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政策想想
政策想想
全球脈動
吳尚書
7 月 10,2020
【南洋想想】荷西‧黎剎級巡防艦:菲律賓海軍現代化的理想與現實
至少從1970年代以來,菲律賓海軍就一直落後於其他東南亞國家,更遑論其他海上強權。由於依賴美軍退役船艦加上高度關注內部的戡亂作戰,菲國海軍沒有反艦與防空飛彈以及反潛魚雷,實質上僅有巡邏加上兩棲運輸的功能。故當美國於2011年起提供退役的漢米爾頓級(Hamilton-class)海巡巡邏艦時,雖然僅有火砲與直昇機平台,仍然如獲至寶。 然而,隔年司卡博環礁(Scarborough Shoal,...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Pao-Yi Yang
7 月 07,2020
【荷事生非】1930年代荷蘭國家博物館的歷史展示改革:從沙龍式展示邁向編年架構的國史敘事
荷蘭的藝術愛好者總知道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國家博物館也經常成為荷蘭(自2020年起已正名為尼德蘭)在國際上知名的文化地標(筆者先前也曾撰文分享過該博物館的成立過程:國家榮耀的紀念碑:荷蘭國家博物館成立簡史)。 但是,國家博物館的展示敘事,是如何幫助荷蘭國家認同的確立、並進而使該博物館成為令荷蘭人驕傲的國族標的之一呢?...
司法人權
紀惠容
6 月 26,2020
【勵馨想想】直視兒童在校園、機構被性侵犯真相
台灣未成年人口將近四百萬,到底有多少孩子曾被性侵害?尤其是潛藏在教育及照顧兒童機構如:各類型學校、宗教機構、兒童運動競技訓練場所、兒少福利機構、及前述機構辦理之營隊、少觀所、少年監獄等受傷的孩子,大都是事發生多年之後,才一一被爆出,而且大部分是集體性侵害案件。孩子很難在權力不對等的機構、學校裏,吐露被性傷害的事實,尤其是熟識、漸進式的壓迫,孩子更難啟齒。...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Nam Quốc Văn
6 月 19,2020
【越南想想】神農氏真的是越南人嗎?
許多人都理所當然地認為「神農氏」是中國人。但是,越南學者譬如陳玉添教授在其專書《探索越南文化本色》裡就主張神農氏其實是源自越南的古代百越文化基層。源自北方遊牧民族的古代中國人向南征戰拓展版圖後沿用當地百越民族神農的傳說,才讓後來的中國人誤以為神農源自中國。 或許有些人以為「神農氏是越南人」的說法只是少數越南學者的偏見。其實不然!越南的許多民間傳說與信仰也都呼應陳玉添教授等學者的主張...
社會安全
余琴雀
6 月 16,2020
【勵馨想想】像我們這樣的媽媽可以嗎?——母職,隱隱作痛的存在感
「要回家當貴婦了嗎?好好喔!」 每次身旁有女性為了家庭而離開職場時,總是能聽見這樣的評論,似乎在許多人的腦海中,女性因為生理構造有「子宮」,而理當成為母職;而母職,就是過著每天喝下午茶的愜意生活,且是照顧孩子的偉大角色。 但實際上呢? 「只要不煮飯的一天,就充斥著罪惡感。」 我人生幾度從職場離開,都跟母職有很大的關係。 第一次大概在我工作十年的時候,...
全球脈動
,
國防外交
吳尚書
6 月 10,2020
【南洋想想】中國航艦對於東南亞的軍事挑戰
台灣之外,東南亞大概是北京最有可能運用航艦以威嚇的區域,惟影響應該不及過去帝國主義時代的砲艦外交。 東南亞十國中除了寮國都濱海,故中國都可以採取「航艦外交」來施壓。首先,那些中國關係較佳的國家,例如柬埔寨與緬甸,若是雙方關係惡化,投資與貿易可能更具施壓的效果。對緬甸而言,派航艦施壓反而導致其倒向印度。印度的海軍雖然在規模上比解放軍略小,但是在印度洋有其主場優勢,尤其印度位於安達曼與尼寇巴(...
全球脈動
吳秉霖
6 月 05,2020
【印度想想】隨著封城4.0進入尾聲,印度也迎來建國後第四次經濟蕭條
2020年3月24日晚間印度總理納蘭德拉‧穆迪(Narendra Modi)再度施展他的「四小時絕招」(戲稱穆迪習慣在四小時前宣布重大政策,如2016年的廢鈔改革)在一則長篇大論的電視演講中趁亂宣布隔天全印度立刻進入為期的21天的全境封鎖,而殊不知此一鎖就是至今未開 —— 在3月25日之後,人們已經逐漸習慣每兩、三週總理穆迪與內政部長阿密特‧沙哈(Amit Shah)...
全球脈動
陳旻祺
6 月 03,2020
【歐陸想想】波蘭的移工
有一次朋友跟我說,他時常坐Uber的時候會遇到烏克蘭司機,我非常驚訝,畢竟對我來說,要區分波蘭人與烏克蘭人的外表是有難度的,後來我試著從名字去分辨,才發現其實坐Uber遇到的烏克蘭司機比例真的遠大於波蘭的。但其實我也不太意外,因為烏克蘭人一直在波蘭的就業市場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勞動市場上,如:看護、幫傭、工廠、建築工程等等,都需要烏克蘭人力的支援。在2019年波蘭國家銀行就分布一份報告指出...
文化研究
,
全球脈動
陳威臣
五月 29,2020
【鐵份補給】為了拍攝火車,肺炎也不怕的日本鐵道迷
5月20日,朝日電視台上午的新聞情報節目「羽鳥慎一早晨秀」(羽鳥慎一モーニングショー),罕見地由該電視台的主播齋藤千春(斎藤ちはる),向視聽大眾道歉並更正新聞報導內容。 事件的起因,是該節目在前一天,報導了JR東日本在5月18日進行只見線的KIHA40型柴油客車,回送至千葉縣轉讓給當地的小私鐵小湊鐵道,報導中並稱車輛組合稀有,因此吸引了大量的鐵道迷集結沿線拍攝,還稱不少鐵道迷都沒有配戴口罩...
書評書介
,
環境經濟
練聿修
五月 28,2020
【新書介紹】《尋找台灣味》:越界台茶——南越茶山上的台灣茶農
書名: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作者:地理角團隊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0/05/05 連結:尋找台灣味:東南亞X台灣兩地的農業記事 【精彩摘要】 風聲鶴唳的起點 二○一五年對所有身在越南的台灣茶農、茶商來說,也許算不上最糟的一年,但絕對是一切災難的起點。當年四月,...
‹
…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