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環境經濟
李彥麟
1 月 10,2015
【政策想想】碳預算與2015新氣候協議:科學與政治的交會
隨著氣候科學的進展,近年來科學家已經估算出:若要將全球平均增溫限制在攝氏2度以內,以預防危險的氣候變遷負面效應,人類所能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此即「碳預算」(carbon budget)的概念。根據IPCC第五次評估報告,此一溫室氣體總量為1兆噸二氧化碳。 同時,2015年新氣候協議的架構正逐漸成形,負責新氣候協議談判工作的「德班平台工作小組」(Ad Hoc Working Group on...
司法人權
陳清泉
1 月 05,2015
死刑存廢:從美國小喬治案70年後翻案看起
美國一椿謀殺案,涉嫌人雖已在70年前執行死刑,最近法院翻案還其清白,亡者已矣,死刑存廢的「正義」論戰未歇。 1944年3月23日,年僅14歲的小喬治(George Stinney)以一級謀殺罪被控殺害兩名少女後棄屍,法院審理不到三小時,經陪審團10分鐘的討論,當場宣判死刑。南卡羅萊納州長歐林.江士頓(Olin Johnston)在1944年6月16日簽發執行令,以電椅方式處決,...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林怡廷
1 月 02,2015
Umbrella Revolution:未完成的革命(下)
香港人誓將歸來 如何歸來? <「We’ll be back」是雨傘運動結束時的主調,符號、訊息、行動,如同回聲無所不在的重現。有時單獨行動,有時合流,形式變化多端,攀岩掛幅、鳩嗚團、報佳音團,各式的流動佔領,或是如雜草重生般不斷復活的列儂牆(Lennon Wall),成了所有抗爭者的默契。 但一群去中心、去組織、拒絕領導的群眾,將如何歸來、以甚麼形式歸來,...
環境經濟
,
財政金融
佐瑪
12 月 29,2014
民營化還是財團化?國營事業轉民營背後無形的手
年關將近,國營事業的年終獎金成為民眾的話題焦點。在國際油價下跌的時刻,中油對油價的調幅並不符合國人期待,又傳出員工可領取高額年終,令辛苦工作的勞工們氣憤不平。每當談及國營事業時,人們常持有低效率、員工績效差、價格跟不上市場等負面評價,中油也遭受此類批評。自2000年起,台塑石化開始量產,中油面臨競爭,但每年仍能維持一定的盈餘。每當國際油價波動,政府為穩定物價,時常要求中油抑制油價漲幅。...
社會安全
新一
12 月 24,2014
【打狗吹水】太陽花運動的震幅:自己的工作自己救?(上)
日前,書K馬邦伯少年顏銘緯因緣際會拜訪了前總統陳水扁。面會中,身體不由自主抖動的阿扁向顏銘緯說,這波太陽花運動的影響,將會持續30年;換言之,若太陽花運動的參與主體是20多歲的年輕人,那30年後這場運動的主體,將正值50歲出頭的中壯年。因此,阿扁的30年之說,或有其道理。 然而,以年輕世代為主體的太陽花運動,事實上有著濃厚的「世代」的意涵,儘管全稱式的「世代」提法,可能會流於普遍性的危險,...
主權兩岸
邾大聲
12 月 20,2014
台灣人,你要繼續主張代表中國嗎?
有沒有想過,為何台灣會被綁入一中框架?為何台灣不被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乃至於國際法學者認定是一個國家?為什麼我們得不到對台灣的「國家承認」? 今天面對這些問題,許多人仍將矛頭指向蔣介石當年放棄許多聯合國成員國提出的折衷方案:一中一台,兩個代表權。但是卻少有人問過自己:「我是不是也主張,台灣當局應該放棄主張代表中國?」 我們要國家承認,不要對中國的政府承認...
全球脈動
董思齊
12 月 11,2014
九合一選後慎思:參照韓國2010年地方選舉後的政治發展經驗
2014年的11月29日的傍晚,相信許多關心台灣政治局勢並且守在電視之前觀看九合一地方選舉開票結果的人,不論其政黨支持屬性為何,應該都不敢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選舉結果。 開票過程中,出乎選前民調的數字與一般預期心裡,執政的國民黨在各縣市的選情都不甚理想,台北市毫無懸念地一開始就陷入大幅落後狀況;台中市長選舉得票差異越拉越大導致濁水溪防線提前崩潰失守;不但在原本預期有可能獲勝的新竹市與桃園市...
司法人權
撲馬
12 月 09,2014
【撲馬想想】阿扁、絕食與赤裸的生命
針對阿扁到底要不要放出來一事,呂秀蓮表示,如果不放出來,就要絕食抗議。 在這個悲劇當中,我們可以看見赤裸的生命。所謂赤裸的生命,是形式上有生命,但實質上已經接近死亡的個體,這個死亡指的是社會上的死亡:它沒有法律權利,沒有法律義務,而它的人權就這樣「合法」地消失了。 裸命並不是單純的生物體(zoē ),任何生命價值被合法破壞殆盡的人類,都應屬於裸命的範疇。而裸命的特色是,...
政黨政治
洪教聞
11 月 28,2014
寫在選舉前──染黑的吾鄉,彰化
這次的彰化縣長選舉,綜觀其候選人的特質,其實就是過去彰化人的社會縮影。 我們如果去檢視三位候選人的出身,特質,會發現彰化社會組成的一些特質,甚至現任縣長某部分也反映了彰化某些特質,而這些特質,其實跟彰化這十年,甚至二十年停滯不前的社會組成有關。 筆者依稀記得20年前在家父的車上,望著窗外的彰化市街景,問了家母一句個問題:「媽,20年後彰化會變成怎麼樣?」我指指窗外的街道。「...
文化研究
,
政黨政治
廣田先生
11 月 27,2014
檢視胡志強的大台中:虛華的建設、沒落的舊城、消失的歷史
戰後的台中發展,與土地重劃是密不可分的,而土地重劃也為市政府帶來了相當可觀的收入,從西元80年代開始,台中市規劃了大量的都市計畫區域,其中包含了某任市長的家族土地,進而加速,不,是火速開發都市土地,把大量的農田土地轉變成為建地,更是讓地主的財產翻倍成長。這些土地重劃與開發,都是欠缺人口評估,就強行重劃新的都市土地區域,加上,隨著公路系統的建置完善,南來北往的人們利用汽車通行,鐵路的重要性逐漸式微...
‹
…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