有化」與否的問題,而是「政治」被壟斷私有的問題啊?!
 
 
 
註一:關於《基進側翼》的政略意涵與主張意義,請參考《尋找台灣政改的阿基米德點》一文。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