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熱門
全球脈動
Demon
6 月 12,2016
【荷事生非】框架越少發揮越多的兒童遊戲場設計
2015年底,台北市為市內各公園水泥溜滑梯的去留傷透了腦筋。站在公共安全的角度,不符合安全使用規範的遊戲設備確實需要汰舊換新;然而,較今日到處可見無限量複製的彩色塑膠滑梯,早期的磨石子或水泥溜滑梯又別有一番風情,並兼具時代意義。先放下安全議題不談,本文要帶大家來回顧荷蘭國寶建築師Aldo van Eyck作為空間規劃者,在二戰之後如何成為阿姆斯特丹七百多座兒童遊戲場的設計者,...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余杰
1 月 24,2016
帝吧的「小粉紅」們是怎樣煉成的?
中國百度「帝吧」的數萬成員翻牆「遠征」蔡英文的臉書,也順帶攻擊諸多台灣媒體和政治人物的臉書。因為對台灣極度無知,卻又「無知者無畏」,硝煙瀰漫中,他們甚至誤中了某些國民黨的名流。比如,他們將剛剛落選的國民黨立委蔡正元當作蔡英文的弟弟,咒罵其長相太醜。一直以來奉馬英九和習近平之命,在立法院忠心耿耿地推動《兩岸服貿協議》的蔡前立委,倘若看到這樣的臭罵,情何以堪? 這些遠征軍以「小粉紅」...
政黨政治
,
主權兩岸
蔡榮裕
1 月 23,2016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牽掛多少認同的困境?
「沒有一個人必須為他們的認同道歉」,這是蔡英文在總統選舉後的勝選感言裡,一句有力量的語詞。但是我想要問,如果有某些認同是潛在地認同暴力者呢? 尤其是台灣這塊飽受外來侵擾的土地,我很難假設有一方選舉贏了,大家投票決定了一些事後,各種解讀的儀式行為裡,就已經排除了國民黨在台灣歷史裡,自始以來各式統治讓人心理驚恐的舉動。雖然要去經驗對於威脅者的「認同」,這種認同隱含不自覺地出現仿同行為的現象,...
中國問題
寇謐將(J Michael Cole)
9月 04,2015
中國的「抗戰勝利紀念日」閱兵:令人憂慮的信號
在中距離核彈頭、戰鬥機、長程轟炸機、火箭發射器、戰車、攻擊直升機,以及70,000隻白鴿和無數氣球從天安門廣場撤收完畢之後,我們恐怕得捫心自問,今天這場武力展演(註1)究竟是為了甚麼?以及同樣重要的問題:又是衝著誰來的? 就字面意義來說,這場閱兵是為了紀念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以及中國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發揮的作用而舉行的;儘管這作用絕非毫無爭議,...
全球脈動
許仁碩
1 月 13,2015
當鎮暴警察進入京大校園:日本新左翼學運社團的實況
日前蘋果日報報導了大阪府警出動機動隊(鎮暴警察),大陣仗搜索一名京大新左翼學運社團學生的宿舍,並在網路上引起了許多台灣運動者的驚呼。事實上,現在日本警察入校搜索甚至抓人並非罕見,根據日本學者富永京子的統計,從2005-2012年間抗爭者最常被逮捕的場所就是大學校園,而案由則是以侵入住居居首。實際的操作則大抵是由大學校方報案侵入住居,再由警察入校將抗爭的學生逮捕,進而以侵入住居罪(妨害公務也常用)...
司法人權
陳清泉
1 月 05,2015
死刑存廢:從美國小喬治案70年後翻案看起
美國一椿謀殺案,涉嫌人雖已在70年前執行死刑,最近法院翻案還其清白,亡者已矣,死刑存廢的「正義」論戰未歇。 1944年3月23日,年僅14歲的小喬治(George Stinney)以一級謀殺罪被控殺害兩名少女後棄屍,法院審理不到三小時,經陪審團10分鐘的討論,當場宣判死刑。南卡羅萊納州長歐林.江士頓(Olin Johnston)在1944年6月16日簽發執行令,以電椅方式處決,...
政黨政治
徐子軒
12 月 19,2014
「藍」天過後的台中關係
九合一大選剛結束,執政的國民黨面臨重挫。除了受馬英九政府的執政不利拖累外,大部份媒體與分析者都以其親中路線做為討論重點。但這畢竟是地方選舉,是否代表台灣人民已經否定國民黨的兩岸政策還需觀察,不過,在這次選舉後,台灣內部確實出現了一些對於中國因素的調整與反思,主要是在準執政黨的民進黨,以及本次素人參政大獲全勝的柯文哲,前者北京早有準備,可以說在風險可控的範圍,但後者的突然崛起,...
環境經濟
邱銘哲
8 月 12,2014
【政策想想】 沒有核電,台灣也不缺電:破解馬政府的「製造缺電」伎倆
這兩年夏天大概是台電公關媒體人員最忙的季節,只要天氣炎熱,台電就會盡責的「提醒」國人用電量飆高、供電吃緊,明後年可能會缺限電。今年也不例外。在七月中旬天氣炎熱那幾天,各大媒體紛紛報導「用電量新高台電備轉容量率創5年新低」、「若缺電台電:大戶、工業先限電」、「台電:明年供電更吃緊」,甚至連「發電機組中暑導致發電功率下降」的說法都出現了。台電這些動作,都指向一件事:如果新的電源開發方案無法落實,...
教育文化
翁稷安
12 月 13,2013
不要再說「鬼島」
對於「鬼島」一詞,本來並不想多說什麼,流行詞彙自有其壽命週期,面對不喜愛的詞彙,最簡單的應對方式便是放任它自然死亡,發表太多見解,意義不大,因為流行浪潮本來就不是少數個人能夠阻擋,更何況也許在數年後,連該字詞本身都需經過一番學術考古才能被理解,附著過多議論,只是徒惹塵埃。另一方面,一樣事物要延續流行,最好的方式便是成為爭論的焦點,聚集的目光越多,就能讓那十五分鐘得到殘喘茍延,...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7 月 03,2013
可以做「政治動物」,不要做「政治蝙蝠」——謝長廷香港行現場觀察三之一
由謝長廷主持的維新基金會,六月二十九、三十日在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協辦」下,在香港舉辦了一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謝長廷會前、會中的幾次發言中,不只一次把這場會議和一九九二年兩岸海基、海協會的「香港會談」類比,深信維新基金會和中國社科院台研所的這場研討會,必定如同達成「九二共識」的兩會香港會談一樣足以名留青史。 是什麼樣的比可性,...
‹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