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許建榮
2 月 24,2014
時代在進步,傳統文化是否也要跟著進步?
「爆竹一聲除舊歲」!春節期間,很多人都在放鞭炮(爆竹)慶祝,相信各位小朋友都可以感受到熱鬧的氣氛。爆竹,顧名思義是古代人燃燒竹節,使得竹節爆裂發出聲音,現在則是演變為有殺傷力與污染的鞭炮。爆竹可說是華人慶典特有產物,現在台灣的農曆新年、廟會甚至迎娶等場合,也都會燃放鞭炮。 (香港媒體人捍衛新聞自由。圖:網路) 在美國、澳洲的唐人街,春節都是舞龍舞獅、...
全球脈動
2 月 24,2014
【時事想想】悲喜烏克蘭,全新烏克蘭
2014年2月22日,烏克蘭此一東西邊界的國,正在經歷一個全新的震盪。 2月21日仍舊是烏克蘭總統亞努科維奇(Viktor Ianoukovitch)與反對派領袖克里欽科(Vitali Klitschko )在歐盟國家的斡旋下,簽署協議;然而,隔日2月22日,烏克蘭國會投票表決將釋放被判入監的前總理尤莉婭·季莫申科 ( Ioulia Timochenko )。...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郭篤為
1 月 30,2014
【拉美想想】巴拿馬運河擴建遇挫 無以為繼百年歷史重演
二○一三年十二月卅一日晚,俯視運河太平洋端「美洲大橋」的「運河管理局Panama Canal Authority」行政大樓三樓燈火通明。行政長官荷黑.吉哈諾Jorge Quijano和多名一級主管及幕僚下班時,地平線另一端的巴拿馬市跨年煙火已經開始劃過夜空。 貫穿大西洋與太平洋間八十公里長中美洲地峽的巴拿馬運河今年通航屆滿百年,二○○九年起正進行野心勃勃的五十二億五千萬美元〈...
教育文化
蔡亦竹
1 月 21,2014
【時事想想】捨身成仁,南榕成大!
講結論好了。王文霞所代表的成大,是一種現象。鄭南榕所代表的精神,是一個時代。 校務會議因為命名票選的結果不符合自己心裏面的政治正確,而在會中用一些生命尊重、看起來很像普世價值的犬儒理論來行威權裁決之實,想來已經很多人提過了。民主法治和言論自由這種台灣被大家拿來當成互相攻擊道具的輸入型價值,在今天的台灣,已經淪為任意發動的道德式大量破壞兵器。 今天,我們來談談精神和信仰的價值吧...
媒體觀察
李蔚
1 月 16,2014
一場媒體論壇 三齣現形記
一場「 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中國明擺著要用六點「共同倡議」操作「以民逼官」的氛圍,衝撞馬政府現行政策。這讓側身論壇的台灣公共媒體首長,公視董事長邵玉銘和中央社董事長陳國祥頓時從新聞工作者成了新聞當事人;加上文化部長龍應台。各自在公眾面前被好好的檢驗了一次! 1.龍應台 在藍營,準確的說應該是「馬陣營」中,龍應台的確是異數:她是唯一在兩岸事務上,不依靠「九二共識」...
教育文化
新一
12 月 19,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自由背包客」的感動─速記一段「高雄民主景點」小史
最近玉山社出版的《自由背包客:台灣民主景點小旅行》一書,令人無比驚豔與感動。感動的是,「主題式旅遊」(special interest tourism)風潮流行多年之後,終於有一本以全台的「民主景點」為線頭,透由旅行的駐足腳步為珠串,穿起台灣民主簡史捲軸的旅遊歷史書。此外,令人驚豔的是,這本書除了中文文字之外,更附上英文版本,讓外國人也可透由旅遊,認識與貼近這四十個曾紀錄台灣民主歷程的景點...
中國問題
李蔚
12 月 04,2013
習近平亮劍─「傻逼」還是「牛逼」?
一方面宣布在東海上空擴充「防空識別區」;一方面航空母艦遼寧號駛入南中國海演訓。中國在東海的行動驚動了美、日、韓;南海的突破讓越南、印度、菲律賓等環南海國家神經緊張。 中國同時在東海和南海「亮劍」,讓人想起美國在上世紀很長一段時間,是以「同時打贏兩場中型戰爭」做為軍事整備的目標。不過本世紀以來,美國經歷了一系列在中東的區域戰爭,已經逐漸修改了這個目標。 儘管就筆者所見,...
歷史書寫
,
主權兩岸
陳韋辰
10 月 22,2013
兩岸同屬中華民族?
馬英九在國慶演說中,指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就這句話而言,有必要進行討論與釐清。 首先必須就「中華民族」這個意義不明的政治詞彙進行闡釋。「中華民族」原是梁啟超提出,指涉對象不明,有時指稱漢族,有時指中國境內所有民族。然在〈歷史上中國民族之觀察〉(1905)一文中,確切表示「中華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實由多民族混合而成」。這代表:所謂「中華民族」,是國族(nation)而非民族(...
全球脈動
,
媒體觀察
楊虔豪
10 月 12,2013
【首爾想想】:入口網站新聞頁面轉型失敗對韓媒的巨大衝擊
相較實體報紙或電視,現在大家應該更常透過網路瀏覽新聞,而入口網站正是一般網友獲得訊息的最初媒介。近來,南韓最大入口網站NAVER在新聞頁面上做了一番革新,沒想到卻為媒體業造成衝擊。 南韓媒體數量比起台灣實在大得多。光通訊社就有三家;電視頻道有大家熟悉的老三台(KBS、MBC、SBS)及新聞頻道YTN、MBN,報紙除朝中東三報系外還有韓民族與京鄉等七家全國型早晚報、七家財經報紙及七家網路媒體...
主權兩岸
洪榮一
10 月 12,2013
房裡的大象:台灣的戰略重要性
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前任處長司徒文 ( William A. Stanton) 2013年10月11日在台北以〈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 (The Strategic Significance of Taiwan)〉為題發表公開演說。 除了耳熟能詳的經濟發展與民主轉型,司徒文由地緣戰略 (Geo-strategy) 的視角再出發,針對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間的特殊戰略位置,重新描繪了「...
‹
…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