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新一
9月 01,2012
讓我們重新補課(下)
如果對台灣戰後政經發展有一定理解,當知尋求專家成立NCC,並企圖建構一套台灣媒體產業與市場的好治理,根本是緣木求魚。畢竟,NCC作為獨立機關只是名義上,惡質的政黨政治從一開始便按政黨比例提名企圖染指,雖然後來NCC委員改由閣揆提名並經國會審查,但政黨政治染指的手便從來沒有離開過,畢竟NCC委員的產生方式便已經注定其獨立性之不可得。 儘管,台灣傳播學者也曾提出媒體公共化作為台灣媒體改造運動,...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邱家宜
8 月 31,2012
901反媒體壟斷,新聞工作者站出來
由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所發起的「你好大、我不怕,901反媒體壟斷」大遊行,在台灣爭取言論自由、新聞媒體專業自主的歷史上,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過往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所有的權利都必須奮鬥爭取,具有公共知識份子自覺的新聞記者,面對政治力控制前腳才剛走,廣告業務取向、媒體集中化、置入性行銷的經濟力控制後腳又到,甚至政治與經濟不時聯手夾擊,讓新聞工作基本操守與核心價值面臨全面威脅與打擊的狀況,...
歷史書寫
,
媒體觀察
新一
8 月 31,2012
讓我們重新補課(中)
1990年代的台灣政經與社會轉型,便以一種皆大歡喜的「轉型公平」(transitional fairness),而非「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為主要路徑表現。畢竟,前者只要把國民黨以政府為名進行所各種的干預給阻止,並重新委由「市場競爭」此一公平的遊戲規則即可,但後者卻牽涉到真相、真相重建後的清理,以及據此清理重整過程中建立一套新的正義觀與標準。 有「轉型公平...
8 月 30,2012
test4
tes5
媒體觀察
,
主權兩岸
新一
8 月 29,2012
讓我們重新補課(上)
我一直相信,怎麼思考過去與現狀,也就決定了我們要一個甚麼樣的未來。 種菜瓜當然生菜瓜 2005年,扁政府通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即是想透由仿效「美國的聯邦通信委員會」此一獨立機關的設立,進行台灣崩壞的媒體產業與市場的再造功課。原本,期待NCC的專家與專業組成,透由獨立監察作業,不僅可免除過往政府可經由新聞局對媒體進行介入之弊,同時更期待由專家組成的NCC,...
中國問題
盧斯達
8 月 29,2012
「送禮」送出一個「反共基地」?
中共高層的人事變動,從來都顯得高深莫測。但是北京高層變天,對香港的販夫走卒、或大小學生如我等,竟也無法忽視。因為中共自從非零三年與香港簽訂CEPA之後,已全面介入香港的政經大小事務。莫說各種自由的張弛,就是港府的民生經濟政策方向,大概也會先由中方審定批駁,以免香港政局再為中共「添煩添亂」。 既然中共對香港的介入已然極深,則其高層換屆,對於香港的政經局面,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決定性的戰役,...
全球脈動
,
中國問題
周清月
8 月 28,2012
加拿大的中國間諜疑雲
中國的間諜,假扮記者,在加拿大蒐集情報?他們監視來訪的西藏領袖達賴喇嘛,並且還使用美人計?這是最近在加拿大的電視,報紙與雜誌,非常熱門的題材,比看007電影還要過癮。讓一向平靜如死水的加拿大,總算有了一點兒難得的刺激。 最近,加拿大的新聞界高頻率地報導,中國政府透過其御用新華社,秘密偵察並蒐集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訪問渥太華的行蹤。 有些報導更似有似無地指出,中國政府也利用其外派記者,...
教育文化
,
環境經濟
,
社會安全
詹益鑑
8 月 27,2012
人才養成新契機:認養實習制度!
人才這個議題,近來持續發燒。而我認為,無論是產業缺人才還是人才缺舞台,在產學之間,需要推動新型態而有效的實習制度,才能真正解決人才問題。但是,完善的實習制度該怎麼推動呢? 我的方案是:讓政府與大公司共同認養新創公司的實習機會,讓學生在學期間分別在大公司與小公司實習;這將有效解決「產業、學生、家長、學校與政府」的各自需求與共同問題。 為什麼實習制度要這樣設計?「認養」真的能解決問題嗎...
國防外交
,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盧峯
8 月 27,2012
保釣熱潮來得快退得更快
幾個香港保釣人士成功登島引發中日外交爭議後,有電視台做了一個民意調查,其中一個問題是:你會否因保釣罷買日貨?有人答不會,少數人答會,還有超過七成受訪者選「你是傻了嗎!」。 問卷設計人提出這個選項,當然有點開玩笑的意味,但大半受訪者選了個滿帶不屑的答案,這清楚反映:香港人不認同非理性的抗爭行動,也沒有被民族主義或愛國主義蒙蔽。 更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社會對保釣行動、保釣人士的支持來得快,...
文化研究
,
中國問題
廖品嵐
8 月 25,2012
出差上海
過去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時常需要飛到中國去幫客戶查帳、盤點。年末的上海郊區已經很冷,零下兩度的樣子。在廠區穿來穿去,作業員說他也好些天沒休假了。客戶接的多是蘋果的單,在車間裡(生產單位的作業區域),看到一塊鋁板怎麼變成一片薄薄的雕著蘋果標誌的殼。 好多年輕的臉孔。 前些日子有一則新聞,一個大學畢業的作業員描述廠裡的生活如何消磨人的意志。現場看著他們反覆的做一樣的細小的毫無意義的動作,...
‹
…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