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廖偉翔
2 月 03,2013
面對集體貧困的認知失調
當今大學畢業生的起薪剩下22K,若薪資較高的工作者往往都是超時勞動,更有宏達電等大型企業以更「劃算」的建教合作剝削青年勞動者;相對於低水平的薪資,物價房價等各項指標卻日益高漲。各項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薪資和勞動結構明白攤在眼前,許多論者卻依然強調「充實自我價值的重要」、「等待媳婦熬成婆的一天」。這大概是認知失調的最佳詮釋了吧! 猶記得去年金曲獎上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這句話:「...
周盈成
2 月 04,2013
【週一想想】小折西貢遊車河
這一週以來,我待在越南胡志明市(西貢),朋友借來一台小折讓我代步。我必須說,在西貢騎車,真是值得一試的刺激體驗,大推薦。 這裡的交通混亂,又擁擠,機車的洪流十分壯觀,但說「亂中有序」還真有道理。秩序並不是完全依照規則,例如不許逆向行駛,而是人人必須時時觀察其他人的動向,好據以因應。 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是別突然做出讓人意外的舉動。如果你不但要逆向,還要斜切過馬路,...
政黨政治
吳乃德
2 月 04,2013
民主不需要禮節嗎?
立法委員對政府官員的粗暴令人嘆息,談話節目對政治人物的評論令人驚訝,多年來我們不聞不問。最近清華學生和教育部長對話所使用的語言,卻引起社會廣泛的討論。我們的媒體顯然對權者過於寬容,對學生又過於嚴苛。我們縱容立法委員,因為粗野是其執行職務之所需?還是因為我們更為痛恨政府官員?很多師長聲援學生,因為學生只是粗野政治文化的受害者?還是因為禮節和民主無關,無禮甚至具有正面的政治功能?...
教育文化
Wenson
2 月 05,2013
不國際的台灣@台北國際書展
年關將近,也到了台灣書市一年一度的大拜拜活動時間,今年一樣又去晃了晃,感受一下台灣書市沒落的模樣。 今年跟前幾年有什麼不同呢?比較明顯的其中一項是電子書攤位變多又變大了,但是跟電子書相關的論壇或活動卻少了,這也許是「正常化」的徵兆,也就是大家不把電子書當成是一種值得談的新話題,它就是一個客觀的存在。 雖然如此,中午和出版同業聚餐的時候,大家才在講電子書和電子雜誌,...
媒體觀察
蓮蓬頭
2 月 06,2013
給我敬愛的同學
同學,我知道你想成為一名記者。 我知道你在班上的態度自若,我相信對於一天天接連不斷的訪談你有足夠的應對能力,我知道你有參加過新聞營、我知道你是社團的公關、我知道你是自治會的一員並且對校內活動很在行,這些我都知道。但我想,有些事你似乎從未了解⋯⋯ 當你採訪好並且撰寫出驚為天人的作品,你仍可能因為「一時疏忽」(這是文言文的說法,翻成白話就是「中國因素」)...
羅承宗
2 月 07,2013
臥軌勞工與《夢想家》
1997年間前東菱電子、聯福製衣、福昌紡織等工人,因雇主倒閉積欠大筆資遣費及退休金而引發激烈抗議,當時勞委會決定從就業安定基金撥款貸款給勞工。16個年頭就這麼過去了,由於借貸戶共1105戶裡仍有625戶未清償,積欠金額約2餘億元,勞委會遂決定興訟催討,進而釀成日前台北車站上演勞工臥軌擋火車的激烈抗議事件。 就常理而論,前述就業安定基金撥款既以「貸款」名之,「有借有還」...
司法人權
李柏昇
2 月 07,2013
都市火牛陣:火燒厝的背後
這兩天發生了三起容易讓人有所聯想的火災,分別是溪州部落、台大老宿舍以及華光社區周圍。具體的來說,都是在都市更新如火如荼進行的區域。都市更新與火的親近性遠比大部份人所想的還要高很多,建商運用火攻來逼走既有的住戶也不是第一天的事,早在十年在十年前的康樂裡拆遷中,就發生過無名火燒掉一部份違建戶的房子。大火似乎與待拆違建特別的有緣。 1871年,...
歷史書寫
汪生
2 月 08,2013
當集中營裡,月台火車進站
距今七十年,在納粹集中營裡,據生還者描述,被囚者普遍面臨到這樣一種抉擇難題:「到底該不該試圖逃亡?」 當時他們的處境是這樣的:「越獄,就直接處死同層監獄的所有人」——反抗必死!但不反抗——最後還是得死。於是成為了「到底要不要再多活一天?」的取捨。 在這樣的情況底下,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為了那「多活的一天」,一些人開始選擇跟當權者合作。當監獄裡出現小規模騷動時,...
楊緬因
2 月 08,2013
台灣異象事件簿(上):先承認你就是你口中的「社會觀感」!
異象浮現 兩天前,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於台鐵展開臥軌行動。從後續輿論觀察,當天晚上有兩個相當離奇、可謂匪夷所思的異象,在台灣廣闊地鋪展開來:一是許多自稱對民意趨勢有所瞭解的「社會評論家」紛紛現身;二則是當天晚上,據稱中南部突然有大量家中長輩病危、等著將回家的孩子們見上最後一面。 這陣子有許多朋友開始根據其切膚回憶,歸納出流竄於這塊土地上的「反動的修辭」。政治社會學家赫緒曼(Albert...
Yuming
2 月 09,2013
反媒體壟斷答客問
站在反媒體壟斷的歷史現場,我們聽到了眾聲喧嘩。台灣市民社會的活力與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在此時此刻一覽無遺。論述與立場競爭的當下,所謂的「反-反媒體壟斷」亦因為「禮貌事件」與「喬姆斯基事件」應運而生。關於禮貌的問題,理論前輩吳乃德先生已經於〈民主不需要禮節嗎?〉一文有了相當精湛的分析。 扣除了禮貌問題,這些反對的聲音大多以「它種產業類比」、「妖魔化中國」、「換人壟斷?有沒有好壟斷?」與...
‹
…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