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白色恐怖
歷史書寫
陳昱齊
2 月 24,2017
轉型正義卡關:不見天日的「破案獎勵名單」
獲得獎勵,照理說是一件好事,如果是學生得獎,學校會張貼在公佈欄上,如果是公務員,還會得到模範公務員獎勵,舉辦公開授獎儀式,若是專案考績一次記二大功,還會刊登政府公報公告周知。但在過去白色恐怖時間,卻有一種獎勵好像見不得人似的不能公開,令人大感困惑。 眾所周知,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案件都是冤案、假案或錯案,造成冤案、假案或錯案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項便是「檢舉/破案獎金」的制度。「...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莊政霖
2 月 22,2017
【書摘】《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陳庭詩與二二八
書名:有聲畫作無聲詩:陳庭詩的十個生命片段 作者:莊政霖 出版社:有故事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7/01/18 【本書背景】陳庭詩(1913~2002)原籍福建,1946年來臺,終其一生以質量驚人的創作貢獻臺灣當代藝術。陳庭詩在國際美術年鑑《二十世紀藝術史》(Art of the 20th CENTURY)鉅著中是唯二入選的華裔藝術家(另一位為貝聿銘),...
書評書介
,
歷史書寫
賴慈芸
1 月 26,2017
【書摘】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書名:翻譯偵探事務所:偽譯解密!台灣戒嚴時期翻譯怪象大公開 作者:賴慈芸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05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9785 台灣戰後十餘年間的重要譯者,幾乎都是所謂的外省人,即出生在大陸,在一九四六到一九四九年間來台。譯者背景幾乎全數是軍公教或流亡學生;...
媒體觀察
,
休閒育樂
劉彥甫
1 月 17,2017
新臺灣之光:遊戲〈返校〉的熱銷內涵
(本文內容涉及遊戲劇情,請斟酌閱讀) 「完美的恐怖氛圍,創造出緊張的遊戲經驗,合理流暢的劇情發人省思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遊戲配樂,讓我想起來了經典遊戲〈沉默之丘Silent Hill〉。」臺灣遊戲〈Detention返校〉近日襲捲遊戲平台Steam,並引發國內外玩家好評如潮。若細究這款原汁原味臺灣製造的驚悚推理遊戲,其熱銷背後對歷史知識的斟酌,...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陳昱齊
1 月 16,2017
轉型正義?走一趟「永懷領袖文物展視室」
新政府選前高談轉型正義,選後進度停滯,相信很多人都很不滿。位於台北市市中心,佔地廣闊的中正紀念堂,無疑是轉型正義是否及如何實踐的重要指標。新政府上台要八個月了,我們就來看看中正紀念堂有沒有什麼「轉型正義」的轉變? 那尊「全球聞名」、至今仍是臺灣對外觀光宣傳重要圖騰的蔣中正銅像就不用說了,依然好端端的坐立於廟堂之上,接受衛兵的守護,成為觀光客相機底片的殺手,是莘莘學子校外教學的最佳地點。...
音樂藝術
張肇烜
12 月 13,2016
【人心人術】馬白水:最念念不忘的世界之美,在台灣
「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世間一切都是藝術。」──馬白水 想起前陣子一個趣事,台鐵推出「馬白水彩繪列車」,有媒體將作者誤植為彩繪普悠瑪號列車的蕭青陽;他不知「馬白水」,不知這麼詩情畫意卻是人的名字,不知他是台灣的水彩大師...... 「這人生啊!真像一場夢!」馬白水常這麼說。他的一生,也像極了夢。出生於1909年的馬白水,原名馬士香,後改名馬泉,卻又不習慣單名,因此把「泉」...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晏山農
12 月 06,2016
【山農說書】回到七○年代──陳映真眼中的台灣
2016已然走到尾聲,太多的板塊位移,太多的名人故去,總覺世界瞬間多了數不清的斷層帶,有些影像就此戛然而止,有些才剛展開扉頁,這其中王拓的猝逝以及陳映真的訃聞傳出,最是讓我傷逝,因為兩人都識得,更因自己的慘綠少年布幕逐漸落下而暗自歎氣。得尋蹤七〇年代──台灣再尋根與不斷提問的開始,當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諸多轇轕都溯源於此。 由於白色恐怖,...
書評書介
王思捷
11 月 07,2016
【書評書介】《一桶蚵仔》(下):為台灣人民發聲,質疑美國角色的警世之作
《一桶蚵仔》的寫作 Sneider在文中的翻譯非常直接平實,如Lok-kang(鹿港)、Ho-bi(和美)、Sai-se(西勢)等地名都可以看出當初蒐集資料時由台語直接翻譯的痕跡。文中也提到清代至日治時期均使用的保甲制度為Pao-chia。懂台語的人,在閱讀時應該都會不由自主的聯想當中的台語對話。 他對人物的描寫簡單卻深刻,小說中抓出了幾種50年代的台灣人、外省人、...
書評書介
王思捷
11 月 07,2016
【書評書介】《一桶蚵仔》(上):國民黨政府派職業學生從圖書館偷走的書
「A Pail of Oysters」《一桶蚵仔》這本書儲存在Kindle Voyage閱謮器的「希望清單」裡已有一段時間。當初會找到它是搜尋Kindle電子書裡有關「台灣」的主題,文字說明寫著:「以台灣為主題的史上最重要英文小說」,描寫1950年代台灣的白色恐怖故事,就把它暫存起來,直到不久以前才下手購買並讀了。 由於從未聽過本書和作者Vern Sneider,加上自忖著對228...
歷史書寫
朱宥勳
6 月 04,2016
【沒在寫小說的時候】這個局葉石濤已經佈了一輩子之久
年表上的詭異條目 如果你翻開葉石濤在1975年,自己修訂的生平年表時,會看到「1951年」這個奇怪的條目:「因事辭去永福國小教職。杜門不出,自修自學三年。」這行前言不搭後語的記述沒有任何解釋,像一個突兀的括弧,包住了一段空白的日子。那年葉石濤二十七歲,過去幾年曾用還不太流暢的中文,寫了幾篇文章。但在這一條目過後,他突然停筆不寫了,要直到整整十五年後,他才再次發表新作。...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