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29,2019
【被遺忘的歷史】原住民悲歌(下):預謀整肅的蓬萊族調查報告
終戰後,中國國民黨政權豢養的特務鷹犬把在中國的那一套齷齪伎倆帶來台灣,特務製造了很多讓蔣介石極權政權可以濫施毒手的口實;在二二八事變之後的將近三十年間,變本加厲地編造故事、炮製罪名,原住民菁英因而無端遭受殘害。 1951年的三月三十一日,當時的特務最高機關國防部政治局公佈破獲所謂「朱毛匪幫台灣省蓬萊族解放委員會」,就是以政治宣傳為目的,閉門造車編造虛假情節,為日後進行整肅預設罪名,...
書評書介
邱振瑞
9月 29,2019
【日晷之南】等待日落的不幸之人——夏目漱石《門》
小說家夏目漱石堪稱是日本近代首屈一指的文學巨匠和代表性的國民作家,他的作品有鮮明的現實主義風格,其創作出一系列長篇傑作,細緻地揭示出日本近代社會中的變貌、日本人幽微的心理狀態,及其關於生活方面的細節。而正是這個文學性的描述特質,一多百年來,其作品持續受到廣泛閱讀和研究。更準確地說,他的小說具有跨越時間的現代性,直通人性和生活的底蘊,給研究者開闢了詮釋的空間,並得以回顧和見證明治時代的光明與黑暗。...
書評書介
提姆.馬歇爾(Tim Marshall)
9月 30,2019
《牆的時代》:中國的防火牆長城
中國已經創造約四億人口的中產階級,也使其他數億人脫離赤貧。這件事還在進展中,但無法排除事情倒退的可能性,有夠多的中國人仍然記得過去絕大多數人有多貧窮,而且幾乎沒有機會脫離貧窮—畢竟,今天成年人的祖父輩絕大多數在當年是封建社會的農民。這讓黨有多一點時間處理問題;但是如果黨不能盡快縮小財富差距,最後,來自「非趙家人」(按:源自名作家魯迅一九二一年小說《阿Q正傳》書中的一句話:「...
社會安全
咻子
10 月 01,2019
【日本想想】是杜絕「老害」還是「移動權」的侵害?高齡者駕駛的難解課題
在日本,高齡者造成的駕駛事故頻傳,尤其發生在今年4月19日、奪走一對母女寶貴生命的東京池袋車禍,肇事者即為一名87歲男子,讓民眾怒稱為「老害」。高齡者的駕駛難題怎麼解?除了持續鼓勵長輩們自行歸還駕照,日本政府欲擬相關措施,如推出高齡者專用駕照、設立認定考試、規定用車條件等,日本警察廳也會召開聚集各界代表的「有識者會議」,針對4千名國民的民意調查結果,企圖討論出更多高齡者駕駛的良方...
歷史書寫
王俐茹
10 月 03,2019
自由人ê自由魂
史明歐里桑第一次見到我與士博的孩子時,給了澄澄一個評語,他說: 「這是一個自由款的孩子。(che-si chi̍t-ê chū-iû ê gín-á)」 看著超不安份,拼命動來動去、四處爬的澄澄,我心裡想著歐里桑果然是有念過哲學的人,評論用詞跟一般活潑、可愛、活骨(o̍ah-kut)真是有差。自由的孩子,聽起來很開闊,也把出生不久的這位小妞形容得恰到好處。 後來想想,「...
楊峻杰
10 月 03,2019
【政策想想】十二年國教該如何繼續前進?
台灣力拼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教更是強調「素養導向」,希望能夠提升學生的競爭力,培養帶得走的能力。此次最大的變革是「跨領域學習」及「知識能夠被實踐」。過往的教學總是注重知識的認知,但現在更加注重情意及技能,也就是對外來的環境刺激有所覺察,以及能將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行為表現。 不可否認,教育部對此下了不少功夫,辦了許多工作坊增進在職老師實力,對於師資培育課程,...
拱祥生
10 月 08,2019
橋梁安全管理漏洞百出 「行」入險境
南方澳跨港鋼拱橋無預警破壞,引起全國民眾對於橋梁安全恐慌,最令民眾無法接受的是,該橋權管機關港務公司在橋梁完工至今21年,從未檢測該橋安全性,但問題真只有橋梁檢測執行機關未妥善執行橋檢與維護?橋檢中央管理機關交通部運輸研究所建立橋檢系統將近20年來,為何連交通部自家部屬機關港務公司未執行橋檢,卻未見任何督導與處罰,顯然台灣現行橋檢法令與管理機制沉痾已久,已經病入膏肓,再不徹底檢討與建立機制,...
社會安全
咻子
10 月 09,2019
【日本想想】「跟蹤狂」對策:日本女子要自保,不能展露「必要以上」的笑容?!
大概想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也會跟「跟蹤狂」扯上關係。 感覺很複雜。身為一名30世代,外貌也不特別顯眼的女性,說出這件事,彷彿是自我意識過剩,但那份內心的疙瘩卻很真實地存在著。 先稱呼造成筆者這份內心疙瘩的始作俑者為K君吧。K君是四年前認識的一名日本男性,年紀稍長兩歲,因為有共同的興趣所以聊得還算來,互相聽過對方的煩惱,也一起和共同認識的朋友聚過餐。一度以為互有好感,...
媒體觀察
曾韋禎
10 月 11,2019
《全面滲透》:假訊息已是台灣的日常生活
現在的網路時代,只要打開電腦、手機,就是各種社群軟體、即時新聞平台,全天候散布各種訊息,完全不必有來源,也無從查證起。中國就靠操弄假訊息,全面滲透到每個人的腦海中。 中國大量製造的假訊息,起先出自「內容農場」,包括coco01、apple01、Bomb01、ptt01 等,內容未必都是時事新聞,常以生活趣聞吸引閱聽者注意,趁機夾帶不實訊息,而被廣為引用、傳閱。在輾轉流傳的過程中,...
社會安全
羅惠文
10 月 11,2019
【女人想想】女孩植夢 打造共好圓夢森林
青春只有一次,你覺得非做不可的是什麼?19、20出頭的女孩們回答:「旅行、談戀愛、跟朋友夜唱夜衝……,而最多人的答案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青春正盛,每個女孩都猶如一顆顆小星星,在她們天馬行空的小小宇宙裡充滿著無限可能,正待萌芽、準備綻放。今年夏天,有一群女學生參與「臺中女孩圓夢計畫」,來自六所高中職、九所大學,共十組團隊近四十個女孩,帶著自己或大或小、幾分稚嫩輕熟的夢想,...
‹
…
474
475
476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