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鄭清鴻
3 月 21,2016
一份難倒自己的書單:師大人文經典閱讀的三大失格
近日,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為提昇國人『人文素養』,並推廣閱讀習慣」,特地舉辦「2016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讓有意願的學校師生自由報名參加。會考開出指定閱讀書單,並欲仿照網路上熱議的「法國高中畢業會考」的哲學考題模式,分個人組以申論題答辯的方式進行競賽,以及團體組繳交書面報告與成果報告綜合演示進行評比。活動原本立意良善,卻不料經典書單不但引起各方對於高中生能否閱讀、理解經典的爭論,同時,...
社會安全
梁志鳴
3 月 21,2016
規劃長照財源請思考風險獨立性
筆者日前撰寫〈全民健保改革:你還執著於保險/福利之爭嗎?〉一文,文中提到區分全民健保是保險或福利,在21世紀的今天已日益缺乏實益。兩者間的真正差異,也早已不再是醫界普遍認為的個人保費應與給付內容之間建立連動關係,而是在於稅收來源的不同,可能會導致經手的行政機關和程序有所差異,進而使某些重要的醫療決策產生不同結果。之後,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顏維婷亦於3月12日撰文指出,...
全球脈動
劉威良
3 月 19,2016
化難民危機為轉機
這幾天我陪伴來自敘利亞的難民去勞工局找工作,德國為難民勞工的服務效率,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也看到德國在這一波難民潮中,因為國家有效率的安置,將讓這波年輕勞力成為未來的強大的生產力。 我陪伴前去的難民,敘利亞人,男性,28 歲。很有工作意願。他來一年半了,已經會簡單基礎的德文。他想再多學點德文,做個職訓,趕快工作。過去,他曾在黎巴嫩紡織業工作六年,大學在黎巴嫩念了法律兩年中斷。...
全球脈動
張智程
3 月 19,2016
【京都想想】 重新思考邦交國數在台灣外交政策上的意義
中國與甘比亞的建交,似乎宣告了馬政權八年來台、中短暫外交休兵時期正式閉幕,中國奪取台灣剩餘的邦交國,看似已經成為民進黨新政權上任後必然到來的劇本,值此之際,我們應該重新思考邦交國數在台灣外交政策上的實質意義。 今天台灣的外交工作內容幾乎可以硬生生地切成兩大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跟其他正常國家的外交工作一樣,外交工作的內容在於與本國利害關係息息相關的週邊國家以及大國進行各種外交上合縱連橫的角力,...
社會安全
余曉嵐
3 月 18,2016
從維冠大樓倒塌到《建築法》修正案之我見
台南維冠大樓於地震中倒塌後,建築安全成為公共論壇上的熱門議題。有人提出修改建築法與增加施工期間第三方查核等等建議,以筆者從業20年來之經驗判斷,恐有不當之處;加上部份技師、媒體名嘴也不分青紅皂白的亂說一通,令建築師業界深感困擾。在此整理小小心得,供先進與各界參考。 首先從《建築法》根本談起,《建築法》第一條已有明示:為維護建築管理之目的,增進公共安全、公共交通、公共衛生及市容觀瞻,所以特定...
主權兩岸
陳虹百
3 月 17,2016
在學運遇見藝術:寫在太陽花運動兩週年
那一天拐進青島東路,太陽已經偏西,棧板與學生的帳棚仍在,舞台上的人聲嘶力竭、口沫橫飛。2014年春天,台灣學生為了反對黑箱服貿協議,攻佔立法院,進行前後長達二十四天的抗爭──太陽花學運。 走過濟南路的賤民解放區,吸引我目光的,卻是一旁的行為藝術表演:在瓦楞紙做的「自由經濟島號」船上,貼有「趕快簽老闆賺大$」、「富人稅下降、GDP上漲」、「美國萊克多巴胺」等標語,表演者右手高舉蓄勢待發,...
司法人權
全面真軍
3 月 17,2016
看到真相,帶來和解──白色恐怖史料是否可能全面公開?
日前因憲兵查緝白色恐怖相關史料事件,讓「憲兵作為司法警察是否合理」以及「同意搜索之合理性」成為焦點議題。全面真軍也曾經從法律專業切入此議題討論。而在政論節目《正晶限時批》探討此事時,更是上演了一場「史料移轉」的突發狀況。姑且不論政論節目綜藝化、史料保存及解讀的專業性等等的問題,筆者今天想從另一個角度切入,跟大家討論:二二八、白色恐怖、甚至是美麗島事件等威權時代的政治案件相關資料,...
政黨政治
漂流木
3 月 17,2016
【時事想想】 罵「扁團隊回來了」,根本是酸葡萄心態
蔡英文公布林全為未來閣揆的新人事後,陸續又浮現一些部會的人事傳聞。國民黨有心人士批評,這些名單都是「扁政府人馬」,「扁團隊又回來了」。暗指扁政府所有的過錯、問題,未來蔡政府恐將重蹈覆轍。 這種說法,不只毫無根據、毫不負責,充滿酸葡萄心態,更完全忽略了過去八年來,民進黨為執政所做的準備工作。 要執政,首重「人」。人,絕非只關注檯面上的政務官,檯面下、中高階以降的執行者,...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怡秀
3 月 16,2016
【日本想想】 沒人理的寒暑假作業 小阿宅作出驚人成果
正在就讀國中的西川君舉辦了一場博物館展覽,小學六年級的山本君出了第一本書,書的內容從168件文具開始談起,而這些,竟然都「只是」他們的寒暑假作業。這項可自由訂定題目的「自由研究」,讓他們名正言順深入「玩」興趣,爸媽也跟著一起作陪動腦筋,誰說熱中喜好就是不務「正業」呢? 先從西川君的故事開始說起吧。西川充希在日本三重縣就讀國一,最喜歡昆蟲,觀察、採集、製作昆蟲標本是他的最大嗜好。...
政黨政治
陳昱齊
3 月 15,2016
全民討黨產,能不一起討「黨案」嗎?
最近有兩件事很熱門,第一是討黨產、第二是搶救史料,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議題,事實上存在重要的關連性。討黨產,一般多半關注「有形資產」,那些算得出「價錢」的土地、建物等等;搶救史料的議題,外界都將焦點鎖定在從政府機關內外流到民間的檔案資料,著重在「政府機關」身上。但其實兩者可以合起來看,也就是討黨產的同時也可以搶救史料,搶救史料的同時也能幫助討黨產。這聽起來有點繞口,不過若是將兩者放到過去「黨國不分...
‹
…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