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林凱衡
4 月 07,2013
分流與整合,兩種教育理念之爭
十二年國教上路在即,擔憂高職弱化的聲音再起,要理解這些論辯聲音,就要理解過去台灣高中職雙軌系統之間的競爭與消長。 這些政策過程背後分別有不同的理念(idea)作為正當性的論述基礎,本文試圖簡單地勾勒出強調分流與專業的技職教育理念,以及以整合共同科目為主的人本教育理念,上述不同的教育理念內涵構成了至今台灣教育政策基本論辯圖像。 台灣的技職教育,從日治到戰後,一直都具有高度的國家性格,...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藍弋丰
4 月 06,2013
五分鐘瞭解液態天然氣成本
「不要再胡吹液態天然氣的運費成本了,又不是運到外星去。」有人這麼說。 此話怎講?且先賣個關子。首先,讓我們對液態天然氣,英文簡稱LNG,也有人寫成NGL──的基本成本構造常識有個了解。 天然氣,顧名思義,本來是氣體,氣體只能用管線輸送,如果要跨洋運輸,那就得先將它以低溫高壓液化,成為液態天然氣,才能裝上船,運到目的地。台灣不產天然氣,又四面環海,所以自然都得進口液態天然氣,...
全球脈動
董恒秀
4 月 04,2013
伊拉克戰爭對台灣有何影響?
伊拉克戰爭十周年,出兵攻打的美國顯然是最大輸家,灰頭土臉地在2011年12月全面撤軍。是怎樣的嚴重失誤導致美軍陷入泥沼,損失慘重,除了讓海珊倒台外,可說無功而返? 2003年3月20日美國出兵攻打伊拉克前,時任英文台北時報副總編的艾頓(Laurence Eyton)寫了一篇名為〈伊拉克戰爭的啟示〉,由我翻譯成中文,3月12日在台灣日報的艾頓專欄刊出。...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陳清泉
4 月 04,2013
平壤廢約對台灣的啟示
東北亞地緣政治板塊,因著北韓片面宣布《朝鮮停戰協定》失效而鬆動,朝鮮半島緊張情勢進入「準戰爭」階段。 朴謹惠就職後的兩韓政策仍舊依賴美國提供核子保護傘,而北韓以片面宣布取消和平協議,反擊聯合國安理會制裁案,朝鮮半島隨即籠罩在戰爭之霧中,第二次韓戰的風暴如影隨形。 習近平即將於三月中旬接任中國國家主席,為回應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政策,同時穩住軍方勢力,鞏固領導人地位,...
政黨政治
李中志
4 月 02,2013
「超越藍綠」不是「不藍不綠 」
美國雷根總統被刺負傷急救,上手術檯前不改英雄本色,幽默地向主治醫師說:「希望你們都是共和黨人。」不巧的是,主治醫師剛好為民主黨員,但他回答:「總統先生,今天我們都是共和黨人。」這則故事後來被廣為流傳,在民主深厚的歐美,它只是用來讚美雷根幽默的插曲,但 在新興民主國家,甚至在極權國家,它往往被擴大解釋為「不分黨派,一心為國。」 放在我國的政治脈絡裡,那就是「超越藍綠,一心愛台」。當然,...
財政金融
遠望
4 月 01,2013
愚人節,歡迎台港澳進軍中國股市賭場!
4月1日起,中國將放寬在中國境內工作與生活的台港澳居民開立A股證券帳戶的限制;中國境內的台港澳居民,可憑有效證件開設A股帳戶,合法投資中國證券市場。 根據中國媒體引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大概有45萬台港澳居民居住在中國境內,「不少境內港、澳、台居民有合法人民幣收入,有參與證券投資的願望」,是中國允許他們直接開立A股帳戶的主因。 毋庸諱言,在天安門事件後的政治嚴冬裡,...
環境經濟
,
全球脈動
藍弋丰
3 月 30,2013
奇異最近都在搞些什麼飛機?
最近核四停建聲浪高漲,果然就有新聞報導,不跟奇異做生意會破壞台美關係,甚至影響國安,搞得國安局出面否認。老實說,奇異賣的東西包山包海,就算是向美國「買保險」,我們難道不能開出綠能採購單嗎? 奇異產品有太陽能電池、有倫敦眼大的風機;杜拜鋁業請奇異升級燃氣渦輪,德國與奈及利亞啤酒廠跟奇異合作生質天然氣發電,柬埔寨碾米廠也裝生質天然氣發電,越南請奇異改善輸配網路骨幹,...
司法人權
江昺崙
3 月 30,2013
落草正義─違建、拆遷、華光(下)
龍應台曾經撰寫《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以這些流亡離散的故事賺了許多版稅,但當上文化部大官的龍應台,卻在華光社區議題上置若罔聞,他訴說著一段段慘白歷史,卻無視更現實、更殘酷的那些──二度離散流亡的外省移民社區。 真實的大江大海浪潮卻還沒停歇,華光社區被法務部判定違建戶,居民不但必須搬離,還會被判處侵佔國土的「不當得利」。 這些「違法亂紀」的居民背後,事實上是充滿過去台灣歷史的衝突與悲哀,...
司法人權
江昺崙
3 月 30,2013
落草正義─違建、拆遷、華光(上)
法律不屬於我們 3月27日早晨,華光社區因抗拒拆遷而發生激烈的衝突事件。國家以法律之名,無視在場上百名抵抗的居民與學生,指派怪手和警察以暴力手段強拆社區「違建」。 但什麼是違建?又什麼是合法?法律到底是誰制訂的? 還記得馬黑坡事件裡,賽德克族人為何要攻擊日本人嗎?日本人雖然帶來了國家、律法,但卻也壓迫到賽德克人的生存空間與認同,...
司法人權
李秉芳
3 月 30,2013
華光,臺北將失去的光
從華光社區離開,拖著沒什麼知覺的小腿走了好遠去搭公車。 在群眾數個小時不間斷地大喊「反迫遷,要安置!」的同時,重重媒體包圍注視下,警察和工人從二樓的窗戶裡拖出最後一群聲援者,將他們一個個拉下屋頂,怪手和吊車就在旁邊轟隆隆發出巨響準備施工,還留在現場的記者在屋頂上用筆電寫稿,攝影大哥們卡住位子拍攝那些受傷哭泣的學生,上百名警察排成人牆,將工地團團圍住,形成一道比施工鐵籬還堅固的防線。...
‹
…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