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編輯推薦
連絡我們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Thinking-Taiwan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Toggle navigation
FB
contact
rss
簡體
小英教育基金會
合作媒體
關於想想
版權聲明
編輯推薦
熱門文章
政策想想
教育文化
環境經濟
財政金融
全球脈動
國防外交
司法人權
媒體觀察
休閒育樂
政黨政治
主權兩岸
中國問題
社會安全
時事想想
想想副刊
文化研究
書評書介
歷史書寫
運動休閒
電影戲劇
音樂藝術
漫談時事
專欄作家
公民平台
简
熱門
首頁
熱門文章
熱門文章
教育文化
,
全球脈動
羅璇
12 月 31,2013
公車等等我呀!
對於一個民族的描述,似乎都可以理所當然地援引「民族性格」當作標準回答。就像是當要描述臺灣人時,「禮貌和善」,似乎早已成為點頭如搗蒜的制式答案。 今年八月在德國整整待上了一個月,不長不短的日子若姑且冠以「生活」這樣的稱號仍有些牽強,但至少上市場、趕公車或者轉地鐵也在這不過短的日子裡成了某種身體記憶。而過程中,若要問對於德國的印象,「精準」似乎持續充斥於先驗性的認知當中。 的確,...
主權兩岸
,
中國問題
李蔚
12 月 30,2013
【時事想想】兩岸媒體互設常駐機構 愚不可及
新聞連結: 綠媒登陸? 民進黨:操縱台灣的輿論走向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 發布共同六大倡議 「 2013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周日在北京開幕。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致詞時說,推動兩岸媒體新聞交流合作,可以「先易後難」,可從「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先做起,其他複雜問題可以逐步推動。 張志軍口中的「要求最強烈,也相對最容易」的部分,...
歷史書寫
mlkj
12 月 27,2013
歷史想想:誰是代罪羔羊
先講一個歷史故事。 完顏崇厚,這個名字並不被大多數人所熟悉,史學家對他也沒有太多著墨;不過經濟學人雜誌在前幾天的聖誕特輯中,以一篇「代罪羔羊The fall guy」為名,寫了有關他的故事,這個故事概述如下。 從小出身優渥,為旗人貴族的完顏崇厚,是咸豐同治年間涉外重要大臣之一。可惜雖然出身貴族,家學淵源良好,父兄皆為進士、在朝為官;但完顏崇厚不是念書的料,舉人考了三次才中舉,...
新一
12 月 26,2013
【週四想想】打狗吹水:為什麼國民黨不倒之「地方政治服務業」
小時候常聽阿公語重心長地說:「國民黨沒倒,台灣不會好」。原以為阿公跟長輩們偏激了,隨著年齡增長,益發覺得此說跟頗具俗諺式的應世智慧,是長輩們現實生活中所結晶出的智慧箴語。換言之,如果用社會科學的關係邏輯來解讀,則「中國國民黨從台灣蒸發」是台灣社會變好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白話地講,國民黨滾出地球,台灣不一定會變好,但國民黨沒有從台灣蒸發,則台灣絕對不可能變好。長輩的話,...
政黨政治
賴天恆
12 月 24,2013
【時事想想】走出去,體會民間疾苦
我有朋友曾經在政府部門服替代役,其中一個很特別的經驗,是陪同長官搭乘公務車洽公。那位朋友事後跟我說,身為機車族的他從來沒有「感覺」台北市的路這麼平過。不是說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而是搭乘車體重、避震佳的公務車時,佈滿危險坑洞與人孔蓋的路面便影響不到車內的乘客。對「車內」的高官來說,路是平的。他們永遠都不會理解,為什麼路明明這麼平,還會有人抱怨劣質道路危及行車安全。我們一致的結論,...
政黨政治
丁允恭
12 月 24,2013
【週二想想】素人政治及其極限
從公民1985的風起雲湧,到柯文哲參選台北市長的旋風,「素人政治」又再度成了一個被關注的風潮,素人「單純」、「敢言」,也「不受既有政治框架」,成為被高度肯認的特質,相對的,現在政壇每日保守嚅囁的話術則令人生厭。另外一方面,這股素人政治的力量,也是衝著既有政黨的架構而來,這反映在民進黨與柯文哲整合的舉足維艱上面,特別明顯。 當然,把素人參與政治特殊化,有它概念上的模糊性。我們每個人,...
徐世榮
12 月 20,2013
【時事想想】斷裂歷史下的普安堂
土城普安堂與新莊慈佑宮的廟產爭議近日白熱化,在法院判決確定慈佑宮擁有普安堂土地所有權下,慈佑宮決議拆除普安堂,其所給予的最後期限今日到期,拆除人員及大批警力恐會再度進入,將普安堂拆除殆盡,消滅臺灣難得一見、超過二百多年的土地珍貴歷史。 相對地,支持普安堂人士則是連夜於文化部前絕食抗議,表現護衛的決心。筆者以為普安堂留或不留,其實緊密聯結著過往二、三百年的土地制度史,...
Mattel
12 月 16,2013
【週一想想】怪哉台灣:歌頌曼德拉‧繼續無正義
曼德拉辭世,全球哀悼。馬英九說:在世界人權日前夕聽到此一消息,特別感到不捨與唏噓。不過,馬英九還說:曼德拉非常推崇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不過,曼德拉真的推崇三民主義嗎? 南非和中華民國在台灣有什麼千絲萬縷的關係呢?不如就先從馬英九吃曼德拉豆腐的三民主義開始談起。 中華民國國民黨政府抱著「三民主義」,高喊「世界民族一律平等」口號時,卻擁抱實施「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國民黨政府。...
政黨政治
林惺嶽
12 月 13,2013
給民進黨的建言
國民黨一黨專政與戒嚴統治數十年,積壓了太多的民怨,美麗島事件的人馬,就是率先挺身揭發國民黨威權統治的罪行,以鼓動民怨凝聚成政治革命的能量。歷經逆境衝刺,終於成立在野黨,進而取代國民黨,登上了執政的舞台,這是非常值得慶幸的。然而,民進黨的掌權階層卻犯下了兩大錯誤。 其一是,他們認為進駐總統府是揚眉吐氣的開始,而沒有警覺到,執政也是嚴酷的考驗的起步,因此沒有兢兢業業的善用權力,...
吳乃德
12 月 12,2013
為什麼是曼德拉?(四之四)
以視野和謙虛來領導 當年有一千多位ANC的同志關在羅本島。他們在獄中成立三人領導委員會,曼德拉為最高領導人。當時許多黑人運動激進派「汎非洲議會」的成員也關在羅本島,他們對ANC的中產階級領導人懷有敵意,也經常批判他們的溫和路線。曼德拉並不和他們辯論。運動路線本就沒有標準答案,辯論也不可能有結果。曼德拉只是以溫情對待他們。有一次流行性感冒侵襲監獄,許多同志都病倒,...
‹
…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