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份補給】東京大動脈——日本JR山手線

最近山手線很紅,因為即將在2020年啟用、位於品川到田町之間的新站,日前公佈站名為「高輪Gateway(高輪ゲートウェイ駅)」,沒想到新站名被日本的網友唾棄,電視台的民調高達88%的民眾反對使用這個名字。

這次的騷動,是因為品川至田町間,佔地廣大的田町電車區,因東京出發的寢台列車大量廢止,加上上野東京線通車,將東海道線與東北本線這兩條大動脈連接之後,列車將不再從東京出發,只是通過東京。

從遊戲成癮到課金成癮:是什麼剝奪了生存的本意?

隨著電子遊戲從街機、掌上機、電視機、電腦、平板到手機,無所不在的攻佔我們的生活,許多人斥責年輕人沉迷於遊戲,卻沒有真正去思考過,為什麼年輕人會這麼容易失去生存的熱情,選擇沉迷在電子遊戲中難以自拔?最近日本發生了玩遊戲課金成癮導致一歲大嬰兒被活活餓死的慘案,更早之前也發生過婦人被無良的夾娃娃機商家拐騙數十萬元日幣的事件,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裡?

成癮行為在心理學上以「非古典制約」來理解的話,其機制大致上是如此;非古典制約就是觸發條件之後,受試者未必會得到報酬的機率,通常是觸發條件後隨機取得報酬,甚至是隨機增加報酬,當觸發條件後取得報酬的機率與多寡逐漸充滿更多的不確定性,受試者反而會因為這種難以掌握的不確定性,更容易上癮似的持續觸發條件。

【在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大正少女時代

東京大學彌生門旁,是一條清幽的小徑。

竹久夢二美術館與彌生美術館優雅靜謐地矗立在小道上。兩個美術館彼此相鄰相通,有趣的是,竹久夢二在華人世界裡知名度甚高,許多人都是為了一睹風靡一世的「夢二式美人」而來,彌生美術館彷彿只是配角。

個體價值開始浮現的大正浪漫  

其實,竹久夢二(一八八四—一九三四)與彌生美術館所紀念的高畠華宵(一八八八—一九六六)是同代人,他們兩人都不是漫畫家,但兩人都以少女為主題繪製書刊封面、小說插畫、廣告海報與明信片等等,他們所塑造的少女形象不但是大正浪漫的寫照,更成為日後少女漫畫的參考模板。

【男人想想】鬆開性別枷鎖 男人要聽也要說

「男人想想」專欄一直以來試圖理解男性處境,透過換位思考,採訪敘說不少男孩、男人的故事,說出那些無法說的話、情緒;勵馨基金會在11月29日宣佈成立台灣第一個以男性為主體的性別平等倡議組織「臺灣男性協會」,這是勵馨30周年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期許終止暴力的路上男性不缺席,這樣的願望該如何達成呢?特別在親密關係中的暴力,至今男性加害人仍佔了八成,這樣的社會現實,仍舊呈現出男性在親密關係中面臨平等協商的困境。

朱勻安

勵馨基金會台中分事務所 性別倡議專員

「歷史都是真的嗎?」台灣當下的價值危機

一位友人的疑問

三個月前,我曾經在朋友的聚會中被一位已在社會上打滾多年的朋友問道:「你們歷史學所研究的那些歷史都是真的嗎?」原本我只是以一位歷史學專業人士的角度去回答這位朋友的問題:在以誠實為基本的學術倫理下,歷史只有詮釋觀點的問題,而沒有真假的問題。然而,接下來的一個禮拜裡,這個問題卻使我深深陷入了更深層、更廣泛的有關社會知識與價值問題。這個問題事實上更進一步緊扣著現下台灣所面臨的社會發展危機,使得我認為有必要在這裡嘗試去更深入地詮釋我們這個世代所面臨的「價值觀危機」。

歷史學的「假設」

【日本想想】平成歌姬「宇多田光」出道20週年!與粉絲共享的音樂人生

「其實我是那種生日時被人家祝福,或在某個場合成為主角都不太自在的人,不過今天我決定要坦率地高興!謝謝大家!」台上的宇多田光揚起嘴角甜甜地笑著,接受全場暖暖的祝福掌聲,因為2018年12月9日她在日本千葉縣的幕張展覽館開唱,這天也是她出道20週年紀念日,睽違12年再度舉辦的日本巡演也同時落幕。宇多田光以旋律會粉絲,令人滿足,特別的是,演唱會裡居然讓觀眾可以自由拍照、錄影呢。

《1.3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司法之前 人人弱勢


《1.38坪的等待—徐自強的無罪之路》初版於2016年12月,徐自強的「擄人勒贖」等罪之更審案件,業於同年10月13日無罪定讞。從1995年9月1日案發後,徐自強歷經21年多才獲得司法平反,回復清白與獲取公平。不是每個凶殺案件一定有誤判,但是只要任何一位死囚的判決,曾經有過違背程序正義與無罪推定原則,司法霸凌弱者,豈是法治國所應為之?

「對一個受冤者而言,在監牢裡多關一分鐘都是不公平的,更別說他還得面臨死刑威脅。」如果司法實現正義,至少能從程序面與實體面的嚴格法則獲得保障,徐自強的21年司法迢迢路程,無異親自證明「程序正義」與「無罪推定」的至關重要。

【春風化雨】走出學校 「貴人老師」處處在你身旁

已經在小學教書超過20年的我,實在不算是一個很厲害的老師,既沒有辦法把學生各個都教的超級無敵聰明有成就,也無法讓學生每一個人的學業成績頂尖又拔萃,然而,如果說,我還有什麼地方值得學生回味,值得畢業後回來找找老師敘敘舊,那應該是我是一個喜歡「校外教學」的老師吧!或許,很多學生早已經忘記小學時,我教他們什麼數學或國語了,但是我相信,他們一定記得,我曾經帶他們去過哪裡校外教學。

老布希的遺產(下)川普將如何打造未來秩序

往前閱讀:老布希的遺產(上)世界新秩序與迷思

老布希結束了冷戰,將美國秩序推向全世界。之後的柯林頓對於運用美國權力尚稱謹慎,但也顯露出美國秩序的雄心,像是處理南斯拉夫內戰,主要由北約介入,卻沒有透過聯合國安理會授權。

此外,波灣戰爭後,老布希選擇不推翻海珊政權,主因之一就是維持他的聯盟關係,讓蘇聯與中東國家不至於反對聯軍。柯林頓蕭規曹隨,僅在伊拉克北部和南部建立了禁飛區,以保護庫德族和什葉派。但進入新世紀的小布希,則無法抗拒復仇與利益誘惑,接連發動了反恐戰爭,使美國陷入中東與中亞的困境。

歐巴馬上任後,外交風格接續柯林頓,這與國務卿女士有絕對關係。當阿拉伯之春帶來中東民主革命,美國率領聯軍迅速推翻利比亞的格達費政權,也選擇不在當地長期駐軍。但對於曠日廢時且涉及大國利益的敘利亞內戰則有不同結果,歐巴馬明顯傾向束手旁觀,讓俄國、伊朗等掌握該地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