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陳怡秀熱門文章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 月 03,2018
【日本想想】日本女子旅最熱門主題?「御朱印」巡禮!
攤開裝幀雅緻的書冊,眼前的巫女低垂下頭,施力蓋上朱紅的印章,然後專注於手中的毛筆,飽滿的墨水隨著手勁的起落於白紙上留下神社的名字與日期,再交還給參拜者。這本冊子叫做「御朱印帳」,而巫女揮筆寫下的則是「御朱印」,從神社、寺廟獲得這份特殊「紀念物」,已成為近年來日本女孩們最熱衷的旅行珍藏。 把收藏、蒐集、紀念品這些字彙,用在「御朱印」上,其實我的內心有些掙扎,但實在想不到適合的字眼,...
電影戲劇
陳怡秀
10 月 10,2018
【日本想想】電影《一屍到底》:獻給所有創作者的狂想奇蹟
是什麼樣的電影,原本只有2家戲院上映的近乎獨家規模,轉身為全國上百間戲院上映,還賣到海外造成轟動,票房飆破21億日圓?甚至舉辦巡迴展覽,周邊商品賣到斷貨,還被人高價轉售網拍?日本電影《一屍到底》無疑是近年電影界的最「怪」奇蹟!自故事選材、呈現方式與宣傳手法,就和這部電影的際遇一樣,高潮迭起,令人直呼有趣呢。 從中文片名《一屍到底》便可判斷,這是一部跟殭屍有點關係的電影,從日文片名「...
全球脈動
陳怡秀
8 月 10,2016
【日本想想】日本天皇明仁與他「平凡」的一面
「我已經超過80歲,儘管尚稱健康,但考慮到身體逐漸衰弱,我仍擔憂很難像過去一般,全心全意地完成身為天皇的公務。」 8月8日,明仁天皇發表了電視錄影談話,影片中,他拿著稿子,緩慢而慎重、平實而直率地坦言自己的現況。昭和時代的「玉音放送」(日本天皇的聲音被稱為「玉音」,「放送」指的是廣播播送),中止了戰爭時期,同時也某種程度否定了日本皇室的「神性」;而這段平成時代的「玉音放送」,...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0 月 05,2017
【日本想想】日本遙控器小秘密:「d按鈕」與「字幕」的貼心設計
很多人到日本旅遊,總喜歡打開電視來看,也許不是很懂日語,但能捕捉到喜歡的偶像明星、收看視覺上就感覺美味的美食節目、或是新聞節目乾淨俐落的鏡面,就讓人覺得心情很好,而試著把視線拉到遙控器上,其實還藏匿著許多有趣的小秘密,比如「d按鈕」與「字幕」就是很好的例子。 遙控器上顯示著粗體「dデータ」(d deta)字樣的按鈕,又被稱為是「dボタン」(以下以d按鈕表示),是因應日本電視數位播放...
文化研究
陳怡秀
9月 06,2017
【日本想想】偶像嫌你臭?!日本「氣味藝術」學問多
炎日中,除了要跟炙熱的太陽對抗之外,看不見的「汗臭味」也成為自己或者是身旁的人的困擾,但麻煩的是氣味無法管制,說出口時,自己和對方都會很尷尬,該如何是好呢?奮力提供夢想與笑容給粉絲的日本女偶像,倒是超級誠實地率先開了第一槍,也讓人看見日本人面對「味道」時的堅持與藝術。 AKB48、SKE48等這些女子偶像團體,以「可以面對面的偶像」為理念,長期舉辦劇場公演與握手會,讓粉絲有親密接觸的機會,...
陳怡秀
8 月 26,2015
【日本想想】 偽善?為善? 日本電視慈善節目的光與影
上個周末,我正在旅行中,我走到新潟縣的一座小車站,眼前出現了一面面黃色的顯眼旗幟,一群穿著同樣黃色T恤、各個年齡層的男女工作人員,元氣滿滿地高聲地喊著「感謝各位的協助!」然後我才猛然想起,啊,今天是播出《24小時電視『愛心救地球』》(24時間テレビ 「愛は地球を救う」)的日子。 說到24小時電視,在日本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它是日本電視台自1978年起開始,...
全球脈動
陳怡秀
4 月 14,2016
【日本想想】 讓專業的來!──日本動物園與書店的超貼心解說
來到日本大阪的天王寺動物園,漫步到夜行動物館的懶猴屬櫥窗前,只見懶猴屬各自窩在不同的角落,欸?莫非是感情不好嗎?視線轉到貼在玻璃櫥窗上的告示,上頭寫著「相親中(請安靜地默默守候他們)」,原來是在培養感情、觀望彼此中,這些動物沒辦法說出來的故事、有著無限想像空間的擬人化感情,由飼養員「說(寫)」給你聽,讓人忍不住會心一笑。在日本的許多角落,比如動物園或書店,時不時迸出貼心的「註解」,常在探索、閱讀...
陳怡秀
6 月 30,2016
【日本想想】攝影學校教我的第一堂課:你可以擁有自己的觀看方式
「欸,學攝影到底可以幹嘛?」 2015年,我進入了一間日本攝影專門學校就讀,被賦予了一個與年齡不相符的學生身份,然後「學攝影能幹嘛」這個問題,我大概就被問了不下五十次。眼看著兩年學制我已經度過了3/4,在台灣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們也越來越多,所以我想用一系列的文章,來審視並分享我在攝影學校學到了什麼,又為什麼我要念攝影。 「攝影與生命的節奏很接近。看到什麼,停下腳步,都有一定的節奏...
音樂藝術
陳怡秀
6 月 15,2016
【日本想想】別叫它老古董! 新潮又時尚的日本「浮世繪」
被召喚出來的巨大骷髏拉起簾幕,俯視著扭打成一團的男子,女召喚師手執咒文捲軸,凝視著眼前一觸即發的情勢,宛如是電影中最高潮的一幕,誰勝誰負還未可知,就待下一秒得到解答,但躍動的畫面永遠凍結在這一刻──這是日本浮世繪家歌川國芳的作品「相馬の古内裏」,你懷抱懸念,盼著故事後續,卻在仔細端倪中發現層出不窮的趣味與精緻的細節,比如筆觸、神情、起風時的衣裳皺褶、骷髏的每個關節,就已獲得滿足──...
全球脈動
陳怡秀
7 月 12,2017
【日本想想】逛藝術祭正夯,去耕田更帥氣──我的越後妻有大地春耕記
在台灣,對一群喜歡藝術、喜歡旅行的人來說,到日本參加藝術祭,已經成為一項必辦事項,就算不能各個擊破,總希望至少選一場去「朝聖」一番,然後在藝術品的創作理念,以及藝術品與居民、土地的種種連結之間被深深吸引,一個又一個故事串連起來的氛圍與感動,讓人就此陷落其中無可自拔。 以上不是形容詞也不是幻想文,而是我的心得體驗。有幸可以較長期地待在日本,參加了幾場藝術祭,就算無法全部看完(你怎麼能期待自己...
1
2
3
4
5
6
7
8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