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一體化的理路之爭

友善列印版本

中國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提出「兩岸經濟一體化」說法,實際上並不是創新概念,部分符合馬政府主張兩岸關係經濟優先的市場邏輯。只不過,兩岸政府決策思維並不相同,各以功能論與新功能論兩種不同理路推動經濟交流,目前已經遇到瓶頸。

完全借用歐盟統合經驗作為兩岸發展模式並不適用,歐盟經過六十年的自由貿易、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單一貨幣等發展歷程,才有當前的經濟整合模式。而歐盟統合的國家主權等相關政治議題,就會阻礙兩岸互動,這反映在過去兩岸關係發展脈絡中。

馬政府上任後積極推動簽署ECFA、開放三通及擴大兩岸民間交流,用意在先擱置政治爭議,以市場利益作為兩岸合作的驅動力,馬政府現階段做法類似歐盟統合初期的功能論主張,強調縱然歐洲各國政治立場不一,但仍可經由功能性、技術性部門合作,建構一套國際和平運作體系。

無庸置疑,經濟利益是兩岸合作較容易操作、計算與衡量的工具,馬政府可以大量數字具體化兩岸經濟互動所帶來的好處,而僅以「不統、不獨、不武」簡單略過政治爭議,這種理念型兩岸互動模式的確相當吸引人。

然而,中國政府不認為兩岸市場經濟交流是純粹的經濟議題,是存有政治期待的,北京寄望兩岸社會經濟交流,能夠從低階議題逐次提升至高階議題,也就是產生新功能論者所提到「外溢」(spill over)效果,兩岸從經濟合作自然地提升到政治統合,這樣的政治期待在馬英九順利連任後更為強烈。

顯然地,對於馬政府想以憲法「一國兩區」作為兩岸關係基調,或者繼續擱置政治議題,中國政府並不滿意,近日賈慶林提出的「兩岸一國」則是要進逼「不統、不獨、不武」防線,壓縮馬政府的政治回應空間。

市場力量雖然有效地推動兩岸經濟深化,但卻無法統合兩岸政府背後的思維差異。過去毛澤東、周恩來、甚至是鄧小平願意耐心等待五十年或百年,來解決台灣問題,坦白說,這是攸關實力的能力議題,而不是意圖問題。此時此刻,當華盛頓、東京或東南亞國家正積極面對北京挑戰之際,北京解決台灣議題,只是含括在西太平洋崛起的議題之中,當北京有能力與意圖,馬政府擱置新功能論經濟一體化的空間就越來越小。

目前馬政府面對更嚴峻的雙層挑戰:內部是台灣人民不滿其漠視中國人權、西藏問題,中國新刑事訴訟法加深台灣人民對中國政府的不信任感;外部則是中國對台灣更能運用巧實力(smart power),一方面以反分裂國家法為依據,不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另一方面則借用市場力量,對台灣施展軟實力。如果說人權、西藏問題是中國政府的軟肋,馬政府不可能不知道貿然推動政治談判亦是其軟肋,但能否抵抗得住中國政府壓力,恐怕不容樂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