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日治
歷史書寫
根雨屋
4 月 22,2019
【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稱日治
台灣現在是完全自由開放的社會,只要不違法,大家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不過在國民黨戒嚴統治時期,很多現在看來理所當然的事,當時統統都不准做。例如現在多數人慣用中性的「日治時期」,稱呼日本在1895年到1945年的統治;但過去曾有段期間,只能使用帶有強烈貶意的「日據時期」。而這個名詞之爭,還在台灣民主化之後,淪為國族認同的標誌,再度浮上檯面。 日本在1894年的日清戰爭擊敗清帝國,...
Ko Tsì-jîn
2 月 07,2014
【我看台語片】台聲喧嘩,我族榮光
對於農曆除夕上映不到一週、全台票房即已破億的《大稻埕》,可以從北村豐晴(2013年首選台片、向1960年代老台語片致敬的《阿嬤的夢中情人》導演)在臉書上的評語「賀歲片黃金比例」說起:「要歡樂,要本土味,有點純愛,非常勵志,十分感動」,最重要的是「要有豬哥亮」! 2010年以來,包括正熱映的《大稻埕》,台片已連續5年壓倒國內外大片坐上農曆新年檔票房冠軍寶座,豬哥亮參與其中3部演出(...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4,2013
日據修辭的兩大錯誤
近日,中學教科書又因對「日治」與「日據」兩者修辭看法上的分歧再起波瀾。根據聯合報於七月十七日〈日治還日據?歷史教科書掀論戰〉一文之報導,有三家出版社向立委及監委陳情,希望「日治」及「日據」兩種修辭,未來皆可出現在教科書中,而非只有教育部審定之「日治」可以出現在中學歷史課本上。三家陳情出版社之主導者與顧問,台大政治系教授張亞中,並於記者訪問中強調,現行高中歷史教材過度美化殖民統治、...
教育文化
,
歷史書寫
Yuming
7 月 23,2013
多元文化 = 無文化?:日據復辟之再思考
據七月十八日中國時報觀念平台所載之〈去殖民化、去皇民化 何錯之有?〉一文,李姓作者將「日據」取代「日治」之說法,視為去殖民化、去皇民化之象徵。但筆者以為,此文充滿著大量的歧視、錯誤與偏見性的修辭,有必要釐清。 第一、此文作者並引用美國學者杭亭頓(Samuel Phillips Huntington)之論述,認為當今的美國雖也號稱多元,但仍是盎格魯撒克遜為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