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根雨屋
7 月 15,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有真正的校慶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大家可以正正當當地誇耀自己的母校有上百年校史,與戰前來自日本的老師共敘當年;可是曾有一段期間,日治時期設立的學校,只有1945年10月25日這個唯一的創校日。 在日本統治台灣期間,包括為了讓台灣人擁有基本的日語能力、認同日本統治、...
全球脈動
陳怡秀
7 月 17,2019
【日本想想】一張選票等價一台賓士車?促進年輕人參與投票,日本人出盡奇招!
日本預計於2019年7月21日舉行第25屆參議院選舉,將由370位候選人爭奪124席改選議席,作為令和新時代的第一場選舉,也事關修憲勢力的掌控大權,政黨各個摩拳擦掌全力備戰,而向來對政治保持冷漠態度的年輕族群,則被視為是選戰關鍵之一。「政治就是眾人之事」,如何讓年輕人不再置身事外,起身去投票,可說是創意盡出。 7月12日,一部影片被投稿到Twitter上,影片題為「年輕人,...
司法人權
潘寬
7 月 17,2019
太陽花學運打人警察與殉職鐵路勇警豈能相提並論
根據媒體報導,前總統馬英九出席弔唁英勇殉職的鐵路警察李承翰時,除了表達慰問,他也建議應該對於警察訓練、執勤、周邊環境進行檢討,並做好事前防護,以避憾事重演。這部分他的發言或許還可以接受,但馬前總統以下這段發言則讓人徹底傻眼,他說: 「對當初反服貿事件曾經違法遊行、抗爭的人全數不處罰,讓很多執行公權力警察非常失望,中央政府一定要支持警察,當警察被打被羞辱時,一定要處罰鬧事者,否則就沒有公道、...
社會安全
陳源
7 月 18,2019
【女人想想】「女子眼光特展」:家暴婦女發聲 從集體療癒到煥然重生
2019年初媒體報導了「肉圓不加辣」家暴事件後,勵馨進行一項問卷調查,發現在1037位施測民眾中,有369位民眾認為婦女會受暴的因素之一是「自己造成的」,比例高達38%。雖然這是複選題,然而數字之高,還是讓我們吃驚與心疼! 此調查呼應了我們服務的家暴婦女在團體中所分享的:「大家常常責備我,認為我不該隱忍與縱容暴力」、「被打雖是可憐之人但必有可恨之處」、「遭受家暴的人也是有問題的人...
馬非白
7 月 21,2019
【被遺忘的歷史】不知悔改的二二八劊子手:柯遠芬
二二八事變中究竟有多少台灣人被殘殺,至今仍然是一個莫衷一是的問題,事變後有不少台灣人繼續遭到撲殺或下獄,中國國民黨蔣政權不但無人為此負責,當年的大劊子手且能升官安享天年,台灣的社會價值觀的扭曲、道德的淪喪,當以蔣家王朝極權政權處理此一事件為肇始。 當年負責執行屠殺任務的大劊子手,就是警總參謀長柯遠芬和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兩位超級鷹派特務頭頭,他們到了晚年不但毫無愧疚悔意,...
歷史書寫
何義麟、蔡錦堂
7 月 23,2019
《典藏台灣史》:台灣民眾黨的創立與解散
1920年代受到大正民主風潮的影響,日本本國對於政治社會的思想也呈現多元開放的景象。當時日本的知識份子對社會主義的興趣很濃厚,特別是1921年國共產黨成立,隔年日本共產黨隨之成立,台灣人的政治運動也因此受到影響,加上無政府主義理論的出現,意識形態論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景況。文化協會創立以來,由於時常與島外留學生連絡,島外留學生也常組團返台擧辦巡迴演講。當時最為風行的思潮,就是無政府主義與社會主義,...
文化研究
邱振瑞
7 月 24,2019
【日晷之南】愛國主義與戰爭的距離——佐多稻子
在同屬日本普羅文學作家陣營中,尤其面對反戰和支持戰爭的良心時刻,無論是其從作品探討或者思想立場來看,宮本百合子和林芙美子都比佐多稻子更多地進入研究者的視野,讓研究者重返於那個歷史時空下,置於客觀性的歷史舞台進行評價。只不過,我們不禁要追問:為何佐多稻子的作家經歷較少被提及和檢視呢?這是否意味著作為愛好文學的讀者公眾,從其生涯和文學經歷做實證性的考察?又或者我們可以從中看見戰爭時期特有的歷史鏡像,...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赫希黎羅孚
7 月 24,2019
【寰宇想想】香港為何崩壞至元朗濺血案這等地步?
時至今日,在港鐵元朗站的黑道無差別攻擊市民濺血事件後,如果還有人相信中國對香港做出的「五十年不變」承諾,那這個人一定會被港台民眾當成是中國中央電視台看太多,以致於眼中的世界都和正常人不同。 一九九七年回歸後,中國對香港的治理方式,起初是潛伏在地下的「白蟻政策」、搭配溫水煮青蛙的手段,一點一滴侵蝕各種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基礎;與二零一四年至二零一九年的雨傘運動、...
教育文化
,
社會安全
邱淑美
7 月 25,2019
【女人想想】模擬小爸媽 電子照護娃娃翻轉性別體驗
在偌大的活動空間裡,角落擺放了好幾個電子照護娃娃,吸引前來參與「翻轉性別體驗教育活動」的青少年們的目光。當下,他們只覺得他/她是一般的娃娃,怎麼可能跟真的寶寶一樣有著生理需求?活動開始後,工作人員告知其將成為一日七小時新手爸媽或孕婦時,學員們臉上紛紛出現期待、興奮、開心、害怕、恐懼等表情,直到電子照護娃娃開始發出哭聲,隨即展開一場實境體驗的負責任之旅。 在人生的道路上,...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彭威翔
7 月 28,2019
《太陽旗下的制服學生》同化下的轉變─迅速流行的洋式制服﹙一九一九-一九三九﹚
制服的成形(一九一九年-一九三○年) 洋式學生制服的迅速流行 隨著臺灣教育令與新臺灣教育令頒布,臺灣人的教育體制得以確立,並仿效日本內地學校的各種制度,開始制定洋式制服為學生服裝。自此,臺灣的學校制服於焉定型。 因應日臺共學的制度,此時期陸續成立的高等學校,仿效日本內地學校,制定了洋式的制服。例如:一九二八年成立的臺北帝國大學(今國立臺灣大學)便參考日本的帝國大學,...
‹
…
467
468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