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
電影戲劇
宋元馨
2 月 19,2016
丹麥女孩,活出了「真我」,還是眾人的想像?
由湯姆胡柏(Tom Hooper)所執導,金獎影帝艾迪瑞曼恩(Eddie Redmayne)主演的電影《丹麥女孩》(The Danish Girl),作為描寫歷史上第一位變性人的故事,從剪輯、攝影、音樂到演員的演技,每一幕都美得驚人。然而,真實故事的主角埃恩納(Einar Wegener),他的心境是否真能藉由電影獲得發聲,還是在電影裡一幕幕美麗的場景與對話中悄悄被掩蓋了呢?...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張國城
2 月 19,2016
【時事想想】 釣魚台問題的思考
近日釣魚台問題又起議論,原因始於李登輝前總統藉由新書上市表達他個人認為釣魚台不屬台灣的主張。對於這個問題,除了主權歸屬之外,還有什麼我們可以思考的? 關於釣魚台主權歸屬,建議所有台灣人都應該看看黎蝸藤先生的力作《釣魚台是誰的》(台北五南出版公司出版),無論同不同意他的觀點,至少研究的精細和嚴謹是中文著作中數一數二。筆者希望不同意他觀點的人,...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董思齊
2 月 18,2016
北韓氫彈試爆危機與東北亞局勢的變化
雖然在成功三次試爆原子彈之後,北韓積極研發氫彈的消息就傳言不斷,但各方對於北韓是否能掌握核武技術以及長程導彈的發射實力仍多有懷疑。 然而2016年才剛開始,北韓先是在1月6日宣佈成功試爆氫彈,接著又在二月7日再次成功發射載運長程火箭的人造衛星(光明星四號)進入軌道目標。如今擁有「兩彈一星」實質能力的朝鮮,再次為韓半島的安全和平以及東北亞的政經局勢,增添緊張與不安的變數。...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伊洛人
2 月 18,2016
【中國想想】 中國春晚與大尾鱸鰻
央視春節晚會簡稱春晚,是中國政府為了娛樂大眾並且宣傳政策在除夕夜播放的特大型洗腦節目。而今年春節的春晚更是奇葩,大量類似台灣三民主義課本上的共產黨洗腦宣傳被直接引用,文革時代流行的「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歌曲第一次出現,最可怕的是反法西斯紀念日上充滿法西斯色彩的閱兵也作為節目搬上舞台。雖然春晚在中國網絡上遭到大規模聲討,被認為是無恥吹捧習近平。但對於中國共產黨高層來說,...
社會安全
藍森
2 月 18,2016
【時事想想】 緊急救援180小時(下)-我們的惡夢,家屬的悲痛
悲傷的白板 前進指揮所裡,掛著一面冰冷而悲傷的白板。 白板塞滿了密密麻麻的字跡。每個字代表著每位家屬通報協尋的受困家人。白板旁,黏貼著一張更殘酷的黃紙。左側標示著待救人數、救出人數;最右側的,則是持續在增加的OHCA(到院前死亡)。 每多填上一個OHCA數字,救災同仁的心情,就再跌落一次谷底。 前進指揮所設立後的前3天,家屬多聚集在辦公室前,張著焦慮、急迫的神情,...
社會安全
藍森
2 月 17,2016
【時事想想】 緊急救援180小時(中)-災區最美的心
進駐災區後第一小時內,維冠大樓災變現場的「前線指揮所」隨即啟動。這個前進指揮所是在緊急狀態下,市府向鄰近住戶商借來的。 當市府人員向屋主提出借用申請時,曾姓屋主二話不說,操著台南腔台語,展現台南人的阿沙力性格:「好,讓你們用」。旋即打開鐵捲門,清空一樓空間,方便10多位救災指揮人員進駐。 這一駐紮,長達9天,每日24小時不間斷運作。即便在除夕夜,前進指揮所仍燈火通明到清晨。...
文化研究
,
社會安全
陳怡秀
2 月 17,2016
【日本想想】 軍艦島、犬島廢而不棄──日本廢墟經驗談
位於基隆的阿根納造船廠,雖然早已廢置不用,仍是許多當地居民與廢墟迷的私房景點,但15日下午突遭拆除,縱使有基隆市長林右昌臉書即時震怒,怪手一下,早已無力回天。為什麼這類憾事,總等到被破壞摧毀後才驚覺、才惋嘆呢?以下來分享我所認知的日本,如何面對「廢墟」。 1980年代中期,由於日圓急速升值,雖然不利出口,但國內投機風氣旺盛,新建築計畫四起,經濟指數在帳面上看似一陣欣欣向榮,...
歷史書寫
,
音樂藝術
張肇烜
2 月 17,2016
【人心人術】 一生傳奇,台灣第一位雕塑家黃土水
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36載,卻為台灣留下永遠不朽的國寶藝術;身為台灣人,你一定要認識的藝術家。 黃土水(1895-1930),出生在台北艋舺祖師廟的後街(今日的萬華),他出生的那一年,也是日本治台的第一年。 黃土水出生在一個貧寒的人家,「生食都不夠,那有通曝乾」,他直到12歲才有機會進入公學校讀書。老天卻是如此捉弄人!也在這一年,黃土水的父親去世,母親只好帶著他投靠同母異父的哥哥,...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謝宇程
2 月 16,2016
【學與業壯遊】 事業才是人生重頭戲,「產業領域」課程怎麼教?──《大學的藝術》之二十
無論在大學就讀哪一類學科領域,在發展個人事業後,都要經歷打散、重新選擇、再次積累的過程。大量的畢業生,帶著某科系的思維、知識,進入乍看不相關的產業,承擔看不出明顯關聯的職能──學工程的進入行銷或業務、文學系的進入企業、資訊背景的也可能轉考公務職。在畢業後發展事業的選擇,難度、複雜度、挑戰性,一點都不亞於一次學測指考。 學校可以如何幫助學生做好準備、瞻望未來?也許可以考慮:「產業領域」課程...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藍森
2 月 16,2016
【時事想想】 緊急救援180小時(上)
地動山搖 2月6日清晨3:54,我莫名驚醒,有種忐忑的不安,彷彿有大事正在醞釀。 3分鐘後,住家整排透天厝像坐在一塊波動的海綿墊上,劇烈搖晃,牆壁轟然作響;天花板的吸燈被震得搖搖欲墜;路上車輛,被搖得警報器大作;原本漆黑的窗戶,瞬間亮燈。靜謐的黑夜裡,依稀聽到有鄰居驚恐大叫:「大地震了!」 接著,臉書訊息聲不斷響著:地震、地震、地震。數分鐘後,...
‹
…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