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邱振瑞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
書評書介
邱振瑞
6 月 28,2023
【日晷之南】中野重治與早春的風
前言:在日本軍國當局看來,他們對那些否定私有制和君主制潛在的或明顯的擺出戰鬥態勢的反對者,事先已做過深入研究並保持高度的戒慎恐懼,一發現用暴力來破壞社會秩序的徵兆,就會立即展開無情的逮捕,以此維繫和鞏固自身政權的穩定。而向來崇尚暴力推翻政權的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以及共產主義者,他們又是如何與整肅逮捕正面交鋒的呢? 三一五事件改變了社會主義者的世界...
歷史書寫
邱振瑞
6 月 24,2018
【日晷之南】我們必須給歷史分期嗎?
日本的史學界對於近代史的分期向來存在著分歧。一般而言,將明治維新以後,稱為近代史,江戶幕府體制時期則歸入封建社會。不過,有日本學者提出質疑,幕府晚期已逐漸出現近代化的曙光,感受歷史躍然的萌芽,這種歸類似乎失之精準,很可能導致論述者偏離軌道,無法順利抵達歷史的深處。因此,我們考察這時期的思想史發展,即會遇見這傳統性學術的規範,而為了克服此挑戰,看來我們必須給歷史分期,至少做出歷史性的概括,將此思想...
文化研究
邱振瑞
8 月 26,2018
【日晷之南】自己創造明星——鐵幹和晶子
當我們回顧詩人的創作生涯時,不難發現,他們有個共同點,在出道成名之前,幾乎都參加過詩社,集資出版同仁詩刊、雜誌。他們在那刊物上發表詩歌、文章,鍛煉寫詩撰文的技藝,等作品累積到某個份量,就出版問世為自己的詩路留下印跡。現今想來,這的確是個好方法,畢竟,沒有強勢媒體的支撐,沒能被選為樣板的機會,想成為詩壇閃耀的明星,擴展知名度影響力,就必須自辦刊物和長期經營,這兩個條件將發揮著重大的作用。...
邱振瑞
9月 06,2018
【日晷之南】被遺忘的日本人:宮本常一
在神保町尋書過程中,遇到罕見的好書,偶爾仍然會有所猶豫的。對一個書蟲而言,這樣說,似乎有點自相矛盾,不過當下的情況就是如此。這原因有二,其一、並非急需研讀的書籍(日本民俗學);其二、當時購書太多,又得送書返回旅館,實在吃力因而作罷(我真想在東京有一輛哈雷機車可乘,這樣必然增加買書的次數)。宮本常一《忘れられた日本人》一書,即是被我留置的書籍之一。 (本文圖片皆為作者提供)...
歷史書寫
邱振瑞
11 月 12,2018
【日晷之南】我的禁書之愛
三十年前,我到東京求學遊歷,前半年住在栃木県的小山市(家兄的公司宿舍),後來為了通車考量,經由好友介紹,在杉並區的阿佐谷找到了一間木結構公寓,總算有安居的處所。因為這地利之便,半年後,我就有較多機會到神保町古舊書街找書了。有時候若時間充裕,我必定會繞到鈴蘭街裡的「內山書店」和「東方書店」瀏覽一下。因為那兩家書店的書櫃上,販售許多中國出版的日本文學翻譯書籍。當時,我仍然熱衷於蒐集這類的中譯本,...
文化研究
邱振瑞
1 月 24,2019
【日晷之南】迎向不凡的經典:辻善之助《日本佛教史》(十卷本)
我自認是個怪人,平時以鼓吹購書運動為樂,每年數次到日本各地古舊書店找書,盡情履行愛書人的任務。此外,我也把這種遊歷視為是有益身心的活動。如果我們從現代取得書籍的便捷管道來看,以現代和古代的環境與之相較,那麼現在的條件顯然來得便利百倍。或許正因為如此方便,使得我們愈來愈難體會「舟車勞頓」這個詞彙的物質意義。長年以來,我一直有一個念頭,很想購買一套《日本佛教史》,因為我希望藉助歷史脈絡清晰的通史引領...
文化研究
邱振瑞
2 月 25,2019
【日晷之南】哲學譯詞的嘆息
對沒有受過古文訓練的現代人而言,閱讀古文如同看到天書一樣,任憑你的想像力多麼豐富,有偏財運的加持,最後恐怕都很難得手。簡單講,你必須徹底學習古文的文法,不可自以為是,更不可擅自偷跑,否則最終只會把自己困在無明的深淵裡。以我的情況為例,我雖然看得懂現代日文,但遇到日本的古文,彷彿看到大軍壓境一樣,平時我再怎麼好勝倔強,這時都得恭順地搖旗投降了。換句話說,這時我若想擺脫閱讀古文的困境,...
文化研究
邱振瑞
3 月 10,2019
【日晷之南】揭開意義的面紗:大江健三郎
探討日本語的本質,以及其延伸的文化要義,進而考察其歷史的演變過程,是一件令人又愛又恨的事情。因為這表明你必須具備諸多條件,至少應具體考古學家的堅定毅力,語言學家的慧眼博識,否則很可能在半途上,你就困陷在日本語的無垠沙漠裡,再也走不出來,成了「砂丘之中」的永久居民。 正如大江健三郎的《定義集》書名一樣,我們要全面概括他在著述中隱含的政治思想,以及更多關注的文化議題,...
文化研究
邱振瑞
6 月 18,2019
【日晷之南】詩與權力的重要性
對每個統治政權而言,所有與國家政策和社會主流觀念牴觸的思想言論,乃至大眾出版物都被視為危險的對象,進而打壓查禁和銷毀,甚至將這些反體制人士關進牢獄,以示懲戒(殺害)來突顯自身的權威和政權的合法性。 因此,我們若把歷史視點拉回到明治、大正、昭和時期,同樣可以看見這些無聲中的殺伐拑制,給詩人、作家和各種主義的信仰者帶來多大的壓迫。質言之,生活在這樣的時代狀況下,不僅異議者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文化研究
邱振瑞
6 月 25,2019
【日晷之南】迎向愛情的風浪——德田秋聲
文學經歷 進入明治後半期之後,文壇追求新文學的風潮正盛,德田秋聲仍然不受其影響,遵從其淳樸的天性和文學風格,朝著自我挖掘和探索自身生命意義的道路前進。明治41年8月,他發表短篇小說〈生產〉,收錄於該年9月出版的《秋聲集》,更加確定自己的文學風格。其中,於同年10月至11月,在《國民新聞》連載的小說〈嶄新的家庭〉令讀者印象深刻。 當初,正是夏目漱石的門生——...
‹
1
2
3
4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