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吳尚書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五月 22,2019
【南洋想想】亞太海事展:新加坡國防外交的體現
自從1997年開始,在新加坡隔年舉行的國際海事防衛展(International Maritime Defence Exhibition Asia, IMDEX Asia ),不僅成為相關領域的重點活動,也是新加坡國防外交的成就。 名義上IMDEX看似由私人的Experia公司舉辦,該公司其實新加坡多處政府機關與公司,例如新加坡科技(Singapore...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吳尚書
11 月 08,2019
【南洋想想】印太諸強在東南亞的軍事影響力競爭
前文(【南洋想想】東南亞在印太區域中的戰略價值)分析了東南亞在印太區域的地緣戰略價值與不易征服的狀況,經營對東南亞國家的影響力是印太四強(美日印澳) 與中國外交重要的一環,東南亞國家對於軍事現代化的需求已成為外部強權產生影響的重要途徑之一。 儘管部分區域國家如新加坡、泰國與馬來西亞已經取得可觀的經濟發展,但是與國防息息相關的重工業與高科技產業在東南亞依舊薄弱。...
吳尚書
12 月 04,2019
【南洋想想】新幹線不再獨領風騷:日本對東南亞鐵道外交的轉變
儘管新幹線仍是日本鐵道的驕傲與海外輸出的主角,幾次的競標失利與區域鐵道發展趨勢的轉變使其在對東南亞的外交角色相對不再突出。 新幹線從1964年起即為日本鐵道成就的象徵,但是日本過去並不積極以此拓展海外市場。在2010年之前,新幹線的唯一海外輸出案例為台灣高鐵。從中國以一帶一路戰略輸出高鐵之後,北京對東南亞的多項計畫使得第二次組閣的安倍政府推出新幹線來競爭。在雙方多次對陣後,中國還是略佔上風...
全球脈動
吳尚書
12 月 11,2019
【南洋想想】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不只東南亞的安全架構
每當提及區域安全,北約與歐盟因其高度制度化的組織往往被視為模範,但是這兩個組織並未涵蓋西方國家以外的強權,如俄中印等。相形之下,東南亞國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以下簡稱東協)的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SEAN Defence Ministers’ Meeting Plus, 以下簡稱東協防長大會)儘管在台灣的知名度較低,...
環境經濟
吳尚書
12 月 22,2019
【南洋想想】與龍共舞:越中的鐵道聯繫
儘管越南跟中國因為東海(越南稱南中國海為東海)海洋領域的主權爭議而始終處於一定的緊張關係,兩國的鐵道聯繫卻持續發展。上個月(11月)25日的河口-海防新線計畫則是最新的里程碑。 越南與中國的鐵道聯繫始於上個世紀的前十年,當中國還是清帝國而越南還在被法國殖民時。由於法國在甲午戰後的劃定勢力範圍風潮中圈下廣西與雲南兩省,而交通線是確保影響力的重要條件,於是法國殖民當局延伸原本的米軌(...
全球脈動
吳尚書
1 月 02,2020
【南洋想想】雅加達機場鐵道:印尼的實用主義
連結蘇卡諾‧哈達(Soekarno-Hatta)而連結國際機場到雅加達市區的鐵道路線展現印尼相關產業的能量與樸實的精神。 由於快速的都市擴張,大雅加達地區超過三千萬的人口導致道路堵塞情況時常為被評為東南亞第一(最接近的競爭者為馬尼拉)。因此,印尼政府推動多項鐵道建設,例如捷運等,而連結機場的鐵道則是首先完工的項目。基於國家門面考量,區域國家往往會選擇較為華麗或先進的系統來連結首都機場,...
環境經濟
吳尚書
3 月 10,2020
【南洋想想】印尼:興起中的鐵道大國
從車輛製作到完整的建案承包,印尼在世界鐵道市場中的角色持續壯大中。 東南亞國家受到歷史與經濟發展歷程的影響,多半在重工業上著力較少,唯印尼在這方面頗為堅持,幾十年下來已經有可觀的成果。雅加達在鐵道產業的重心在於成立於1981年的國營「印尼鐵道車輛公司(PT Industri Kereta Api以下簡稱PT INKA)。PT INKA的前身為荷蘭殖民時代建立在爪哇島上茉莉芬(Madiun)...
環境經濟
吳尚書
3 月 24,2020
【南洋想想】遍佈全球的OFW:菲律賓海外移工
台灣自從開放外勞以來,來自菲律賓的勞動力一直佔有可觀的比率,也常成為部分政客、媒體口中的負面案例,導致社會存在刻板印象。然而,對於菲國而言,這只是一個務實且存在正負面因素的境外就業機會。 菲國成為勞務輸出國與其歷史有根本的關連。相較之前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從1898開始的美國殖民時期,國民教育大量推廣,使得英文為相當數目人口所使用。獨立之後,菲國的教育,除了本國泰加洛語(Tagalog)...
全球脈動
吳尚書
4 月 23,2020
【南洋想想】越南的防疫:嚇阻能力的關鍵證明
越南近來在防疫的成就可能強化其軍事嚇阻的效果。 在後冷戰時代,河內當局面對著兩大戰略困難: 維持軍力與中國崛起。首先,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冷戰時期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軍事能力無以為繼。雖然從1986年的革新開放政策開始,越南持續享有可觀的經濟成長,但是同時間增加的各類支出,如基礎建設、教育等,無法提供足以媲美蘇聯援助的額度。舉例而言,蘇聯在1980年代初期援助70架蘇愷(Sukhoi, Su)-...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8 月 04,2020
【南洋想想】飛翔於群島的魚鷹:印尼的MV-22
七月六日美國官方宣布銷售八架MV-22魚鷹(Osprey) 式傾轉旋翼機(tiltrotor)給印尼,此交易不僅是東南亞首例,也將強化該國在群島之間重要的空運能量。 身為世界最大的群島國,印尼三軍都有各自空運機隊,包括定翼機與旋翼機。 定翼機以C-130運輸機,還有較為小型的CN-295,更為輕型的CN-235、NC-212與N-219。除了台灣讀者耳熟能詳的C-130之外,CN-...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