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No name熱門
教育文化
賴彥丞
6 月 14,2017
從建中與竹中風波談明星高中應有的高度
最近北部兩所明星高中:建國中學與新竹高中,兩校不約而同地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前者校內彩虹旗在反同團體的激烈抗議下遭校方移除,校方未積極捍衛學生言論自由的作法引發批評聲浪;後者則因校長在五月初發給高三學生的一封信,內容因著重升學率及錄取台大或醫科等歷屆榜單情形遭到竹中生及校友砲轟「只注重升學率」。這兩件事表面上看似乎大不相同,然而本質上卻都反映出明星高中的高度到底該有多「高」這個癥結點上,...
全球脈動
吳秉霖
8 月 07,2016
【印度想想】用金錢衡量的新種姓制度
——清晨的陽光弱弱地穿過了壟罩著德里的霧霾和覆著塵土的樹梢。我站在社區的路口等著再度遲到的司機,打量著馬路上穿著鐵灰連身褲裝在打掃路面的人群。人群主要分為兩個群體:前方拿著竹掃帚的、正在把落葉跟垃圾掃成一個一個落葉堆的四、五人;後方拿著畚箕彎腰撿拾那個個小堆的則有兩、三人。 佔人數優勢的掃帚組早早就把落葉堆好,倚著掃帚看著只前進不到道路一半、趕不及把落葉堆撿拾進布袋的畚箕,...
歷史書寫
晏山農
7 月 05,2016
【山農說書】嘉義名醫姦殺風暴憶往──半世紀前的「一根毛」案件
幼年時候晨起上學,總攜著妹妹沿忠義街、康樂街、國華街,再順著垂楊路大河溝前往學校,每每在那時刻會遇我同班C同學和他妹妹(湊巧的是,他妹妹和我妹妹同班),於是結伴上學好不熱鬧。C同學父親是醫生,然他幼時似乎受醫院放射線誤照,致使智能受到影響(成績不佳自屬當然,說方言罰五毛必有他),但鎮日活潑外放卻也令人羨。 有回他邀班上幾個同學到他位於國華街、中山路口的家中遊玩。他父親是典型仕紳型醫生,...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 月 31,2016
【人心人術】 25年不見天日的太陽花:顏水龍
2014年太陽花學運風起雲湧,大學生和公民團體反對黑箱服貿,占領立法院。向日葵有向光性,又稱作「太陽花」,學生們希望能照亮黑箱,也期盼台灣未來能如同太陽花一般,迎向光明,太陽花因此成為學運的象徵物。 顏水龍(1903-1997)是台灣前輩畫家,晚年他曾接受外界訪問,被問到他最喜歡自己的哪一幅作品?顏水龍的回答是:「台中太陽堂的『太陽花』」。但是這幅「太陽花壁畫」卻因戒嚴被封了25年,...
歷史書寫
廖志峰
1 月 14,2016
公園裡的銅像
天氣好的時候,你會看到公園入口處,有一位老伯推著修理皮鞋的車子,在大樹下修理皮鞋,旁邊總會有二三個人陪伴、聊天,應該都是住在附近的人吧,我想。有時也看到有人拿鞋子來修理,不管是男鞋、女鞋,老伯都低頭辛勤地補綴。對於不修理皮鞋的我,不好意思走太近,覺得是一種冒犯。不管是鞋匠或顧客,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沒看過年輕人來修理皮鞋,也許,鞋子壞了,就直接丟掉了。 下午的時候,...
教育文化
陳俊光
12 月 13,2015
小王子到哪裡去了?(上)
筆者本來不想看《小王子2015》的,因為早就對「小孩子怎麼看成人世界」或「文藝中年對童年時期的懷舊」感到厭煩;而專業訓練更讓筆者了解:真實的小孩子並不像「我們想像中/記憶中的小孩子」那麼純真(此事說來話長)。但電影卻讓筆者驚豔;因為它不只展現童心,也讓我們了解「人為什麼會失去童心」,甚至,它還讓我們知道「怎樣才能在嚴苛的現實中找回童心」。 教養扼殺了想像力? 正如原書...
朱真一
6 月 12,2015
美國的死刑及廢死刑
因為8歲女童遭割喉被殺害,幾位政客又再操作,顯然借題發揮。六月初,法務部槍決6名死囚,更引起不少評論,連國際特赦組織(AI),認為台灣政府執行死刑是「政治計算」,用來平息眾怒,還指出,必須停止把死刑當作政治工具。 台灣的媒體或政壇,經常有人提到美國執行死刑,來加強必須執行死刑的論點,但很少談美國廢死刑的情況。美國最近因為兩年前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宣判被告死刑,...
歷史書寫
馬非白
11 月 24,2019
【被遺忘的歷史】國民黨軍圍攻、砲擊高雄中學
中國國民黨政權在蔣家王朝極權統治時期,至少曾經發生四次軍警特侵入校園的事件: 一、二二八事變時,延平學院學生結合臺灣大學、師範學院(現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生,聲援抗議暴政行動,結果,大批軍隊以學校藏有武器為由,不但侵入校園,並強制關閉學校,該學院無校舍可用,曾經多年商借開南商工學校的教室使用。 二、1949年,極權政權下令當時的省主席陳誠壓制學生運動,炮製了一樁對學生進行大逮捕的「...
音樂藝術
Join
10 月 03,2019
【聽那些女孩唱歌】 愛與和平的夢想,耽溺與毀滅的青春-The Mamas & the Papas
The Mamas And The Papas -California Dreamin' 在1994年王家衛導演的《重慶森林》之前,「媽媽與爸爸合唱團」(The Mamas & the Papas)其實也不過就只是「另一個60年代的流行樂團」,通俗、悅耳、有點甜、有點軟,和整個60年代搖滾光景中澎派激昂、風起雲湧的激昂的反文化青年運動關係似乎不深;...
歷史書寫
根雨屋
6 月 24,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腳踏車要繳牌照稅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卻不是這樣。例如曾經有段期間,腳踏車是需要繳納牌照稅、掛車牌的,但為了每年每輛才18元的稅收,不但擾民也耗費龐大的行政成本,最後在各界的要求下,自1972年起停徵腳踏車牌照稅。 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已經是台灣相當普遍的交通工具,為了管理與課稅,總督府也引入「...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