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爾特之虎」的甦醒

友善列印版本

「凱爾特之虎」甦醒了。一度是歐洲富裕國家之一的愛爾蘭,在歐債危機爆發後,經濟一蹶不振,最後被迫接受國際紓困。總理肯尼(Enda Kenny)宣布,愛爾蘭將退出國際紓困計畫,邁向經濟主權與獨立之路。

1980年代的愛爾蘭,平均經濟成長率為2.4%,國民所得僅7,400美元,失業率則高達14%以上,1988年被〈經濟學人〉稱為「歐洲乞丐」。但是愛爾蘭明確定位要成為「歐洲之窗」,堅持走自己的路,於1995至2007年間,成功吸引大量跨國企業投資與進駐,資金、人才與大量的就業機會,經濟快速成長。1997年〈經濟學人〉雜誌改以「閃耀的愛爾蘭」(Ireland shines)推崇;1999年加入歐元區後,在西方國家普遍停滯中,國民所得增加到約4萬美元,成為歐盟第二富足國家,被譽為「凱爾特之虎」(Celtic Tiger)。

在經濟快速發展後,由於愛爾蘭人對房地產的迷戀,讓愛爾蘭從崛起走向殞落之路。2007年美國次貸風暴以及2008年歐債危機,GDP連續3年每年下滑7%,失業率不斷攀升,房市泡沫導致銀行業債台高築,政府被迫於2009年宣布為所有銀行債務提供擔保,但仍擋不住銀行破產潮。2010年11月21日,向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會(IMF)申請紓困,成為「歐豬五國」(PIIGS,其他四國為葡萄牙、義大利、希臘、西班牙)一員。

國內外因素的加乘效果,是愛爾蘭能夠從落後到脫貧的主因。政府部門提供資金匯集管道,協助跨國企業投資愛爾蘭、制訂鼓勵外資的財政政策與產業策略、通過教育穩定勞工品質、寬鬆有彈性的勞動法規等內部因素;加上全球利率和通膨率下滑、降低實質利率、歐盟貨幣寬鬆政策、採用歐元流通等外部因素,創造有利的投資環境,更有助於經濟發展。其中最具關鍵影響力的,就是與反全球化的衛道人士背道而行,大量引進美國資本及技術,政府與勞工合作留住外資。

愛爾蘭過去的政經環境對照現在的台灣有頗多相似之處,在人口、領土上都是小國,在政經上也都面臨挑戰。在政治上,愛爾蘭與英國、北愛爾蘭關係不佳,且受英國制肘,台灣在國際社會也同樣受中國壓制;在經貿上,愛爾蘭曾高度倚賴英國市場,未加入歐盟前,存在著被邊緣化的壓力,一如台灣向中國傾斜,並面對被東亞經貿圈邊緣化的風險。但是愛爾蘭扮演歐、美兩大經濟體的平台,開放外資進場改變產業結構形態,經濟成功轉型;至於台灣則衰退至「亞洲四小龍」之末,且還見不到復甦跡象。

台灣曾經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已不復見,而愛爾蘭也因經濟泡沫飽受「歐豬」的羞辱。而今,走過低潮的愛爾蘭,在統一黨執政下,今年第2季國內生產毛額成長0.4%,結束連續三季的萎縮,淨出口增加4.3%,個人支出成長0.7%,預計2014年財政赤字為GDP的3.8%,目前有250億歐元現金儲備,足以維持開支。在外界質疑愛爾蘭能否單靠舉債實現自給自足聲中,即使仍需要25億歐元的增稅與削減支出,失業率高達13%,且有近17%的自有住宅者難以支付房貸,愛爾蘭能脫離經濟危機,也是歐盟所樂見。

過去愛爾蘭經濟發展的成就,未必是成功的保障。當前國際政經情勢瞬息萬變,台灣面臨的內部政經問題也不同於愛爾蘭,要將愛爾蘭從紓困到脫貧的經驗移植在台灣,也不必然適用,但政府至少可以借鏡其失敗教訓,以全球經濟的宏觀角度,提出一套防止我國成為「亞洲愛爾蘭」的經濟戰略,則睡虎之醒對陷於政經雙困的台灣,仍有相當的啟發。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