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反廢死
吳傳立
3 月 28,2016
乙武洋匡惹怒了誰?
1636年,美國麻薩諸塞的清教徒擬定法律:夫妻若在妻子月經來潮期間行房,兩人需判處死刑。1650年5月,英格蘭通過《通姦法案》,對於婚姻之外的性行為判處死刑。 你覺得荒謬嗎? 肢體先天殘疾的乙武洋匡坦承數段不倫戀的消息傳開後,在臉書掀起熱烈的討論潮。有知名的網路觀察家說「沒有腿也能劈腿,沒有手也能把妹,讓人重新思考男人到底需要什麼才能讓女人愛上,這我真的不懂」;有人拿他的書名開玩笑「...
史努比
3 月 28,2016
【開往台灣的慢船】激情的惡性循環舖不出正義大道
一切都很熟悉,案情殘忍的殺童案,社會震驚之餘繼之而來的是一連串正義呼聲,在公共論壇上爆炸開來。我們為逝者心痛,對兇手不齒,並高度懷疑正義無法得到伸張。與此同時,我們先迎接的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惡性循環,也很熟悉。 這個惡性循環的第一步必定是,氣憤的人們在咒罵兇嫌之餘,隨即透過各種訊息平台向廢死聯盟嗆聲,要廢死聯盟「踹共」;如果聯盟真的發佈了什麼聲明,底下又是一卡車的口誅筆伐。許多人會認為,...
司法人權
楊宗澧
10 月 10,2015
在世界反死刑日看台灣選舉年的死刑政治學
英國的犯罪學者羅吉爾‧胡德(Roger Hood)教授是研究死刑制度的知名專家,他曾對全球的死刑制度進行全面考察,他的研究也認為,死刑制度的廢除,政治人物的政治意願是一項重要關鍵。面對只剩不到100天的2016年台灣大選,各個政黨候選人已逐漸進入白熱化的肉搏戰階段,就選舉戰略來看,我們雖可預期選戰過程中的政見將逐漸趨於一致化、保守化,然而一旦面對對手或選民在死刑存廢這項議題的挑戰時,...
社會安全
林耀盛
6 月 10,2015
社會問題無法只以個人病理化理解
隨機殺人案的女童犧牲悲劇,又引發正義感的凝聚和集體情緒的宣洩。兇嫌面對仍有無限未來想像的兒童面容仍「一刀斃命」的殘忍,更召喚出法律制裁、信誓討回公道的倫理關照。 這是個充滿社會衝突的處境,彷彿每個人都在尋求抒解的出口。於是,恐怖他者的現身成為可以投射情感的指責對象,我們往往認為表達譴責的聲音,就可以寬解內心的焦慮不安。但真正的社會安全信任的失靈,若只是將之「個人病理化」處理,...
Mattel
五月 31,2015
【島嶼邊緣】一場台灣社會的集體獵巫行動
劉小妹妹遭割喉遇害,全民悲憤,榮總醫師在媒體前的陳述實在令人動容;然而,劉小妹妹事件卻讓我們看到不理性的台灣社會。不僅媒體嗜血搏版面,不斷對劇情故事加油添醋;政客也如鯊魚聞到血腥味般,第一時間攻擊政敵;廢死與反廢死大戰也在網路上開打,彼此攻訐對方。 媒體嗜血推波助瀾 面對如此震驚社會的事件,媒體當然得好好分析報導;根據媒體的報導,打電玩、社交能力不好、自卑、國中時喜歡鬧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