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想想】我看台語片:台語片再起,不能說的秘密

友善列印版本

1962年,洪一峰主演的《舊情綿綿》和文夏主演的《台北之夜》兩部台語片上映,45年後,周傑倫主演的《不能說的秘密》於2007年上映,這3部電影都有突出的音樂或歌曲,男主角都是當紅歌星,同樣都大受歡迎,都是當年最賣座的台片。

這3部片,也同樣都站在台灣電影浪潮再起的起點。

台語片在1950年代後期創造一波流行後,因1959年八七水災影響經濟活動,又遭受開放日片進口等因素的衝擊,出片量陡降,直到兩大寶島歌王現身大銀幕,才振衰起敝。

《台北之夜》就以「台灣第一部壓倒日本電影」的賣座冠軍片為號召,隔年推出續集《台北之星》同樣轟動,帶動台語片第二波大流行,1964年產量已接近百部。

自1980年代以來,台灣電影低盪多年,根據「台灣電影網」統計台北首輪院線票房收入,2007年之前的10年,台產影片佔總票房大都低於2%,其中有5年不到1%。

台片票房比例在2008年因《海角七號》大潮跳到12.09%之前,2007年已從2006年的1.62%跳到7.38%,雖然這是嚴重灌水的數字,因為《色‧戒》這部除了台籍導演李安之外其實一點都不台的作品佔了近七成票房。

然而除了《刺青》、《練習曲》等全台票房超過千萬外,《不能說的秘密》更以全台5千萬票房,締造台片好久不見的驚人成績,足以和美國好萊塢大片比評,為沉寂已久的台片市場重新起跑熱身,隔年《海角七號》就跑出了全民運動。

背景分別是淡水和恆春的《不能說的秘密》和《海角七號》,所謂北秘密、南海角,有許多共同點。除了音樂表現豐富出色,在故事內容和形式架構上,流行音樂和樂團表演都有吃重的份量,主要演員和角色本身就是歌手或樂團成員。

台灣電影工業低盪多年,流行音樂則看衰不衰,虎虎生風,由流行音樂帶動電影產業,在台灣娛樂文化史上,早有前述台語片《舊情綿綿》和《台北之夜》先例,歌手成為電影明星,在北投溪上「吉他橋」和阿裡山等台灣各景點彈彈唱唱,觀眾不知是為了聽歌還是看戲,總之跟著劇情浪漫憂傷又哭又笑看得歡喜就是了。

台語電影和在地觀眾談心博感情的常民娛樂親密特質,是1980年代興起的「常民題材、菁英風格」的台灣新電影長久失落的面向,由渲染發揮通俗主題的《不能說的秘密》和《海角七號》重新拾回。

影評人聞天祥先生評《不能說的秘密》,將其類比為1980年的《似曾相似》(Somewhere in Time),「都一致選擇打破時空敘事邏輯,寧可冒難以自圓其說之險,也要肯定愛情無敵的力量」(註1),而《海角七號》何嘗不是寧可冒哈日情結、肥皂偶像劇之譏也要大讚愛情的力量,展現出講故事的瀟灑和信心。

另一方面,新電影所展現的進步語言風貌,即其有別於台灣1970年代連鄉野小民都滿口京片子的主流華語電影所呈現的日常生活混語風格,則由《海角七號》延續下來,台語、華語、日語三種語言比重幾乎等量齊觀,原住民語言也有表現,暢快鮮活的台語更是全片趣味精髓所在。

《海角七號》大潮,可視為台語片重回台灣電影主流的響亮號角,其後近年幾部賀歲片票房冠軍,以及《不能沒有你》、《眼淚》、《父後七日》、《第四張畫》、《當愛來的時候》、《候鳥來的季節》等優質台片,台語運用皆有可觀,現正上映的《阿嬤的夢中情人》向老台語片致敬,款款唱出曾是台語片紅星洪一峰的台語名曲《思幕的人》。

《海角七號》末尾,日本人搭船撤離台灣,碼頭上「台灣光復」布條和青天白日紅旗無精打采掛著的日、台、中三方交會的戰後歷史時空裡,勝利者沒有勝利者的喜悅,失敗者沒有失敗者的頹糜,有的就是台灣在地尋常百姓的惆悵和感懷而已。

影評人鄭秉泓先生形容這《海角七號》的「原點」場景形成了一個「極其『台灣味』的超現實」,「台灣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的種種悲情與感傷,在這個片刻表露無遺,再也無須言語。」(註2)

那多方交會的時空與「超現實」,呈現了電影院的「魔幻箱」本質,從《台北之夜》、《不能說的秘密》、《海角七號》到《阿嬤的夢中情人》穿梭時空的魔幻,樂曲與光影交織的魔幻,台灣電影語言典範轉移再造的魔幻,或許終歸是台語片再起的魔幻,無須言語,要講也是講台語。

 

註1:《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2012)p.241

註2:《台灣電影愛與死》(2010)p.58

關鍵字: 電影台語片台灣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