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吳尚書熱門文章
國防外交
吳尚書
2 月 24,2020
【南洋想想】VFA:菲律賓的國防困境
在武漢肺炎蔓延之際,近期在東南亞最顯著的國際新聞,無非是菲律賓官方通知終止與美國的「軍隊訪問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以下簡稱VFA)」。此事件除了讓反美著稱的杜特蒂(Duterte)總統得償所望,更反映該國長期以來的國防依賴與政客們的缺乏作為。 VFA的脈絡 在1992年美軍基地關閉之前,菲律賓的國防幾乎是完全依賴美國。雖然在獨立建國後菲律賓武裝部隊...
環境經濟
吳尚書
3 月 10,2020
【南洋想想】印尼:興起中的鐵道大國
從車輛製作到完整的建案承包,印尼在世界鐵道市場中的角色持續壯大中。 東南亞國家受到歷史與經濟發展歷程的影響,多半在重工業上著力較少,唯印尼在這方面頗為堅持,幾十年下來已經有可觀的成果。雅加達在鐵道產業的重心在於成立於1981年的國營「印尼鐵道車輛公司(PT Industri Kereta Api以下簡稱PT INKA)。PT INKA的前身為荷蘭殖民時代建立在爪哇島上茉莉芬(Madiun)...
全球脈動
吳尚書
4 月 23,2020
【南洋想想】越南的防疫:嚇阻能力的關鍵證明
越南近來在防疫的成就可能強化其軍事嚇阻的效果。 在後冷戰時代,河內當局面對著兩大戰略困難: 維持軍力與中國崛起。首先,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冷戰時期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軍事能力無以為繼。雖然從1986年的革新開放政策開始,越南持續享有可觀的經濟成長,但是同時間增加的各類支出,如基礎建設、教育等,無法提供足以媲美蘇聯援助的額度。舉例而言,蘇聯在1980年代初期援助70架蘇愷(Sukhoi, Su)-...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9月 17,2020
【南洋想想】馬來西亞起伏的國防發展
馬來西亞在建軍上的起伏見證了「買車容易養車難」的俗諺,只是以更複雜的方式呈現。 在馬來西亞於1963年獨立前後,該國最大的安全威脅為內部的共產黨叛亂,所以軍事建設以戡亂作戰為設想,實際的軍力主要為步兵、輕裝甲車與小口徑的榴彈砲。空軍與海軍則是以支援戡亂作戰的運輸功能為主。馬來西亞建軍的真正轉捩點是1988年共產黨叛亂的正式結束,使得馬國軍方徹底轉為正規戰為中心的建軍方向。...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12 月 28,2020
【南洋想想】泰國軍事現代化:峰迴路轉的歷程
從朱拉隆功國王於十九世紀現代化而建軍開始,泰國具有東南亞最長的軍事歷史,加上東南亞第二高的GDP,在實踐上卻差強人意,反映其內外的諸多因素。 在二次大戰結束之前,無論是王權、內閣或是軍政府,皆以在英法殖民強權之間的生存為要務,所以建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當時泰國亦需大量現代化基礎建設的投資,使軍事支出受到制肘,加上對付西方強權實為越級打怪,所以外交的平衡為主要手段,軍事為輔,...
‹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