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全球脈動
Jack Huang
6 月 15,2017
【東南亞想想】階級歧視到處都在 東南亞對自己人也充滿著優越感與輕視
在台灣,部分人仍然會認為東南亞比較落後,自己則比較「先進」與「文明」,幸好輿論與公知們三不五時拿這話題來說理一番。台灣經濟與薪資普遍低迷,鄰近的東南亞又正逢成長,但相信擁有這種「莫名優越感」者仍屬少數,大部份台灣人依然會以平常心去了解尊重不同地區的人民,與他們所屬的社會文化。 我們很常把東南亞概括成一大塊,但其實在這約莫500萬平方公里,超過六億人口的地方,是由十個國家、...
運動休閒
《溫度》月刊
2 月 23,2017
【台中想想】一樹還是一林?三百年老榕樹守護清水
榕樹、海風、在地人 乘著海風,來到清水海濱里(塭仔寮),穿過一條又一條的鄉間小路,咦!怎麼有棵樹一直依傍在這彷彿田野畫作的風景裡呢?原來是棵見證清水海濱里歷史的老榕樹啊!午後時分,許多在地居民來到老榕樹下泡茶、聊天,談著近期社會上發生的事情,說著曾經一同有過的記憶,談天說地,徐徐的海風彷彿也參與了他們的悠閒時光。 什麼是老樹? 何謂「老樹」?其實要成為老樹是有一定條件的,...
張肇烜
2 月 21,2017
【人心人術】在二二八中消逝的台灣第一位留美博士:林茂生
台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茂生,一生都為台灣的教育和文化努力;原本終於盼望到「台灣光復」的這一刻,卻沒想到,不久之後,他成了消失在島嶼上的台灣菁英之一...... 出生台南的林茂生博士(1887-1947),是台灣第一位留美哲學博士。林茂生博士在書香世家長大,他在長老教中學(今長榮高中)畢業之後就赴日本讀書,1916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哲學科,成為「台灣第一號文學士」。...
司法人權
,
休閒育樂
管仁健
12 月 22,2016
【書摘】《外省新頭殻》:國民黨要消滅的是台語,不是方言
書名:外省新頭殼 作者:管仁健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2016/12/7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36571 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book_page.asp?kmcode=2017330177416 二〇一五年宣布參選總統的宋楚瑜,八月十三日接受壹電視節目《...
電影戲劇
,
司法人權
辛亞蓓
10 月 30,2016
【電影想想】 從《我就要你好好的》看人類安樂死
今年上映的《Me Before You》(台譯:我就要你好好的)這部催人淚下的電影,不單單是純情的浪漫故事而已,更深層觸及了值得討論的人類安樂死(註:因病人罹患無法治癒的疾病,經由注射藥物或停止醫療等方式,以結束病人的生命)。 劇中四肢癱瘓的威爾(山姆‧克萊弗林飾),本已決心要在六個月後接受安樂死;遇見露伊莎(艾米莉亞‧克拉克飾)之後,儘管彼此真心相愛,最後他還是忠於初衷,...
環境經濟
林士清
10 月 09,2016
博弈觀光特區並非離島發展的萬靈丹
澎湖即將在10月中旬進行第二次博弈公投,正、反雙方又面臨緊急通動員關頭,博弈觀光特區能否帶動離島建設發展的話題又冉冉升起。台灣迄今舉辦過兩次博弈公投:一次是2009年的澎湖,公投結果被否決,但正反雙方差距不明顯;另一次是2012年的馬祖,公投結果卻是通過了,但博弈建設進度卻非常緩慢。 自古以來,人類嗜賭天性的使然,造就賭博性娛樂事業的發展,博弈產業能否真的解決離島觀光困境?...
音樂藝術
張肇烜
7 月 26,2016
【人心人術】我畫的花不會謝!台灣畫荷大師:張杰
「荷代表了我,我就是荷。」 ──張杰 台灣畫荷大師張杰先生日前病逝於台大醫院,享壽95歲。張杰的人生態度充滿正面,一生創作題材眾多,但是最出名的就是荷花,他曾說:「荷代表了我,我就是荷。」 張杰(1921-2016)出生於上海,畢業於江蘇正則藝專,擅長書法和繪畫,特別是水彩和水墨畫。畢業後,他跨海來到台灣,到中學擔任美術老師。 張杰曾任教於彰化高中、...
電影戲劇
張雅晴
7 月 26,2016
從NHK晨間劇看雜誌生活手帖與其背後的庶民之旗
近來NHK的晨間劇「とと姉ちゃん(編者按:台灣譯為「大姐當家」)」大受好評,作為故事原型的雜誌「暮しの手帖」(譯:生活手帖)作為引領日本戰後新生活型態的重要指標,在發行超過60年後再次受到注目,社長大橋鎮子和初代編輯長花森安治的相關書籍也被擺放在書店最顯眼的位置。究竟「生活手帖」是一本什麼樣的雜誌? 1948年,生活手帖發行了創刊號,抓住戰後物資缺乏卻仍期盼「時尚」的女性們的需求,...
張國城
7 月 02,2016
雄三誤射事件不需庸人自擾
7月1日海軍發生雄三飛彈誤射事件,並造成人員不幸傷亡。到了晚間,已經有海軍司令以下7名軍士官接受懲處。這件事也成為蔡總統上任以來最大的一次軍紀事件。事件真相在筆者撰寫此文時雖然尚未公布,但有些揣測似乎可以先行排除。 首先是刻意挑釁中國甚至想引起中國武力犯台。事實上中方早已知道台灣有超音速反艦飛彈,他們也有類似的武器,這類攻船飛彈對陸地有生目標的破壞力也有限,...
音樂藝術
張肇烜
6 月 28,2016
【人心人術】九根手指,寫下繪畫傳奇:楊三郎
「藝術家在自己的每件作品裡,都應該有屬於這張畫的靈魂。」──楊三郎 台灣油畫大師楊三郎(1907-1995)出生在今日的新北市永和,他讀小學時每天上下學途中都會經過一間文具店,店裡陳列日本畫家鹽月桃甫的油畫,小小年紀的他,深深為此著迷,楊三郎在心中立下志向:「我要當畫家!」 然而讀台北大稻埕公學校(今太平國小)時,有次不慎被玻璃瓶割傷右手,回家後他不敢跟父母親說,...
‹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