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盧斯達
9月 02,2014
要不要步香港後塵 台灣人自己決定
中共正式「決定」香港2017年的選舉方法。簡單來說,就是假的普選。 香港特首「選」出來的方法,是由一個普羅香港人無份選舉的「選舉委員會」說了算。這個總共1200人的選舉委員會,來自政界、商界、宗教界、新界原民居等等,都是上層人士,與中共政治上經濟上有千絲萬縷利益關係。 現在制度是這樣的:一個人想做香港特首,他要得到八份之一選委提名,才可以成為候選人。候選人有了,投票的,...
陳文政
9月 02,2014
【政策想想】軍人的保守與進步
雖然保守被公認是項缺點,但保守是軍人的美德。 保守是相對性的,在民主發展成熟的國家中,軍人的保守相對於社會公眾特別明顯。根本的原因在於:軍隊與社會本就常保持一定的隔閡,軍隊築起高牆來隔絕於社會並維持它本身的自主與獨特。這種高牆是實體的,是所有軍事基地與營區的特色。但也是心理的,軍隊特意強調團隊性格與分明的層級關係,透過命令與紀律要求、潛在的慣例或儀式,乃至嚴格的訓練,來社會化它的成員,...
9月 02,2014
陳文政
作者為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
許仁碩
9月 02,2014
從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看台日社運交流問題(上)
若說311震災捐款是讓一般的日本人第一次意識到台灣這塊土地的存在,今年三月以降的一連串行動,則是讓日本各界意識到台灣公民力量的存在。因此而對台灣開始有興趣的日本各色團體實不在少數,他們各自主張些什麼,對於他們伸出的友誼之手,應如何應對,實在是日後交流必須面對的課題。以下將分別簡介日本左右翼之脈絡,並討論應如何與之互動。 三月社運成員訪日風波 在七月初,...
財政金融
,
主權兩岸
遠望
9月 01,2014
【政策想想】股市台滬港通可以慢議
最近財經界熱議的話題無疑是著力於打通中國大陸和香港之間股票投資的滬港通了。如今台灣的金管會也在8月底宣布正在研擬股市台滬港通的政策。 擬議中的滬港通,是指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合交易所允許兩地投資者通過當地證券公司(或經紀商)買賣規定範圍內的雙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以此實現滬港股票市場的互聯互通。自中國證監會今年四月正式批复以來,滬港兩地股市反響熱烈。...
撲馬
9月 01,2014
【撲馬想想】柯震東震出我國毒品政策的爛瘡
柯震東效應 柯震東在中國吸毒一案震驚了媒體界,也開啟了許多辯論,如毒品合法化問題,中國法治問題等等,然而在這些混戰當中,最讓我注目的卻是這篇新聞: 「藝人柯震東、房祖名在大陸涉嫌吸毒案,引發全台聞毒色變;新北市教育局今天在全國教育局長會議中提案,希望在新學期開學針對高中以下學生進行健康檢查時,增加尿篩毒品項目,藉此維護學生健康。」(節錄自新聞) 雖然最終提案不成立,...
楊虔豪
9月 01,2014
【首爾想想】船難後 遭政府與媒體玩弄遺棄的罹難者家屬們
8月中復歸記者崗位後,我規劃所跑的第一個新聞是世越號船難的後續處理問題。連日來,我每天下午趕赴首爾清雲洞居民中心,那裡離南韓總統府青瓦台只有幾百公尺的距離。 因為船難而失去子女的家屬,在活動中心前紮營。不論日曬或是雨淋,他們都一直待在那靜坐,為的只是希望離他們只有一線之隔的朴槿惠總統能與他們碰面,親自解決船難後留下的責任釐清問題。但至今已超過10天,總統仍避不見面。...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張文蕙
8 月 31,2014
Feras-ALHomse─從敘利亞逃到德國的政治難民
Feras今年三十歲,大學時在敘利亞修習護理,畢業後在醫院擔任護理人員。 2011年內戰爆發後,獨裁政府禁止所有醫院治療、收容那些受戰火波及的無辜百姓,但他和同事們仍然偷偷地把受傷的老百姓安頓在醫院裡,而這在敘利亞是違法的,被發現絕對會被判刑,甚至會連累家人, Feras因此從不告訴家人他真正的職業。 兩年前Feras對敘利亞的政治狀況徹底絕望:戰爭似乎沒有終止的一天,...
Mattel
8 月 31,2014
【島嶼邊緣】餘桃啖君:順馬者鳥‧逆馬者蟲
古人說伴君如伴虎,去年王金平遭到馬英九政治追殺,現在張顯耀似乎也面臨同樣的情景。這種得君愛就萬事無礙,不得君寵則變害蟲的故事,在過去的歷史上一再重複上演著;只是,在民主的當代台灣,竟會重演君主專制或威權年代的故事,倒是令人感到詫異。 《韓非子‧說難》曾經談到一則故事,春秋時期衛國有個名喚彌子瑕的人獲得衛國君主衛靈公的寵愛。當時私自駕駛衛國君主馬車必須接受斬足之刑,有一天彌子瑕母親生病,...
林于倫
8 月 31,2014
摧毀黨國符碼,落實轉型正義,全民一起拉銅像
威權者的銅像,一向被認為是極權國家的象徵。 台灣民主化已二十餘年,然而,不管是在法規或是文化上威權遺毒依然殘存,包括了:戒嚴時期遺留之惡法、高中課鋼、高中教官;乃至於生活空間仍殘存需多威權符碼,包括紀念堂、路名,以及仍處處可見蔣介石的銅像矗立在各校園及公共空間。雖然,近十年來民間持續有破壞銅像之行動,從2003年中央大學蔣介石坐像頭部遭人割下、...
‹
…
551
552
553
554
555
556
557
558
5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