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陳怡秀
2 月 23,2017
【日本想想】視障者「看」攝影展──一場用說、聽和想像共享藝術的「吵鬧野餐」
「現在您通過的,是寬大概3公尺左右的走廊,左右的牆面上都掛著一排一直往後延伸下去的照片,照片是長跟寬都6.3公分的正方體,大概就跟巴掌差不多大吧,這個區域的主題叫做『每日的銀版寫真』,是新井卓先生從2011年開始,給自己每天都要拍一次銀版攝影的功課,這回集大成,挑選出182幅作品,裡面的內容都很生活化,比如街道呀、樹木花卉呀、很多都是我們在日常中就看得到的東西⋯⋯」...
歷史書寫
陳昱齊
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卡關:不見天日的「破案獎勵名單」
獲得獎勵,照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學生得獎,學校會張貼在公佈欄上,如果是公務員,還會得到模範公務員獎勵,舉辦公開授獎儀式,若是專案考績一次記二大功,還會刊登政府公報公告周知。但在過去白色恐怖時間,卻有一種獎勵好像見不得人似的不能公開,令人大感困惑。 眾所周知,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都是冤案、假案或錯案,造成冤案、假案或錯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便是「檢舉/破案獎金」的制度。「...
全球脈動
吳秉霖
3 月 05,2017
【印度想想】在印度該如何選擇航空公司:印度國內航空大解析
印度的國內航空市場成長率高居世界前幾名。2016會計年度(四月至三月)印度國內線搭乘總人次突破2億2300萬,相較於去年同期1億9000萬人次有將近18% 的漲幅──同期間中國航空市場的成長率約10%,美國航空市場則是不到5%。鑑於有能力負擔搭乘飛機出行的上層中產階級(upper-middle class)仍只占總人數一小部份,印度航空市場仍有無限的潛力。安侯建業(KPMG)...
歷史書寫
晏山農
3 月 05,2017
【山農說書】二二八的迷霧與新徑(上)
歷史是段無垠的鐵道之旅,但每逢重大歷史事件或人物的N十年乃至百年紀念,就是停歇暫憩的大站月台,爾後再思考何去何從的大哉問。於是屆滿七十周年的二二八事件,除了追思會、音樂會、史蹟巡禮、研討會、書籍出版、藝文展示……等例行活動,是否還有新義初創,眾人都引頸企盼或狐疑之中。 話說陳永興、鄭南榕、李勝雄等人於1987年組「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透過演講、遊行打破島嶼長期的緘默;...
歷史書寫
阿圖賽
3 月 07,2017
【縮影人間】外省老兵廖中山與二二八遺族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在1947年3月6日與3月7日是關鍵的轉捩點,蔣介石派兵陸續抵台,許多台籍菁英在關鍵的這兩日開始陸續失蹤。二二八這個大時代的悲劇故事,由於缺乏真相與元兇,故事都是由一個又一個破碎的家庭記憶所拼湊起來。林界,一個外界不甚熟識的名字,從1947年開始迄今,他與他的家人,其實一直訴說著一個台灣人與外省人的故事。 二二八事件發生之際,時任《台灣新生報》...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黃猷欽
3 月 08,2017
我和我的偉人塑像:一段教科書不會記載但私以為更有意義的記憶書寫
2017年是我個人研究臺灣偉人塑像廿周年紀念。 就像我們每個人生命中那些值得紀念的日子,生日、戀愛或結婚紀念日、入新厝、迎接或送走自己心愛的人事物的那天,能夠深刻體驗到這種悸動的,大概只有自己和身邊親密的家人與朋友;歷史教科書是不會將這些「私人」的事情記錄下來,而總是些帝王將相、大事件與重要發明等在獨佔著我們對過去的認知。 大多數的人(包括我自己)...
余杰
3 月 12,2017
【書摘】1927:民國之死
書名:1927:民國之死 作者:余杰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08 自序:天下已逝,邦國難成 一九二七年,對於那個時代的大部分中國人來說,仍然延續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生活方式;而對某些中國人來說,則是他們生命中的重大轉折點。 結婚無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喜事,這一年前後結婚的名人有:蔣介石與宋美齡、梁思成與林徽因、羅家倫與張維楨...
書評書介
Huang yu qin(黃郁欽)
3 月 13,2017
【書摘】我家在這裡
書名:我家在這裡 作者:黃郁欽 出版社:玉山社 出版時間:2017/03/01 【後記】 心在哪裡,家就在哪裡。 我是一個從來沒有住過鹿港的鹿港人。雖然出生於南投的竹山鎮,但在最早的記憶當中,家已經搬到了台灣的中心點,埔里。 因為父親在郵局工作,隨著勤務的調動,總是四處搬移,而我的三哥也因此而唸過五個小學和三個國中。我是幸運的,...
文化研究
吳秉霖
3 月 19,2017
【印度想想】所以說,在印度生活是什麼樣子
你得花點時間適應印度菜…或者永遠不 飲食是最日常、最基本,但影響旅人生活和心情最深的一個面向,而對大部份的旅印人士來說,最需要時間適應的就是印度的食物。台灣人去到同為東亞的中國、日本、韓國,或是受中華文化圈影響甚深的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地,即使各地口味或甜、或辣、或鹹、或酸,各有千秋,但大抵不脫同一套蒸、煮、炒、炸的烹調方式,旅人多能很快在自己的味蕾上品出一番在地的味道來,...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納維德・克爾瑪尼
3 月 19,2017
【書摘】緊急狀態 :十個衝突之地,印巴地區、阿拉伯世界、歐洲邊境的生活日常
書名:緊急狀態:十個衝突之地,印巴地區、阿拉伯世界、歐洲邊境的生活日常(Ausnahmezustand - Reisen in eine beunruhigte Welt) 原文作者:納維德・克爾瑪尼(Navid Kermani) 譯者:王榮輝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7/03/04 我們同樣熱愛生命 巴勒斯坦,二○○五年四月...
‹
…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