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文化研究
,
環境經濟
劉克襄
2 月 21,2013
我要5號,不要6號咖啡
晚近幾年連鎖咖啡熱賣,幾乎所有超商都投入這一商機龐大的市場。但咖啡杯蓋的問題則讓我看到一些小小變化,有很鼓舞人心的,也有讓人繼續不安的發展。 好事如賣UCC咖啡的,黑色杯蓋寫著5號,上面清楚註明耐熱可以達120℃,我甚感驚喜。根據該公司公關的告知,去年十月他們即逐次更換了。另外,還有一家Let's Caf'e,發現原有材質的適應性不佳,半年前也從善如流。沒多久,我去另一家Hi-Caf'...
財政金融
以手
2 月 21,2013
從階級矛盾走向階級治理的年金改革之後
近來,「年金改革」成為新聞與街頭巷尾的談論重點,此次改革包含軍公教與勞工兩個部分,兩者的核心價值並不相同,前者所關注的是「階級正義」,後者追求的是「跨世代正義」。然而改革的導火線還包括政府公務系統的無效率和不被信任,因此,年金改革與其說是台灣內部對於社會永續的自省與政治行動,還不如說是面臨全球化危機下的修正。 台灣是海島國家,與全球接軌當然重要,但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核心價值和路線來面對全球?...
社會安全
鄧宇佑
2 月 20,2013
當社會停止思考的時候,我們還保有理性嗎?
近年,每當台灣社會出現任何謂之「冷血」或「快樂犯」等殺人事件時,廢死的議題便會再次湧現。同時,屬於社會大眾聲音的「反廢死」之一方,也會站出來,大聲斥責廢死是對被害者的再傷害、間接鼓勵犯罪等。在此,我將不會針對廢死或反廢死的任何一方提出贊同或支持,因為這是一個標準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議題。 原因係,死刑對犯罪的嚇阻效果,因為牽涉過於龐大的社會母體且難以量化,...
司法人權
李柏昇
2 月 16,2013
虐童輕判?——死刑所掩蓋的事實
去年底,法務部在2013年前趕工簽核了6個死刑令,讓2012年的死刑執行不至於掛了個難看的0,畢竟曾勇夫部長的上任與他大無畏的簽核死刑案是密切相關的。而前不久,最高法院決議死刑犯再三審之後一定要量刑辯論,不可以直接「惡行重大,應與社會永久隔離」這樣兩句話打發掉。這項新的措施應該是針對已經內國法化的兩公約而來,不過兩公約提供原則性的誡命,也很難直接推導出死刑不得執行,至多只是死刑必須要謹慎而已...
全球脈動
杜弘毅
2 月 15,2013
我吃雞腿你喝湯:童工的情人節
今天是大年初五,也是西方的情人節。想必一談到西方的情人節典故,大部分的人都會先想到羅馬時期的瓦倫丁 (Valentine) 教士殉道,或古希臘的牧神潘與愛神阿佛迪特的傳說。或許,這次我們可以從西非象牙海岸(Côte d'Ivoire)的男孩菲力講起。 在大太陽底下,當其他國家的孩童都在學校上學,吃豐盛的午餐,下課回家玩電動的時候,菲力正用他不結實的雙手剝著可可豆,...
全球脈動
董思齊
2 月 13,2013
北韓「核子試爆」對朴槿惠的影響與挑戰
一如眾所預期,北韓(朝鮮)於本日(2/12)上午11時57分,在其位於咸鏡北道吉州郡豐溪里的核子試爆場,進行了第三次的核子試爆。這是繼去年十二月中旬發射長距離火箭之後,北韓再一次強硬的軍事行動。 許多觀察家指出,北韓這個回應聯合國制裁的核試驗,之所以會選在李明博政府卸任與朴槿惠上台之前執行,不但有警告朴槿惠上台之後必須更注意其對北政策之意,並且也是對南韓羅老號火箭的試射成功,...
司法人權
連若馨
2 月 12,2013
城市的輓歌——華光社區啓示錄(下)
(從頭讀起:〈城市的輓歌——華光社區啟示錄(上)〉) 華光社區,被依法剝奪的居住正義 如同高氏夫婦一樣,許多人因為沒有能力搬離現住的華光社區,存款帳戶被政府凍結,不當得利、土地使用補償持續累加,生活和居住面臨嚴重困境;更有些家戶,老人年金無法領取,兒女每月薪水被扣繳1/3。他們眼前只有兩條路:繼續住在華光,繼續過著收入不足以養活一家大小的生活;或是搬離,...
司法人權
連若馨
2 月 12,2013
城市的輓歌——華光社區啓示錄(上)
華光社區,誰的世界即將分崩離析 「早上,戈勒各爾‧薩摩札從朦朧的睡夢中醒來,發現自己躺在床上,變成了大甲蟲。」 ──Franz Kafka 坐落在繁榮的台北市中正區,矮屋底下有一對夫婦這樣生活著:一個因糖尿病腳趾截肢,沒有行動能力、長期需要洗腎的老先生,以及,一個必須照顧丈夫、服侍起居而分身乏術的老太太。幾十年的年歲過去,僅僅靠著退休金維生,他們過著清貧卻也知足的日子,...
全球脈動
飛米
2 月 09,2013
瑞典遊筆(下):華人。流離。瑞典
「你們從哪裡來啊?」高瘦的壽司店老闆問著 「台灣。」我簡短的應答著, 「台灣來這裡很遠喔!」 「我們暫時住在倫敦,是從倫敦來的。」我試圖解釋,「今天跨年夜好多餐廳都提早關店,還好你們有開。」「是呀,我們原本要關店了,大家都去跨年,沒什麼客人;但是有個客人打電話來,說七點要來吃壽司,叫我們等他。」 就這樣打開了話匣子⋯⋯...
全球脈動
飛米
2 月 09,2013
瑞典遊筆(上):瑞典。食。壽司
在斯德哥爾摩跨年夜歡樂的氣氛中,因「食」與華人有了短暫的際遇,有幸收集跨國遷移的田野故事;其中的曲折離奇悲歡離合,令人百味雜陳與印象深刻,在一路的旅途上不斷的衝盪著腦海。先從故事的楔子-每天生活必經歷的「吃」開始吧! 斯德哥爾摩是瑞典首都,我們對瑞典傳統飲食的熟悉多半來自──臺灣IKEA賣得傳統瑞典肉丸Köttbullar;以肉丸子店為招牌的並不常見,...
‹
…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