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馬非白熱門文章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0 月 06,2019
【被遺忘的歷史】台灣新文學遭中國國民黨無情整肅
中國國民黨政權竊佔台灣初期,對台灣人民的鎮壓是全面性的,不但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進行強勢專制統治,在文化上也進行毫不留情的遏制措施,完全否定台灣文化的存在地位。 二二八事變之後,中國國民黨政權所進行的第一波整肅中,除了徹底關閉非親極權政權的報紙、文化機構之外,還將一大批不馴服的新聞人、文化人抓進牢裡;第二波整肅則從1949年開始,延續了一整個白色恐怖的漫長時期。...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2 月 01,2019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一):紅色恐怖
匪諜要不要、應不應該檢肅?當然要、而且應該!世界各國都有諜報機構,對內作為國家體內抵抗病菌的白血球,對外作為國家的千里眼、順風耳。各國對於諜報的運用不盡相同,運用得當是保障國家安全,運用不當或過當就會成為統治者整肅異己的工具,後者幾乎是發生在毫無民主自由的極權政權。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時期以「檢肅匪諜」、「肅清內奸」,對外克制中共的滲透,對內整肅異議分子,...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2 月 16,2019
【被遺忘的歷史】檢肅匪諜與反共自覺運動(三):反共自覺運動
「檢肅匪諜」運動雷厲風行推動之下,確實「績效」斐然,每隔幾天就會在媒體上看到匪諜遭槍決的新聞,真匪諜抓到了,但也因受到獎金的鼓舞,以及擔心遭到聯保連坐處分被迫亂檢舉,而造成不少錯假冤案,中國國民黨政權當年「寧錯殺一百,絕不放過一人」的原則,遭受嚴厲批判一點都不冤枉。 從1950年制定〈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之後,中國國民黨政權頒布了一堆處理辦法、自首辦法、管理辦法、管教辦法,...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 月 19,2020
【被遺忘的歷史】青年自覺運動的操作與迫害(上)
2020年的台灣大選出現好幾項新紀錄,其中備受國內外媒體矚目的,除了總統當選人得票數創記錄之外,就是青年蜂湧而出創下投票率新高,讓不少國家的媒體頗為驚艷並稱羨不已。 有一些評論分析,青年選票之所以會出現空前踴躍,是被「亡國感」、香港反送中抗爭,以及中國國民黨的墮落催發出來的,無論哪一種因素或綜合性的因素,人們看到的是機場、高鐵站、台鐵站、客運站湧現的青年人潮,...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01,2020
【被遺忘的歷史】政工幹部學校的「台灣獨立運動」案
政工幹部學校是蔣介石指派蔣經國所創立的,主要是在訓練軍中政治作戰的幹部,進入部隊擔任輔導長、政戰官、心輔官等職務,早年被戲稱為部隊裡的「監軍」,並曾遭到美國及中國國民黨政權內開明派(如孫立人、吳國楨等人)的迭次質疑。 中國國民黨政權蔣家王朝在國共內戰敗逃後,提出「三分軍事,七分政治」,利用「整軍建軍運動」期間建立政工制度,在國防部下設「總政治部」,由蔣經國擔任主任,...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15,2020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續)
往前閱讀 :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上) 【被遺忘的歷史】二二八事變的高雄屠夫:彭孟緝(下) 在二二八事變發生之後的高雄「三六慘案」中,高雄要塞司令兼台灣南部防衛司令部司令的彭孟緝,設計高雄和平談判代表二度上去壽山要塞的機會,藉口代表之一的凃光明企圖行刺,除了將包括凃光明在內的三位代表當場逮捕之外,還隨即命令他的部隊依計畫下山進行大屠殺。...
歷史書寫
馬非白
3 月 29,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生於1900年,受日本教育,留學日本,娶日本太太,少壯就熱衷政治、社會活動,坐過日本監牢,二戰後參政當過市參議員、省參議員,卻也坐過中國國民黨政權的牢;一生以「郭大砲」征戰南北而馳名,卻在最後一次參選立法委員,當選後不久即因病辭世。 他一生惹的「禍」不少,日治時代是因強出頭抱不平,遭日本特別高等警察(特高警)迫害,羅織到「東港事件」【註1】中而坐牢,備受酷刑後才釋放。...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05,2020
【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下)
往前閱讀:【被遺忘的歷史】郭國基口禍與「乞食趕廟公」的文化衝突(上) 郭國基與傅斯年有關台籍學生與華僑、外省學生的差別待遇爭議,除了宿舍與校舍的問題之外,華僑、外省學生入學比率偏高,有一個實際數據可以看出其中的高度偏頗: 根據台大學籍資料的統計,從1946年至1949年間,台大各學院入學學生總人數是2,196人,省籍人數與比例為:台籍學生人數1,275人,佔58.1%;...
歷史書寫
馬非白
4 月 19,2020
【被遺忘的歷史】手握屠刀的獨裁者與終極判官
「凡判處十二年以上徒刑者,一律改處死刑,林森田、蔡清山、周明鴻等三名判處徒刑十年,餘如擬。」 「本案被告呂阿立、魏德旺、洪振益等三名,既認定均屬匪幫下級幹部且有從事叛亂工作表現,犯情無可恕,應即改判死刑,餘悉准照簽擬辦理。」 以上兩則判刑的裁決,只是獨裁者蔣介石對政治案件審判下達終極審判,數不清實例之中的兩例。前者是發生在1952年,後者則是早一年的1951年。...
歷史書寫
馬非白
9月 09,2020
【被遺忘的歷史】蔣家王朝苛政暴斂的「愛國公債」(上)
日治時代,日本政府為了因應中、日戰爭的需要,曾經在1940年下令台灣總督府發行「愛國公債」。中國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內戰末期,也有樣學樣的在台灣發行「愛國公債」,但是,方式和手段卻比日本殖民統治者更惡劣,可以說極盡所有壓榨之能事,搞得怨聲載道。 1949年,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內戰中,不但節節敗退,而且財政陷入極度困境,連軍餉都發不出來,已經窮到幾乎要抓狂了,當時就設立〈戰時經費籌募委員會...
‹
1
2
3
4
5
6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