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文章分類
女性主義
教育文化
吳馨恩
8 月 02,2015
慰安婦史論爭:男性本位史觀何時了?
反課綱學生林致宇表示:「慰安婦一定是被迫的嗎?就像性工作者,有可能為了經濟等因素而下海,『你(課綱微調召集人-王曉波)把性工作者看得非常卑賤!』」,對此論調讓我無法接受,當代的慰安婦多半不是被強行擄去淪為性奴,不然就是遭到誘騙而上當,即使真有如林所說是「自願」的,也是帝國主義與殖民剝削/宰制下的結果,當中權力的極度不對等與環境因素,並不可以輕易忽視甚或無視。且慰安婦制度本身就是奴隸制度,...
書評書介
黃佳玉
7 月 24,2015
《女力時代─改寫全球社會面貌的女性新興階級》
艾利森‧沃爾芙,英國倫敦國王學院教授,同時也是BBC新聞節目主持的媒體勞動者,無疑是一位受過高等教育的卓越女性知識份子。這本書所描述的,也就是像艾利森這樣的女性如何從過去「男主外、女主內」的框架,轉變成勞動力市場的一份子,甚至是當中的領導菁英。這過程所涉及的,不僅僅只是高等教育擴張,女性知識份子的比例提升,更強烈影響不同階層女性的板塊、權力關係及其生活型態。 新女人的故事,...
mlkj
1 月 10,2015
【時事想想】法國burqa ban面紗禁令的背後
針對查理週刊恐怖攻擊的種種反思中,有一些說法是法國也沒有尊重伊斯蘭教的習俗,比如說在2010年時制訂了一項法律,規定不得在公共場所配戴任何蓋住臉部的紗布或是面罩。公共場所的定義相當廣泛,包含街道、學校、商店、公園、大眾交通工具等。只有一些情況下可以免責,比如說機車騎士、因工作需求,配戴會蓋住臉安全帽的工人,或是在宗教場合的婦女等。 這份禁令雖然沒有明訂對象,...
陳婉伶
11 月 06,2014
【時事想想】選舉中的女性論戰:像菜店查某這樣的一個女子
現在女性約是大學畢業,甚至更早就開始就快慢不一地憂慮自己的老去。 明星結婚了,作家劈腿了,心裡一面抗拒父權文化對女性的期待,還是難免拿自己的年紀跟際遇來跟新聞人物比擬參照一番,不出婚姻以及工作這兩個範疇,然後懷抱著這些憂慮繼續老下去。 夏天、中年、選舉等這些激昂的元素交鋒起來時,「女人」、「妻子」等關鍵字竟也開始活躍,令人想起當年林重謨比喻陳文茜是「菜店查某」,陳文茜指吳淑珍像「...
文化研究
史努比
8 月 16,2014
【開往台灣的慢船】那些每天出現在電視上的沙賓娜
電視台本身的新聞,經常比電視新聞更加引人注目,或許也因為如此,「電視台新聞」足以成為一條採訪路線,指派記者負責;無論是人事、節目規劃到營收,都是話題。 近年來,美女主播當道,有關主播的新聞也列入採訪內容。很可惜的是,正如同「記者」已逐漸成為一項貶抑詞,主播競相偶像化、名人化、綜藝化的結果,也幾乎讓主播快要成為相同的負面名詞。 最近的兩則新聞可以印證。第一,...
丁允恭
10 月 21,2013
【週二想想】(不只是)校園裡單純的愛情
這個禮拜,我們談的是愛情。或者說,以此為始。 畢竟他人即地獄,縱是情侶配偶,也沒有不吵架的,這是真理。話說起來雖輕鬆,可是以生命體驗,卻是十足辛苦。以我個人來說,與另一半拌嘴,也是三不五時發生的事,大至婚姻之後彼此是否永恆繫屬,小到今晚的客廳是否應該整理,總是不缺辯論比賽主題,當然除了自以為講理的語言以外,也難免會有一些嗆聲式的垃圾話。最近的嶄新情勢是,當覺得說破了嘴、對方仍不可理喻之際,...
文化研究
丁允恭
6 月 10,2013
【週二想想】尋找ㄈㄈ那把尺
是的,又是列車上的情慾畫面,在集體的窺淫慾下登上了電子報的頭條。然而這次推陳出新的話題,是加上了對所謂「ㄈㄈ尺」(註一)的聲討。 女孩子光裸著屁股坐在白種男人身上的背影,勾起了」Taiwan girls are easy」的新仇舊恨﹙至截稿前為止,這還在Taiwan相關google搜尋中排第七位)。除了抽象的國仇家恨以外,心靈脆弱的廣大的男性同胞而言,Taiwan...
‹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