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時事想想
時事想想
主權兩岸
陳明祺
11 月 05,2015
馬習會前風雲:強勢的中國與進擊的跛鴨
利用馬英九任期僅剩幾個月的時間創造框架來框住台灣,突破美日在東海與南海圍堵,鞏固集權領導,這是習近平的盤算;奪回中國利益在台灣的獨家代理地位,掌握綠營執政後的國民黨主導權以保個人身家安全,則是馬英九的利益。兩股利益的合流造就了「馬習會」。 就像「九二共識」不是出現在1993年的辜汪會談上頭,而是通過國共兩黨事後對於歷史的重新詮釋一樣,我們可以合理猜測馬習會後可能會出現一個沒有書面協議,...
環境經濟
,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賴怡忠
11 月 05,2015
把一中框架國際化、助中突破美亞太再平衡政策的馬習會
在朱立倫訪美與歐巴馬來東協國家參加亞太經合會與東協峰會前,馬英九拋出馬習會的震撼彈,這個震撼彈不僅會影響2016後馬時代的台灣政局、框限新總統對中政策的自由度,也會對包括南海在內的亞太局勢產生重大影響。各國媒體雖多以這是自1949年後兩岸領導者首度碰面的方向下標,但因台灣處於亞太戰略棋局的關鍵位置,時值美中亞太戰略對弈的關鍵時刻,台灣的一舉一動不僅會讓原先優勢的一方全面翻盤,...
全球脈動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張智程
11 月 04,2015
【京都想想】當中國一手主導,「馬習會」該如何因應?
本周六確定要在新加坡舉行的「馬習會」,是在瞬息萬變的區域與國內情勢下,國共兩黨難得的共識時機點,本文先整理各方立場,以利討論評估下一步棋該怎麼走。 中國立場: 習近平是靈活的現實主義者,這次「馬習會」可以突然促成,事實上最主要必須歸納於習的積極決策,而促使習作成這個決策的理由其實有三點:第一,習一直在思考如何挽救並維持過去透過國民黨所完成的對台統一布局,...
文化研究
陳怡秀
11 月 04,2015
【日本想想】 瘋萬聖:日本人身上胡鬧的靈魂
10月31日晚間,澀谷車站發布「混雜」警示,車站內外都擠滿人潮,電視台還派出空拍攝影機,捕捉這些身穿奇裝異服、摩拳擦掌要喧鬧一番的人們;隔天,神奈川縣川崎市舉辦千人大遊行,讓民眾使出渾身解數創意發想,邊扮裝邊壓馬路;因為內部鬥爭激烈而危機重重的山口組,則特別刊出公告道歉,抱歉要讓各位小朋友們失望了,今年不發糖啦──種種片段,這一兩周在日本各個角落上演,他們的主題都一樣,就是萬聖節。...
陳瑞清
11 月 03,2015
體制外抗爭為何必要 ──回應〈社運與民進黨間的恩怨情仇〉
隨著國民黨在2014大選後的挫敗,其政治影響力已節節敗退,無論是「朱逐主柱」那荒謬的黨內協調不一致,或者是因為對核能立場不一致而被擁核、反核兩方共同批鬥的朱立倫,國民黨無力統轄黨內派系、遑論大選局勢,在此可見一斑。然而在一片看好「英派革新」的社會主旋律中,吟唱著一股檢討社運的變奏曲,為何所謂的左翼並不滿意於民進黨的「進步價值」? 如萬的文章所說:「...
中國問題
徐子軒
11 月 02,2015
中國的左右之爭再起?
不久前,中國學術重鎮的北京大學,肩負起舉辦首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的大任。大會邀集了百多位東西方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研究的專家進行討論,兩天的會議後,做出了一致通過的共識,共識主要有兩點,一為中化的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創造性的發展;二為面對國際的複雜問題,馬克思主義是人類的指路明燈。無獨有偶,北京清華大學也在線上公開課程的巨頭平台-EDX,開設毛澤東思想概論的課程,向世界宣傳中國文化。據稱,...
政黨政治
萬庭威
11 月 02,2015
社運與民進黨間的恩怨情仇
總統大選近了,國道收費員自救會在民進黨黨部前的抗議再度捲起邊緣社運界與該黨的相互怨懟。然後,今年同志大遊行也成為運動外力向參與遊行的民進黨(而國民黨並未參與此次遊行,亦未對性與性別議題表態)抗議的場所,並連結工運訴求與性工作的訴求加強譴責遊行隊伍中的民進黨,更升級原已累積的怨懟。 國道收費員向民進黨抗議並提出訴求在我看來相當合理。畢竟ETC是跨越扁馬兩個政府的國家延續性政策,...
Mattel
11 月 02,2015
【島嶼邊緣】它聰明 你傻瓜
國民黨執政,經濟不振、數字難看,第三季經濟成長率(GDP;國民生產毛額)負1.1%,是2009年以來最差。自稱最會拚經濟的國民黨政府為了挽救2009年的經濟,曾經用人民的納稅錢舉債857億發放消費券,希望增加經濟成長率0.66%,經建會主委陳添枝甚至在2009年1月21日大言不慚消費券可以提升經濟成長率至1%。然而,2010年7月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消費券對經濟成長貢獻率僅約0.28%至43%,...
社會安全
吳馨恩
10 月 30,2015
別把性販運當娛樂!
最近,由美國在台協會(AIT)出面檢舉,多名台灣女藝人捲入跨國性販運事件 。而台灣的主流媒體,似乎並不怎麼關心受害者身心受到了怎樣的傷害,以及外界的眼光是否會對受害者造成再度傷害。反而是不斷地想挖出受害者的身分,只顧著將這些訊息公諸於世,滿足大眾們的淫慾。 根據統計,遭到販運的受害者中有98%都是女人與女孩,同志與跨性別等性少數也常因各種弱勢處境(如:無家可歸、逃離受暴環境等)...
社會安全
童振東
10 月 30,2015
年金改革的最高指導原則
年金問題大家已耳熟能詳。主計總處統計,2014年底各級政府潛藏負債18.0兆元,較前年底增加9095億元,四年增加5.0兆元,加上中央政府債務5兆4714億元,到現在合計數應超過25兆,該金額佔GDP約160%,跟希臘的170%相近。可怕的是,潛藏負債是現值,未來會一暝大一吋,而中央總稅收一年不到2兆元。 朝野的改革想法沒有明顯共識 政府財政惡化,目前的年金設計就是老鼠會,...
‹
…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