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09,2016
【日本想想】 311震災第五年:用照片鎖住記憶的義工活動
我想說一個失而復得的故事。 話得從五年前的3月11日開始說起。當時日本一陣天搖地動,地震粉碎了數萬人的家園。於大阪一所高中任職的川谷清一,在地震發生後加入義工行列,前往了災區協助清理工作,他也登錄擔任「清洗照片義工」,撿拾相片、手錶、獎狀等物品,再加以清洗保存,期待有朝一日能有人前來失物招領。當時,川谷曾在南三陸町撿到一張情侶照,裡頭的情侶笑得甜,他暗自祈禱著兩人能平安無事。...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陳昱齊
3 月 09,2016
從憲兵搜索案憶起《雷震回憶錄》焚燬案
近日一起憲兵疑似「非法」搜索民眾網路購買白色恐怖時期文件,引發輿論譁然,筆者呼籲外界在關注整起「搜查」行動是否「合法」的同時,應注意軍方是否趁機銷毀檔案文件。會這樣說絕非杞人憂天,因為歷史殷鑑不遠。 一九六零年九月四日,《自由中國》雜誌的創辦人雷震被警備總部以涉嫌叛亂為由逮捕,是為轟動國內外的政治案件。後來在蔣介石總統的親自指揮下,遭到判刑十年。繫獄十年期間,雷震依然筆耕不輟,...
音樂藝術
李中志
3 月 07,2016
美好樂園裡的集體遺忘
融合表現主義與超寫實畫派的瑞士裔德籍畫家克利〈Paul Klee, 1879-1940〉在1920年畫了一幅名畫,克利以其獨創的畫法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一個展翅的天使,天使彷彿置身一個荒謬的情境中,表情痛苦。克利將此畫命名為Angel Novus,其中Novus為拉丁文,有「新」與「重生」之意,或可譯為「新之天使」。雖然克利本身是二十世紀前葉的重要畫家之一,在藝術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新之天使」...
諶淑婷
3 月 05,2016
【時事想想】台北媽媽說:讓我們勇敢追求友善育兒的職場
想像一下,什麼是友善育兒職場?給付薪水且夠長的育嬰假、上下班時間可變動的彈性工時、合理的臨時育兒假以應付突發意外,以上是讓孩子與成人生活隔離的照顧模式,能不能多一種可能,在職場裡也能有一處孩子的安身之處? 自從日昨余宛如立委提案修《立法院議事規則》,希望增加「出列席委員及政府首長之三歲以下嬰幼兒,有餵哺或照顧之需要者,不受前項之規定。」網友評論一半叫好,一半則是批評如潮水,孩子哭了怎麼辦?...
政黨政治
蔡榮裕
3 月 03,2016
接下來是品味之戰了:關於台灣歷史傷痕的療癒
做市長的職位,該做些什麼超乎個人的情感和想法,是一個值得探究的課題。但是就個人層次來說,在二二八期間騎腳踏車的雙塔行程裡,關於汗水和淚水的課題,以及是否為包容的課題,倒是值得從心理學角度來想想,何以引來兩極化的議論?試著和其它情境做比較,來推論和想像這次雙塔行裡的心理學內容,但無意說這一定是當事者內心的感受。 除了高級腳踏車和以前的鐵馬有所不同外,...
教育文化
西區老二
2 月 29,2016
要不要向國父遺像行禮真正的意義是?
很多人可能上了大學就沒有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的經驗,但其實在台大像是校運開幕典禮,因為司令台上有國父遺像,在升完旗後向遺像行禮仍然是既定程序之一;或者像在總統府接受全國大專優青表揚,也是要先拜一拜才能領到當選證書。 碰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去年11月校運,當聽到司儀喊向國父遺像行三鞠躬禮的時候,我猶豫了一下,決定看看法律學院領隊教授怎麼做就跟著做(其實心裡是有點偷偷期待他大概不會鞠躬...
歷史書寫
Mattel
2 月 29,2016
【島嶼邊緣】二二八:「祖國」不關心台灣同胞 只關心台灣糖包
2月26日,政大主任教官撕毀學生社團野火陣線的二二八活動海報,駐警也阻止學生張貼相關海報,同時還嗆學生有看到蔣介石屠殺嗎?緊接著,政大校方乾脆將蔣介石銅像封包,避免被學生「裝置藝術化」。 政大法律系副教授劉宏恩則是聲援學生,表明依「國立政治大學風雨走廊海報版管理規定」,關於學校「風雨走廊」的海報張貼辦法,載明「凡本校教學行政單位及學生團體,無須申請,可自由張貼。」劉宏恩批評政大,...
教育文化
黃藍瑮
2 月 28,2016
教官真的要退出校園了?沒有!
不!他們正以一種更不公義的狀態存在於各大專院校。 在228前夕,看到政大主任教官撕下學生社團關於228傳單的訊息,該訊息下的評論,網友們喊著:「教官快退出校園!」但,不論我們呼籲得多大聲,教官們根本有恃無恐。他們從教官職位退休後換了裝,參加教育部舉辦的〈大學校院校安中心儲備人員培訓實施計畫〉1,取得校園安全人員證照,至各大專院校應徵〈大學校院學生事務與輔導創新工作專業人力〉2,...
歷史書寫
劉威良
2 月 27,2016
二二八自首者的家族滅門案
每年的二二八都讓人想到直接的受害者,而當年所謂的自首者,他們的傷害其實更深,因為家人誤會,因為家族的生命都在他的一念之間,他們不去自首, 可以怎麼辦?至今,這個沒有被知道,也不曾被知道的真相,家族人都還是害怕知道,害怕傷口再被撒鹽,帶著懼怕,他們根本不敢想像真相,即使石沉大海,只要能過平穩的日子,有何不好? 在德國我認識一個台灣僑胞,談到她父親時,她總是感到丟臉慚愧,眼眶泛紅,...
教育文化
,
政黨政治
洪七七
2 月 25,2016
從祖先牌位談國民黨的權力運作邏輯
2016大選,民進黨不僅取回中央執政權,在國會選舉上也首次取得過半多數。在這情境下,過去陳水扁執政時期難以推行的轉型正義,在此次勝選後都有機會開始推行。日前,民進黨籍立委高志鵬便順著這風潮,提議討論是否該拿掉國父遺像,以除政治偶像崇拜的陋習。 未料,但其實也不意外地,這倡議引起了包括國民黨代主席黃敏惠、黨主席參選人洪秀柱、以及多位國民黨立委的反彈。值得玩味的是,他們抨擊的用語中,...
‹
…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