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想想】北車大廳未解禁,結構因素待解決

友善列印版本

印勞明慶中秋 北車大廳解禁〉是則讓人喜憂兼具的新聞。

可喜的是,台北車站正視自己做為「公共空間」的性質,釋出善意,願意提供空間讓空間弱勢者使用。對於釋放「公共空間」的想像而言,是個讓人高興的消息。

然而,令人擔憂的事情或許更多。這樣的措施,會不會讓人認為,開放大廳供外籍勞工使用,就能解決文化空間的不友善結構?特別以「解禁」修辭描述「讓印勞使用大廳」,是否忽略車站大廳原本就應該是開放的「公共空間」性質?並讓「印勞使用大廳」成為一種「德政」,進而加深民眾對外籍勞工的歧視與不友善?甚至視此行為是台鐵的「讓步」、「罔顧旅客權益」?

這是個結構性的問題,必須從結構上解決之。台北車站成為外籍勞工的集中點,有其脈絡性。外籍勞工所面對的文化空間之不友善、勞工權益等種種成因,不是「解禁北車大廳」就能夠處理的問題;公共空間之缺乏與財團化,也不是「增加座椅」就能解決的問題。

公共空間的意義,在於權力的平等與協調。當我們不願意做粗重的工作時,我們引進外籍勞工,那就應該給予外籍勞工友善的環境與空間。而不是以過低的薪資、不合理的工時、危險的工作環境、不友善的語言與文化空間對待之。勞工是人,也有各種需求,他們不只是勞動力,更不是資本或商品。當他們沒辦法、也沒能力找到適合解決文化需求的空間時,他們使用了台北車站大廳,卻又引來各種隱性的、顯性的歧視。

當人們以「秩序」、「文明」、「整潔」為由,批評在大廳開齋的外籍勞工,卻完全忽略為什麼台北車站對他們而言,是少數理想的、可選擇的空間,這種去脈絡化的觀點是隱性的歧視;當檢察官明目張膽的表示,「台北車站已被外勞『攻陷』」,這就是顯性的歧視。

北車大廳解禁,到底解了甚麼「禁」?釋放了原本就應該是開放的公共空間?解了台灣對外籍勞工的歧視?或是台灣對於勞動階級的多重剝削?這些應該處理的「禁」,解了嗎?

空間是社會議題,包含著族群、政治、經濟、性別、親屬、信仰等各種社會關係形式。只以商品、管理這種去脈絡化的方式角度處理空間,終究會導致權力的失衡。如在商品資本主義的運作之下,形成許多「Homeless People」與「Peopleless Homes」,就是相對極端的結果。當鐵道迷義憤填膺地反對彩繪古董自強號EMU100的理由,是拒絕將歷史文化物件以商品、管理角度去處理,卻又同時容忍台鐵把公共空間當作資本商品來切割販賣,這是雙重標準。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就必須從結構上著手。遊民、外籍勞工問題需要政策協助,如輔助就業、安置、薪資福利成長、語言空間友善措施;公共空間財團化問題需要政策限制、公共空間缺乏也需要更進一步的規畫調整。對東南亞勞工的歧視,以及諸多文化權力的不平等,更需要教育、社會輿論,提升民眾的多元文化視野與人權素養。這些都是結構性的因素,解決這些問題,才能真正解決「北車大廳」所引起之爭議。

種種結構性因素交錯作用,最後反映在「台北車站大廳」事件,已經是枝微末節的現象,是一個脈絡的尾端。若沒辦法解決根本的結構性問題,就算台北車站全面禁止躺臥,這些空間弱勢群體,仍可能躺臥在任何可以躺臥的地方。

勞團說,原本充滿歧視的人權禁區,如今搖身成為台印民眾的文化交流區,「這樣不是很好嗎?」。我們應該反問:這樣真的很好嗎?若國家只能看到枝微末節的現象,卻忽略其背後的深層結構性因素,這是隔靴搔癢,我們絕對等不到問題解決的那一天。

「台北車站大廳」事件,並不只是台鐵的責任,更是國家的責任。台鐵出來面對了,也做了相對公平的處理,但我們國家跑到哪裡去了?

[新聞] 外勞攻陷 檢察官PO文引發爭議

[新聞] 自煮公民 躺北車

[新聞] 別歧視外勞 「自煮公民」北車吃喝躺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