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林致華
8 月 23,2012
選擇恥辱無法帶來和平
2008年馬政府一上任就推活路外交,並宣稱所謂的活路外交可以帶來兩岸和平;然而若仔細觀察這四年來中共的兩岸政策,即可發現中共並未放棄併吞台灣的野心企圖,只是手法更加細膩,使人不易察覺其真正企圖罷了。 所謂的活路外交,應是指台灣與中國大陸在國際上至少互不排擠,然而實際上中共迄今並未放棄繼續打壓台灣的作法,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倫敦奧運期間,中共施壓英國政府,使其撤下位於倫敦攝政街的中華民國國旗,...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新一
8 月 22,2012
【時事想想】翻開林益世的黑色筆記本
屢創新低的台灣司法信任度,幾乎形同破產。不僅政治性案件,常啟人司法有藍綠差別心的疑竇,縱連一般的司法案件,恐龍法官或檢察官,往往更令人不敢恭維,懷疑司法人員的社會常識與智商。 不論如何,台灣崩壞的司法,實是到了若不再造,已不足以扮演停紛止爭的仲裁角色,並從仲裁過程中建構一套足以讓社會信服的正義標準,而讓社會秩序得以維持。邇近,沸沸揚揚的林益世貪污索賄案中,林本人藉勢藉端的勒索言語,...
中國問題
王丹
8 月 21,2012
民主發展與經濟繁榮
有人說,中國在經濟上的繁榮穩定,終將會導致民主政治的確立。但是事實會說話: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已經超過四分之一個世紀,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民主化進程不僅沒有開始,反而越來越目標模糊,沒有規劃。這如何解釋呢? 我認為,現在的中國,一方面,我們看到經濟增長,外資湧入,消費繁榮;但是同時也要看到,國有資產流失,內需動力斷層,城鄉差距擴大,貧富分化嚴重,生態環境惡化。導致這樣的並存的原因就是政治,社會...
教育文化
劉承賢
8 月 21,2012
普魯普魯姆遊記
年初,利用假期到一個名為「普魯普魯姆」(Vulu-vulum)的小國旅行(以下稱「普國」),普國除了一些過度開發及工業化所造成的污染及破壞之外,基本上仍是很怡人的。 撇下景緻,這篇遊記打算專注在普國最特別的地方,諸位知道嗎?!在不到四萬平方公裡的國土上,普國設立了好幾個語言區,在各個語言區裡,路標及招牌等公共標誌都是雙語的,各別語言區裡的行政用語、以及公私立學校的主要教學用語,...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李中志
8 月 20,2012
舊國旗下的新國族
中國打壓台灣的國際空間還算新聞嗎?哪一次不是刀刀見骨,欲置台灣於死地?這次倫敦奧管到民間商店掛的萬國旗,只能算中國小鼻子小眼睛, 在我國的外交潰敗史上,實在連擦破皮都不算,最多就是戳破馬總統的和解神話。但台灣的政壇是一灘鯊魚池,只要有一滴血,藍綠的鯊魚就激動興奮到不行。果不其然,兩三星期以來,藍綠各取所需,慫恿輿論,朝對方狂咬不已。 活在這鯊魚池裡,無感於庶民百姓的喜怒哀樂,...
全球脈動
林育立
8 月 18,2012
下次不要再跟團了,好嗎?
老同事的寶貝女兒和兒子跟團到柏林觀光,對德國的社會和歷史很感興趣,說想跟我聊聊。三十歲的人生不知不覺走到盡頭,身為自由記者連飯碗都顧不好,能給小我整整十歲的年輕世代什麼啟發啊?禁不住細看年輕人迷惘眼神的衝動,我還是答應了。 坐在旅館大廳的沙發椅,一開始兩人都沈默不語,沒多久這對害羞的兄妹覺得我可以信任,開始分享對德國的第一印象,「草地上有這麼多年輕人躺著曬太陽,日子過得好像很悠閒,...
文化研究
,
主權兩岸
周清月
8 月 17,2012
兩岸三地愛拜神
我生於台中,長於台北,目前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曾在北京,上海與香港居住,達十多年之久。我一直認為,在海峽兩岸三地的各種問題上,比較容易達到共識的,可能是有關拜神的習俗。 我不是什麼宗教專家,但是多年來對宗教一直非常感興趣,喜歡閱讀有關宗教的書,也喜歡去教堂,寺廟,或清真寺。對自己的這種「嗜好」,我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去年在臺北過年,陪好友去算命。那位鐵嘴看著我進門,自動(而且免費)地跟我說...
司法人權
,
政黨政治
張雁翔
8 月 17,2012
林益世會不會成為李慶安第二?--談林益世貪瀆案的法律問題
2012年的6月27日,壹週刊大幅報導了行政院秘書長林益世在2009年擔任任立法委員期間,收受廠商陳啟祥6300萬元賄款,並於2012年再次索賄8300萬元。這個案子不但終結了林益世的政治生命,也讓以清廉自居的馬政府徹底破功。 林案雖然還在偵查階段,但是媒體分析林案有可能大案小辦。此案雖然暫時退出媒體焦點,但相關法律爭議還是值得探討分析。 陳啟祥算不算自首?...
中國問題
袁載俊
8 月 15,2012
謎團:他們如何成為國家領袖?
中國高層的人事變化,外界相當關注。但是,從學術的角度而言,研究中國的精英政治,尤其是中共高層的人事變動,基本上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原因之一,在於研究對象的發展變化並不遵循公開且穩定的規則。第二個原因是,所有相關信息在官方公佈之前都是高度封鎖的「國家機密」。 為什麼是這樣?通過觀察中國的整體政治結構並追溯政治權力的來源,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在中國的一黨體制中,...
媒體觀察
,
中國問題
盧峯
8 月 15,2012
香港傳媒將面對十年大變
話語權是現代政治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政黨政客必爭之地。不管專制政權或民主政府都不可能單倚靠赤裸裸的暴力管治,都必須得到人民一定的認可與接納,不然將寸步難行。 另一方面,話語權也是爭逐政權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話語權可以設定政治議程,可以為自己塗脂抹粉,可以抹黑政敵,可以轉移視線,還可以合縱連橫搞分化。 在政治變動的關鍵時刻,話語權更是兵家必爭之地,政變領袖固然第一時間搶佔電視台,...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