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12 月 17,2018
王柏皓
正走在研究鄂蘭的知識道路上,渴望拾起她碎裂的臉孔,銘刻在名之為福爾摩沙‑破碎不堪又善於遺忘的島國上。
文化研究
,
音樂藝術
李政亮
12 月 13,2018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大正少女時代
東京大學彌生門旁,是一條清幽的小徑。 竹久夢二美術館與彌生美術館優雅靜謐地矗立在小道上。兩個美術館彼此相鄰相通,有趣的是,竹久夢二在華人世界裡知名度甚高,許多人都是為了一睹風靡一世的「夢二式美人」而來,彌生美術館彷彿只是配角。 個體價值開始浮現的大正浪漫 其實,竹久夢二(一八八四—一九三四)與彌生美術館所紀念的高畠華宵(一八八八—一九六六)是同代人,...
歷史書寫
陳智豪
12 月 12,2018
「歷史都是真的嗎?」台灣當下的價值危機
一位友人的疑問 三個月前,我曾經在朋友的聚會中被一位已在社會上打滾多年的朋友問道:「你們歷史學所研究的那些歷史都是真的嗎?」原本我只是以一位歷史學專業人士的角度去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在以誠實為基本的學術倫理下,歷史只有詮釋觀點的問題,而沒有真假的問題。然而,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這個問題卻使我深深陷入了更深層、更廣泛的有關社會知識與價值問題。...
音樂藝術
陳怡秀
12 月 12,2018
【日本想想】平成歌姬「宇多田光」出道20週年!與粉絲共享的音樂人生
「其實我是那種生日時被人家祝福,或在某個場合成為主角都不太自在的人,不過今天我決定要坦率地高興!謝謝大家!」台上的宇多田光揚起嘴角甜甜地笑著,接受全場暖暖的祝福掌聲,因為2018年12月9日她在日本千葉縣的幕張展覽館開唱,這天也是她出道20週年紀念日,睽違12年再度舉辦的日本巡演也同時落幕。宇多田光以旋律會粉絲,令人滿足,特別的是,演唱會裡居然讓觀眾可以自由拍照、錄影呢。...
教育文化
李公元
12 月 11,2018
【春風化雨】走出學校 「貴人老師」處處在你身旁
已經在小學教書超過20年的我,實在不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師,既沒有辦法把學生各個都教的超級無敵聰明有成就,也無法讓學生每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頂尖又拔萃,然而,如果說,我還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生回味,值得畢業後回來找找老師敘敘舊,那應該是我是一個喜歡「校外教學」的老師吧!或許,很多學生早已經忘記小學時,我教他們什麼數學或國語了,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記得,我曾經帶他們去過哪裡校外教學。...
歷史書寫
徐子軒
12 月 11,2018
老布希的遺產(下)川普將如何打造未來秩序
往前閱讀: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老布希結束了冷戰,將美國秩序推向全世界。之後的柯林頓對於運用美國權力尚稱謹慎,但也顯露出美國秩序的雄心,像是處理南斯拉夫內戰,主要由北約介入,卻沒有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 此外,波灣戰爭後,老布希選擇不推翻海珊政權,主因之一就是維持他的聯盟關係,讓蘇聯與中東國家不至於反對聯軍。柯林頓蕭規曹隨,僅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建立了禁飛區,...
歷史書寫
徐子軒
12 月 11,2018
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當老布希在德州農工大學下葬,和他一起覆土的,還有他曾經的世界新秩序。葬禮上,歷任美國總統一字排開,除了早於老布希的卡特,從柯林頓、小布希、歐巴馬到川普,正代表著後冷戰時期由美國主導之世界秩序的崩潰過程。 讓我們先回到911當天,不是那個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恐攻事件,而是在更早之前的1990年。在這天老布希向國會發表演說,聲稱全球將進入一個歷史性的合作時期,也就是他所謂的世界新秩序...
環境經濟
楊智元
12 月 09,2018
誰的躉購費率?建立增進再生能源社會價值的審定機制
在公投結果出爐之後,經濟部發表明年度的再生能源躉購費率草案,地面型太陽能費率下調12.15%、離岸風電費率也砍12.71%,雖然這與公投案的投票結果沒有直接關係,純粹是時間上的巧合,然而,這也顯示出在2009年開始執行的躉購費率審定會機制,在執行近十年的期間並沒有進行全面的檢討,作者認為現在正是好好檢討躉購費率審定機制的大好時機。 以科技與社會研究(Science,...
書評書介
,
國防外交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12 月 06,2018
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從經濟衝突到軍事戰爭
從經濟衝突到軍事戰爭 一場貿易衝突能否升級為一場以轟炸對手領土為核心的熱戰?不大可能,但不是不可能的,珍珠港就是一個先例。 想像一下,若新上任的美國執政當局,決定扭轉讓中國經濟變得比美國大的趨勢。新總統的經濟團隊向總統分析稱,中國人在貿易協定、貨幣、知識產權、工業補貼,和人為的便宜出口等方面的欺騙行為,無疑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為了平衡競爭環境,總統命令他的財政部長把中國稱為「...
12 月 06,2018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福科學和國際事務研究中心(Belfer Center for Science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前主任。曾任美國國防部特別顧問。艾利森於1971年出版的《決策的本質︰解釋古巴飛彈危機》(The Essence of Decision: Explaining the Cuban Missile Crisis)是研究古巴飛彈危機的經典。...
‹
…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