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8 月 13,2018
王御風
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現任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國立高雄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助理教授。
環境經濟
蔡蕙如
8 月 02,2018
台灣豈能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缺席
由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聯合國專門機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共同發佈的「全球創新指數(Global Innovation Index)」,是目前全世界創新能量分析與排名中最具規模、也最具有權威性的一份評比。今年7月10日公布的2018年度報告,...
電影戲劇
李宛霖
7 月 31,2018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相互理解的漫漫長路---關於《茉莉的最後一天》
無庸置疑,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在監視器畫面中,茉莉穿著象徵台灣單一成功價值的綠色制服,從陽台向下墜落,這是在開頭就註定寫好的悲劇。除此之外,這也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茉莉媽媽用監視器對孩子進行長期的,無死角的全面觀看,不僅在茉莉生前無法阻止悲劇的發生,過世之後,也沒辦法透過這些監控畫面理解自己的女兒。於是,母親只能透過更激烈的方式,一種侵入式的詭譎科技,把躺在冰櫃中的茉莉大腦喚醒,...
7 月 31,2018
李宛霖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候選人、能清安欣診所臨床心理師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博士候選人、能清安欣診所臨床心理師
司法人權
劉威良
7 月 29,2018
寧可犯法也要維護人權? 德國人挺身違法私藏難民
轉型正義做得徹底,讓不少德國公民「嫉人權傷害與種族歧視如仇」,對於別國逃難而來、未能得到德國政府庇護的難民,有德國公民不惜和公權力對抗,卯起勁來提供私人處所,冒險藏置難民。 「市民庇護倡議」( Initiative bürgerasyl )這個發起收容難民的組織,是自發性的德國公民團體。近來德國政府極右派勢力的增強,...
教育文化
李公元
7 月 25,2018
【春風化雨】世界最美的教科書展:從日本看見
「今年年初到日本駐村,探討日本的進步為何可以持續累積,從生活中了解日本的思維,在拜訪日本小學校教師、圖書館、墨田區役所後,震驚於日本細節無所不在,人們用心的做好自己與對環境助力的事情,對於小朋友的教育更是有其獨到想法,一直好奇為何日本可以,但台灣做不到,原來答案都可以從教科書中找到。回到台灣後,剛好台創找我們策劃一個展覽,便提出「這樣的」構想,謝謝教育部與台創的支持,...
文化研究
,
歷史書寫
張肇烜
7 月 17,2018
【人心人術】來台64年的新台灣人!李智:台灣是最美麗的地方
來台64年,年輕時就從義大利來到台灣的李智神父,今年已經92歲了,只要身體許可,他還是時常到醫院、急診用獨特帶有宜蘭腔的台語,關心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去年李智終於獲得台灣身分證,來台64年後,他終於成為「新台灣人」...... 64年前,他從義大利來到台灣,那年是1954年,義大利年輕人Rizzi Giovanni決心忍捨親情,來到陌生的土地。 來到台灣之後,...
書評書介
高英傑
7 月 10,2018
【書摘】《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
書名:拉拉庫斯回憶——我的父親高一生與那段歲月 作者:高英傑 出版時間:2018年7月 出版社:玉山社出版公司 台中下行列車 父親被捕那年(1952年)的9月中,我和10位鄒族少年前往台中簡易師範先修班(補習班)就讀,班上共有40多位包括鄒族、泰雅、布農等在內的台灣西部山區原住民學生。這個班級是台中師範為了儲備原住民小學教師而設立的預備班,...
教育文化
陳瑞麟
7 月 08,2018
【科哲絮語】科學哲學有什麼用?
開場白:人和哲學的功用? 這個世界有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被追問它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一個是人,另一個是哲學。 也只有這兩種東西會不斷地自問自己存在的功用、目的、價值和意義。 任何一個人,不管多麼地位高權重或微不足道,從現任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到街上的路人甲,在某時某刻、某種心理或社會狀態下,就有可能被問或自問:此時此刻,我有什麼用(我能做什麼)?...
Han Hung
7 月 03,2018
【時事想想】搞懂財團法人法
財團法人法三讀通過以後,馬上在社群網站臉書上看到,某些專頁說財團法人法沒有把宗教法人列入,是執政黨跟在野黨上下相賊要坦護宗教團體,還有不少青年朋友分享該則貼文並痛批。 原本一個立意良善的新法律,怎麼一下子被說成了吃相難看的護航? 這次財團法人法的立法有一個主要目的,是針對那些特定的基金會,他們原本是國家出資或是捐產成立的基金會,卻被稀釋股份而成為民間團體,...
‹
…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