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台灣歷史
文化研究
陳茻
4 月 15,2015
販賣理想錯了嗎?──從「台灣吧」的商業化現象談起
最近在網路上迅速竄紅的「台灣吧」創始人之一、每集的文本設計者,歷史系畢業的Thomas,是我的高中同學。看到昔日的同窗好友如今能在眾人面前侃侃而談他與「台灣吧」的成功故事,我除了有些羨慕外,更多的是欣慰。 「台灣吧」的誕生僅出於幾個社會新鮮人對歷史與文化的熱忱,最初並未有賺錢的打算。因此,當規模漸大,營利與否就成了一個兩難的問題。 Thomas跟我說:「身為一個文院學生,...
歷史書寫
慕容理深
1 月 27,2015
沒有人注意的百年紀念:1915年台灣全島一統格局初成
「理蕃事業到此即為最終良果。永久不忘。」──《臺灣日日新報》,1915年1月15日 100年前被視為應該「永久不忘」的大事在今天好像沒什麼人注意。 這件事造就了一個政治地理結構,而若沒有這個結構,2014年11月底的縣市長選舉結果的地圖或許是這樣: 當然,這是半開玩笑的:歷史是眾多變數造成的,畢竟不能以「假如」去推想。這張圖只是為了突顯:...
歷史書寫
克里蘇
1 月 06,2015
由西班牙帝國的興亡看台灣
2014年11月底時,有幸參加台大文學院舉辦的伊比利亞─亞洲論壇,討論西班牙帝國在太平洋所曾扮演過的角色。 相較於西班牙帝國在大西洋與美洲殖民地的角色學術著作與研究的汗牛充棟,其在太平洋的角色多侷限於其貨幣八元銀幣(pieza de a ocho,中國古稱多稱為雙柱或佛銀)被廣泛使用於東亞國際貿易之描述,無視於菲律賓曾是西班牙佔據時間最久(1521-1898)的殖民地之一,...
Mattel
10 月 19,2014
【島嶼邊緣】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歷史自己寫
2014年雖然是台灣人很不平凡的一年,卻也是台灣人心情很不平靜的一年。3月的太陽花學運,青年學子佔領立法院,拒絕讓中國國民黨和中國共產黨決定台灣的命運;正當台灣人慶幸年輕人為台灣站出來之際,我們卻失去了幾位為台灣前途與歷史奉獻心力的人。 從年初的蔡同榮,最近的曹永和、張炎憲、陳奇祿與蔡墩銘等人的辭世,無一不是台灣的重大損失。這五個人和台灣社會的關係甚為密切,蔡同榮(1935-...
文化研究
Chu Ka-li̍p
11 月 02,2013
台灣文化與中華文化難解的結
十月21日中國時報的社論〈請教育部停止扼殺中華文化資產〉,引起台文界人士一片嘩然,期期以為不可,原因無他:台灣最寶貴的多元文化被簡化成中華文化。 雖然「中華」一詞出現年代極早,然而中研院學者王明珂、沈松橋指出,「中華概念被大量運用並且以炎黃作為始祖的想像則是在清末民初,為了富國強兵,複製西方列強的民族主義,甚至當年中國知識份子爭論要以黃帝或孔子何者作為中國文化的想像起點」。...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涂豐恩
10 月 16,2012
苦悶的時代與歷史的出口
這是個苦悶的時代嗎? 不久前,一篇名為「庸俗時代的民主紀實」在網路上快速流傳著。作者──一位中央研究院的學者──描述了他在立法院的負面經驗,並就此對台灣的政治運作有所感嘆。文末,他寫到:「這苦悶的庸俗,就是現此時台灣政治的基調,它正如此明晰而巨大地壟罩在島嶼的上空。」 作者大概是有點不滿,有些情緒,因而下了這個結語。但文章出現不久,旋即引起了強烈爭論,包括來自立院的記者,...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