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主權兩岸熱門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16,2013
【華山論劍】台灣是不是一個國家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二
彭帥打人喚救人,她把政治搬上溫布頓網球錦標賽說:「我不能接受台灣是一個國家的說法。」彭帥還表示,雖然網球是體育運動,她們並不想被牽扯進政治。這段話惹火了許多人;不料謝長廷評論時卻說:「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像是在呼應彭帥的說法似的,他還補強說︰「如跟對岸的人說台灣,會被吃下去,(因為)他們會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儘管謝長廷說的是小心的「台灣是不是主權國家有爭議」,...
主權兩岸
林登峰
7 月 11,2013
從行為科學看九二共識的本質
民進黨開始華山會議,檢討中國政策。本文試圖從近代行為科學的角度,探討「九二共識」當中,最核心的「一個中國原則」問題。 西方近代行為科學認為人對各種事情的反應,基本上有兩種。一種是理性,另一種是感性。政治上的事情也是這樣。人類對於各種事情的反應常常都是包含理性和感性。 我們偶爾碰到有兩個人為了某一件事情爭吵,要我們幫他們「喬」。最常看到,也是最正常的做法就是:瞭解事情的真相,...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09,2013
【華山論劍】台獨是核心價值還是票房毒藥? ___民進黨兩岸戰略系列一
民進黨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華山會議,全面檢討兩岸政策。第一次會議討論「台灣對中政策的核心價值與願景」。並不意外的,參加會議的人,多數認為維護主權獨立是最核心的價值。這樣的「結論」,引來了「邁向執政與台獨衝突,台獨和選舉不可能左右逢源」的批評。這批評並不新鮮,是非常老非常老的老梗。1991年民進黨通過台獨黨綱,接著1991國大選舉 民主進步黨得票率只有23.3%,比1989年增額立委選舉得票率28....
主權兩岸
林濁水
7 月 05,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五:憲法各表和兩個中國遐想曲
雖然謝長廷難以接受,但在香港「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閉幕會中,謝的核心主張「兩岸憲法各表」還是不意外地被與會的中國學者嚴格批評,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所長余克禮甚至說憲法各表是在「製造問題」,這使得謝希望香港會談達到憲法各表的的共識以「創造歷史」的期待幻滅了。 拒絕憲法各表,中方的解釋是憲法各表就是在搞「兩個中國」,中國絶對不能接受。非常湊巧,才上個月中...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7 月 03,2013
可以做「政治動物」,不要做「政治蝙蝠」——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一
由謝長廷主持的維新基金會,六月二十九、三十日在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協辦」下,在香港舉辦了一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謝長廷會前、會中的幾次發言中,不只一次把這場會議和一九九二年兩岸海基、海協會的「香港會談」類比,深信維新基金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這場研討會,必定如同達成「九二共識」的兩會香港會談一樣足以名留青史。 是什麼樣的比可性,...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濁水
6 月 28,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三、型塑港台間民主戰略縱深──寫在七一大遊行前夕
過去看不起台灣的香港人97後羨慕台灣有民主,只要台灣選舉便有民主派組團來觀摩。終於,對民主的追求,使和台灣人有豐富的命運共同經驗的香港人對台灣開始產生命運共同的感受。但幾次到過香港之後,我察覺到香港人看重台灣的還不只把台灣看當做觀摩民主的先進地方。他們對台灣還有一個角色上的期待 : 既然中共以一國兩制在香港試點垂範台灣,於是只要不被統一的的台灣保持領先、有異於香港的民主,北京對香港就會比較客氣,...
主權兩岸
蔡英文
6 月 25,2013
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四點意見
一、 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程序可議 受馬英九總統之託付,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本月13日前往北京和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並提出嚴重傷害國家主權的「一個中國架構」主張。海基會及中國海協會隨即安排21日在上海進行兩會高層會談,完全呼應北京將兩岸關係視為國共關係的一貫立場。馬總統毫不避諱以國共會談為代表兩岸政府的兩會協商搭橋,並以附和北京「一個中國框架」作為啟動兩岸協商的政治表態,...
主權兩岸
林濁水
6 月 18,2013
【鄉巴佬異藝錄】二十、港台文化本土運動與政治本土運動
和台灣完全相反,香港的民主運動在1989年開始時,雖民眾對香港前途的擔憂是關鍵因素,但香港民運人士把民主運動的正當性完全建立在愛中國之上。當今香港民主派人士,不少人是受到1967年港共在文化大革命影響下發動「反英抗暴」運動的啟蒙,1970年代的中華民族主義保釣運動、中文運動也是參與者。 孔誥烽教授說,在1989年受到天安門震撼之前,這些民主派與當時中共駐港機構香港新華社皆保持一定聯係與溝通...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蔚
6 月 15,2013
你要他的面子,他要你的裡子─對兩岸互設辦事機構條例立法前的最後呼籲(上)
馬英九政府從去年起大力推動兩岸互設辦事機構,設置條例也擺明了要在立法院臨時會闖關。對這個條例,民進黨和台聯都提出了對案,而不是絕對杯葛。 換句話說,因於確實有三讀過關的機會,未來台灣公眾也就必須在此時,先一步一步做好「中國辦事處」進駐台灣的思想準備;並且預想這個辦事處及將來的「中國駐台灣代表」可能通過什麼樣的方式干預、乃至於介入台灣政治。 這個部分,亳無疑問的要借鑑香港經驗。...
主權兩岸
林濁水
6 月 14,2013
【鄉巴佬異藝錄】十九、城邦論與台灣主權
香港城邦論的陳雲說:「左翼以為我是城邦孤立派,民主黨以為我是搞港獨,國際派以為我是投共了。」他辯解說,其實城邦論才是「真正的中華政術。」 城邦論主張: 一,由周邊的台、港、澳開始,和中國,同時具備主權的四方締結成為中華邦聯。台灣加入邦聯,它的獨立自治權會比香港的大。邦聯在軍事權統一體制下各地可以保有治安力量及象徵式的防衛力量。外交方面,彼此釐定權限。各地行政獨立、財政獨立、...
‹
…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