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演藝,經典傳承

友善列印版本

豬哥亮擔任江蕙2013台北「鏡花水月」演唱會嘉賓,表演了他主演的電影《大尾鱸鰻》片尾曲《我是恁老爸》這首頗具台語唸歌風味的歌曲,同時也展現秀場天王本色猛虧江蕙,相關報導有說兩人嘻笑互動、展現好交情的,也有說豬哥亮開黃腔、江蕙一棒敲頭的較為負面的描述。

江蕙2013演唱會最終場由豬哥亮擔任神秘嘉賓。影像來源:eranewsupload

今年上映的新台語片《大尾鱸鰻》票房逾4億,成為史上最賣座的台片之一,影評有說台味十足、痛快淋漓的,也有痛批髒話連篇、低俗下流的,這都和豬哥亮個人的表演風格密切相關。

豬哥亮所代表的盛行於1970至1990年代的秀場表演形式,對蓋高尚的高級文化人而言,那些非台語不能傳達的插科打諢語言趣味、「你娘卡好」等豬式口頭禪和不時夾雜的性暗示,活脫是低俗台客文化集大成者,然而在大眾流行文化表演史上,呈現出來的是戒嚴時期電視老三台等華語主流媒體之外,滾滾伏動於常民領域的台語演藝指標。

前文建會主委邱坤良教授曾於2009年豬哥亮復出時評論說,其代表的「國民演藝」,比「表演藝術界」更貼近民眾生活,然而社會輿論對藝人採取雙重標準,不尊重「國民藝人」角色與演藝成就,形成刻板印象。

2010年,豬哥亮及其搭擋侯怡君,擊敗利菁、張菲、陶晶瑩、庾澄慶,贏得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主持人獎。當年主宰老三台以外民間秀場的主持天王,從擁有悠久的綜藝節目製作傳統的老三台手中奪下榮銜,顯露出表演文化流變意趣。

邱教授呼籲應藉由「豬哥亮事件」,重新確立演藝人員的社會文化地位,省思「國民演藝」與「國民藝人」的角色。從語言的角度來看,這裡所指涉的其實就是「台語演藝」和「台語藝人」的社會文化角色,從更廣的社會脈絡來看,就是要重新確立台語的社會語言地位。

台語遭到長期壓抑和矮化的社會語言史,使其外顯出一種有待進化的原始形貌,例如許多江蕙論述會說她沒有傳統台語歌手的「江湖風塵味」,是台語歌壇少見的「清流」,跳脫了台語詞曲「窠臼」,走向台語歌曲的「另一片天空」,轉化了台語歌給人的印象雲雲,在區隔開台語歌傳統的斷裂基礎上,去論述江蕙歌聲的跨越「性別、族群、區域、世代」,一種全新昇華的悠揚韻味。

台語歌曲市場在1970年代中國國民黨政府推行「國語」和「禁歌」政策被壓落底,於1980年代沈文程《心事誰人知》、陳一郎《行船人的純情曲》、 洪榮宏《一支小雨傘》、江蕙《惜別的海岸》、葉啟田《愛拼才會贏》等各種不同曲風傳唱裡才漸次復甦,終於在1990年代新台語歌風潮之後回歸台灣流行文化洪流。

這一頁浩蕩駁雜的台語演藝滄桑史,在許多江蕙論述裡卻是船過水無痕,講起老台語歌盡是「窠臼」和「哭調」,以此來襯脫「悠揚」和「豐富」的江蕙,對許多喜愛江蕙也喜歡老台語歌的台語人來說,實在是mixed feelings,五味雜陳的。

台語演藝傳統,必須重新確立,需要全新的眼光,照射稀微的灰暗角落裡,那些角落裡有老台語片才氣導演辛奇(1924-2010);有曾替老台語片創作歌曲的國寶作曲家郭芝苑(1921-2013);也有老台語片研究先驅黃仁前輩為其抱不平的受冷落與歧視的老台語片導演郭南宏(註:《俠骨柔情:電影教父郭南宏》,2012,p.21-22);以及從老台語片到新台語片的經典作品傳承。

如此我們才能看清,種種諸如台灣電影之父、台灣電影大師等流傳在外的顯赫名號,到底是足堪擔當「鏡花水月」之名,或者「鏡花水月」之實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