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陳怡秀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6,2016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
陳怡秀
3 月 23,2016
【日本想想】抓緊美麗與脆弱 令人又厭又愛的蜷川實花
在台灣,只要對日本攝影有點興趣的人,多多少少都聽過「蜷川實花」這位女性攝影師的名字。她的作品辨識度很高,五顏六色花團錦簇,喜歡她的粉絲就愛她這般放肆,至於對討厭她的人而言,原因也許差不多一樣,只是無感於這份猖狂。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了一場完整的蜷川實花作品展,甫一開展就人山人海,沒排隊等上一小時,就已經算運氣好了。究竟,蜷川實花的魅力何在呢? 蜷川實花的父親是知名導演蜷川幸雄、...
全球脈動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3 月 31,2016
【日本想想】 阿宅等於潛在犯罪者?──犯罪事件的媒體「標籤化」歧視
一個小女孩來不及長大,就離開這個世界,如此令人不捨的事件,以我們難以想像的方式發生了。我們想尋找原因、理出頭緒,於是鉅細靡遺檢視加害人的身家、個性、狀態、生活習慣,試圖歸結出原因,卻沒意識到在「歸結」的過程中,又造成了另一個族群的傷害。這次的事件,引起關於精神病患的汙名化論戰,令我想起了日本主流媒體對於「動漫」、「阿宅」的不友善態度。 最近日本熱烈討論著一個誘拐事件。2014年3月,...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21,2016
【日本想想】 擔心熊本熊的安危,一點也不奇怪
日本熊本發生地震,災情傳出,令許多人擔心該地情況,也有人認真地擔心起熊本熊的安危。 熊本熊是熊本縣的官方吉祥物(介紹請見文章:【日本想想】 吉祥物行銷:為何熊本熊完勝虱目魚?),雖然是個創造出來的虛擬角色,形象作為卻一點都不縹緲,他被賦予「公務員」身份,是該地的營業部長、幸福部長,不只認真擔起宣傳熊本的職責,也不侷限在日本南部,全國跑透透,和其他縣市的吉祥物感情亦不錯,他夠敬業、夠賣力,...
全球脈動
陳怡秀
五月 26,2016
【日本想想】 生死與共禍福相依,熊本災民與寵物們的羈絆
桃園新屋公立動物收容所園長簡稚澄因為承受不住再一次奪走任何生命,選擇輕生,用最激烈地方式「死諫」動物安樂死議題。無關食物鏈階層高低、無關能不能為自己發聲,生命並無輕重之別,有許多文章已討論了動物安樂死議題,我想要分享的,是在日本熊本地震時扭轉了過去的一個概念──受災戶們並未將寵物留在家中,而是帶著他們一起避難。 這本來就是個很正常的做法,寵物不只是一條性命,更是不可分割關心備至的家人,...
電影戲劇
陳怡秀
7 月 12,2016
【日本想想】攝影學校教我的第三堂課:比起CP更要CV
過去大家買東西講求CP值,追求的是物美價廉,近年來冒出了另一種觀念叫CV值(cost/value),也就是價格/價值,瞭解一分錢一分貨,這是我在攝影學校的學習過程中,深刻體驗到的道理。 在攝影學校我選擇的是兩年學制的課程,因此到了即將畢業的二年級時,專門有一堂課以「求職」為取向,授課內容包括模擬面試、如何表達自己、以及最重要的ーー「製作作品集」。那並非是用word打打字、...
音樂藝術
陳怡秀
7 月 13,2016
【日本想想】攝影學校教我的第四堂課:底片不只是耍文青
時間、溫度、光線,一切回歸單純的刻度,在精準之餘上下調和濃淡鈍銳柔韌,我參加攝影學校體驗入學的夏季講座,重溫了大學時代在攝影社僅摸過一些皮毛的暗房操作。炎熱燦爛的盛夏中,遁入散發著陰暗紅光、空氣中染著藥水酸味的暗房中,帶點違和感的奇幻,看著那些捕捉的和被捕捉的點點神采一一浮現,每一格都像是活著。那個瞬間我就決定了,我想抓住這些奇妙的生成,我還想知道更多,後來的我,就到攝影學校念書了...
音樂藝術
陳怡秀
9月 07,2016
【日本想想】借鏡「寫美」:我們為什麼需要一間攝影美術館?
今年9月,讓我殷殷期盼了將近兩年的東京都寫真美術館,總算再度開館。不過就是一間美術館,有什麼好稀奇的呢?再說,攝影真的有必要去美術館看嗎?現在資訊發達,google個人名,自然就可以找出一堆圖。以上這兩個問題,我想要藉這篇文章來說明,我們為什麼需要一間攝影美術館。 讓我們先從東京都寫真美術館(以下簡稱為「寫美」)的故事開始說起吧。寫美於1990年開館(整體館區至1995年全面開館...
陳怡秀
12 月 14,2016
【日本想想】商業炒作又何妨 日式奇幻耶誕:馴鹿送餐、點燈、耶誕市集
特殊佳節做些應景的事,雖然有可能會讓炒作的廠商發一筆財的內心掙扎,但住在日本一段時間之後,嘴上嫌忙嫌麻煩,卻仍一遍又一遍拜倒在被營造得完美無缺的氣氛下,獲得一次又一次滿心的美好。耶誕節快到了,就來談談寒冷冬季裡,有哪些暖心事吧。 日本氣象廳指出,今年日本的冬季很難熬,寒冬凜冽、各地都要嚴防大雪來襲。結果日本達美樂異想天開,在11月17日時宣布,要開始訓練有聖誕老公公掛保證的交通工具...
全球脈動
陳怡秀
2 月 23,2017
【日本想想】視障者「看」攝影展──一場用說、聽和想像共享藝術的「吵鬧野餐」
「現在您通過的,是寬大概3公尺左右的走廊,左右的牆面上都掛著一排一直往後延伸下去的照片,照片是長跟寬都6.3公分的正方體,大概就跟巴掌差不多大吧,這個區域的主題叫做『每日的銀版寫真』,是新井卓先生從2011年開始,給自己每天都要拍一次銀版攝影的功課,這回集大成,挑選出182幅作品,裡面的內容都很生活化,比如街道呀、樹木花卉呀、很多都是我們在日常中就看得到的東西⋯⋯」...
‹
…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