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國防外交
艾瑪
11 月 18,2013
【時事想想】又少了一個小朋友
甘比亞宣布與「中華民國」斷交,相關評論與斷交原因臆測頻出;馬英九堅不死心,一相情願認為與中國無關,還想挽回甘比亞的心。今日,馬英九終於拍板定案:斷交。 坦白說,「斷交」、「建交」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中,並不是一件新鮮事。 自從中華民國軍隊在1945年代表二次大戰盟軍接收台灣以後,台灣和中華民國就產生了千絲萬縷的糾葛。下方的圖表是1945年以後,中華民國的邦交國數量變化。1971年...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楊虔豪
11 月 02,2013
【首爾想想】假公共真國營的KBS「叮朴新聞」時代
上面這張圖是今年年中起的KBS晚間新聞開場進棚畫面,主播的姓名字卡都會標示「KBS 9點新聞是以閱聽眾所繳納之珍貴收視費製作而成。」 而聊到韓國的電視新聞,有個家喻戶曉的名詞叫「叮全新聞」,乍聽起來甚為有趣,實際上卻不怎麼歡樂。 這緣自80年代全斗煥前總統執政時,受軍政府操控的KBS與MBC電視台都會在9點報時後開始播送晚間新聞。8點59分的最後4秒「登─登─登─叮」進入整點...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楊虔豪
10 月 12,2013
【首爾想想】:入口網站新聞頁面轉型失敗對韓媒的巨大衝擊
相較實體報紙或電視,現在大家應該更常透過網路瀏覽新聞,而入口網站正是一般網友獲得訊息的最初媒介。近來,南韓最大入口網站NAVER在新聞頁面上做了一番革新,沒想到卻為媒體業造成衝擊。 南韓媒體數量比起台灣實在大得多。光通訊社就有三家;電視頻道有大家熟悉的老三台(KBS、MBC、SBS)及新聞頻道YTN、MBN,報紙除朝中東三報系外還有韓民族與京鄉等七家全國型早晚報、七家財經報紙及七家網路媒體...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韋誠
10 月 09,2013
「憲法一中」與美國的「一中政策」及「臺灣關係法」
近來民進黨為檢討民進黨對中政策舉行「華山會議」,在9月28日由前行政院長謝長廷先生擔任會議主席,當天會議以謝長廷先生所提出的「憲法一中」做為議會的主題,謝長廷先生試圖以所謂的「憲法一中」做為民進黨對中國政策的核心,與國民黨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互別苗頭。但是「憲法一中」是可行的對中政策嗎?當民進黨對外焦點全都集中於中國,卻忽略了當今全球霸權,也就是美國。...
政黨政治
林濁水
10 月 08,2013
【華山論劍】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兼評民共平台(下)
給可憐的馬總統一點掌聲吧。 曾刊出傳誦一時的文章〈馬英九:笨拙的總統〉的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前幾天網站又登了一篇題目看來像很不懷好意的文章〈宴會中最心不在焉的賓客〉說馬英九可能是台灣歷來最不受歡迎的民選總統之一,但是先不要笑,這篇文章其實不是要進一步奚落馬總統,而是為他抱不平,嘆息他外交做得好卻沒得到掌聲。 那麼我們就給他掌聲吧。但是為的不是因為外交做得多好。就以〈經濟學人...
環境經濟
楊虔豪
10 月 02,2013
【首爾想想】北韓: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挑戰
作為「共產主義計畫經濟最後堡壘」的北韓近來似有求變企圖。仿效中國改革開放、鬆解原先由政府所嚴控的經濟管制的導入「新經濟體系」政策的消息,昨日經由《東亞日報》獨家披露出來。 據報導稱,北韓當局將大規模下放經濟主導權給各級工廠與企業,由這些生產單位管理者自行決定交易、經營與雇用規劃,甚至可直接處理海外輸出項目。已有消息通表示,近來當局已在平壤針對各級管理人才施予建立「經濟管理改善體系」...
政黨政治
陳瑞麟
9月 27,2013
我看當前民進黨與公民社會的關係
我是一位大學教師,研究科學哲學、科技與社會、殷海光和台灣思想史。我是學運世代的人,參與過1990年三月學運,之前在黨化教育下被教育成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後來曾經經歷一次徹底的認同轉變。長期以來,我對於文化、認同和中國與台灣的歷史關係的問題有很多思考。不過,文化性的議題不是此次會議的主題,也比較沒有那麼迫切。當前較迫切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馬英九領導的保守主義的(舊)國民黨復辟五年多來,...
教育文化
新一
9月 26,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除了「萌」之外:黃色小鴨身影後的港區故事
自那隻很「萌」的黃色小鴨,從香港爆紅到台灣後,大家便引頸期盼小鴨來台現身。果然,18米高的小鴨,在中秋節當天停泊在高雄港13號光榮碼頭之後,果然吸引超過20萬的賞鴨人潮,連新聞媒體也都一片鴨鴨叫。 據說,此一和平與愛象徵的小鴨,隸屬療傷系,能透由勾起兒時回憶,掃除不快樂的陰霾以治癒人們的不開心屬實的話,那小鴨越夯,是否也就意味台灣社會不斷飆高的痛苦指數哩?!個人對此鴨,實無好惡,...
教育文化
,
文化研究
蕭瑟寡人
9月 09,2013
想想台灣文化的本質與價值
過去近十年,筆者在美國進修資工與哲學,後由學術轉入創業。經歷哲學、學術與創業等台灣父母較難接受的人生規劃後,使我結交認識許多在台灣不易接觸的多元人群。回到台北走走,讓我有了很深的領悟。 台灣是個海島國家,但是卻有錯置的大陸國家世界觀。多數海島國家以貿易航海維生,對於跨國交流應是習以為常;然而台灣卻以民族中心思想為體,自許在文化與經濟上自給自足,是種價值化的閉關思維。...
司法人權
林濁水
8 月 29,2013
【華山論劍】召開國是會議 進行憲政改造
1990年代是狂飆的年代,狂飆的並不只是街頭運動議場抗爭,還狂飆「修憲」。1991到2000十年間共飆了6次修憲,平均不到兩年就飆一次,真瘋狂。六次修憲主題是這樣: 一、1991,通過國會全面改選依據,終止萬年國會;二、1992,總統與國大代表任期改4年,監察院去民意機關化,3國會變雙國會;三丶1994,總統直選;四、1997,涷省,取消閣揆同意權;五、1999國大改為比例代表;六、...
‹
…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