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聯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民意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育立
11 月 07,2015
歐洲比馬英九更關心台灣民心向背
德國媒體今天在第一時間以顯著篇幅,報導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的「歷史性」會晤,但也指出台灣民意並不支持兩岸走太近,馬習會對國民黨的選情可能會造成傷害。 影響力廣大的《明鏡週刊》(Der Spiegel)和《時代週報》(Die Zeit),下的標題都是「我們都是一家人」,馬上讓讀者聯想到統一前的東德和西德。 德國媒體在過去的報導中,常引述中方的說法,指台灣是「叛亂的省份」,...
史英
8 月 09,2013
思考公投(下)
上文我們說到,現在公投法規定「未達投票率門檻,就算是否決」,等於是把不去投票的人都算到反對的一方去,讓有權力的人,可以透過操弄公投題目來達到目的;正如現在核四所面臨的情況,國民黨把公投題目訂為「是否贊成停建?」,依過去六次公投投票率都未過半的經驗,「停建」就會因通不過門檻而被否決,當局就可據此取得續建的正當性。這種「題目決定答案」的事情,極不合理:不但挑戰了人類的理性,...
洪紹恩
8 月 09,2013
看洪仲丘案有感-當黨意與民意脫鉤
從洪仲丘案爆發到現在將近一個月,我其實沒有太深入去了解細節,因為根據以往的經驗,諸如此類的個案,在媒體上不會停留太久,很快就會消聲匿跡,然後不會再有人提起;而我會以這樣的態度來面對洪案,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民眾不管是從文林苑或是到最近的大埔強拆,參與度有限,更遑論在核四公投前夕參與抗爭的人數大幅降低;在我的認知上,近來多數議題之重要性與洪案相比,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