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航母夢與航母殺手的悲歡離合

友善列印版本

正如同「超級跑車」之於大富豪、「名牌包」之於跑趴名媛,航空母艦是一個霸權強國必備的奢侈品!航空母艦複雜的設計、集成的建造、系統的成軍是強權大國綜合國力的展示。而以航空母艦為核心,納編了巡洋艦、驅逐艦、反潛巡防艦、攻擊潛艦、以及補給艦的航空母艦戰鬥群(Carrier Battle Group)由於具備了快速機動部署的能力與強大的打擊火力,透過遠程武力的強力投射,更是國際強權在境外遠程以硬實力發聲,來伸張國家利益的重要工具。

航母艦戰鬥群對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悲」——1996臺海危機:

1996年第一次由台灣人民自由意志選舉總統,重新建構了台灣的政治主體,並讓台灣有了更務實的主權伸張。中國企圖透過一連串軍事行動武力威嚇來影響台灣的選舉。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於是先指派了「獨立號航空母艦」(USS Independence CV-62)戰鬥群向台灣東部海域移動,接著美國國防部又抽派了「尼米茲號航空母艦」(USS Nimitz CVN-68)戰鬥群由波斯灣向西太平洋佈署;另一方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潛艇部隊也緊急出海與美軍抗衡,雙方劍拔弩張!

回顧這段將近20年前的歷史,美軍「預防性防禦(Preventive Defense)」有效在西太平洋伸張了美國國家利益,而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再度切實感受到了美軍航母戰鬥群的巨大壓力。從此,中國更加積極著手發展對抗美軍航母戰鬥群的能量,並開始研究中國航空母艦的籌獲。

百年航母夢對中國人民之「歡」 —— 「遼寧號」航空母艦:

2009年3月20日,中國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梁光烈會見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時表示,中國不能永遠沒有航母。從大國的形象來看,中國在復興崛起的過程中,必將逐步由陸權國家向海權國家擴張;作為一個海權大國,航空母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象徵與工具,以捍衛中國在全球佈局的國家利益。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在2012年9月25日正式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作戰序列,2012年11月25日、殲15艦載機於「遼寧號」上成功的起飛和降落。透過由「瓦良格號」向「遼寧號」的華麗變身,中國長久以來的航母夢得以實現。被稱為「航母Style」允許艦載機起飛的手勢在傳播媒體的大力放送下,也大大的滿足了中國民族的自豪感。

中國航空母艦之「離」——航母殺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冷戰核陰影下的兩極對抗,「大陸軍主義」的蘇聯為抗衡美國海軍在航空母艦作戰能量的優勢,因循「大炮兵」思維的指導,嘗試應用岸置、水面艦艇、潛艦、和作戰飛機的反艦導彈,採用高密度、連續性的「飽和攻擊戰術」,同時間從岸上、空中、海上、和水面下等不同方向對美國航空母艦發動攻擊,以達到摧毀航母戰鬥群作戰能量的目的。自此,造價相對低廉的導彈被視為打擊成本極其昂貴的航空母艦最有效手段之一。

2012年10月底,台灣的「雄風三型」改良增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在屏東九鵬基地通過「戰術測評」試射成功。「雄風三型飛彈」繼是俄羅斯「日炙飛彈」(SS-N-22)後第二款超音速反艦導彈,主要規劃用來對付中國即將成軍的航母戰鬥群以及大型水面艦艇。

「雄風三型飛彈」的飛行速率達到三馬赫,攻擊射程遠達四百公里,能有效突破艦載反飛彈系統或是近迫武器系統。「永不沉沒的航空母艦」裝配著「雄風三型」改良增程超音速反艦導彈,台灣得以在維繫東北亞「航運線(See Line of Communication;SLOC)」安全、以及保障西太平洋「自由航行(Freedom of Navigation)」等區域安全議題上持續發聲。

中國「航母殺手」之「合」——東風-21D導彈:

隨著中國國家安全戰略環境的改變以及中國國家利益的向外擴張,解放軍海軍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備戰上已經逐步由近岸防禦型海軍向遠洋海軍邁進。

雖然已經有中國航母的成軍與其航母戰鬥群逐步到位,面對強勢的美國海軍,中國人民解放軍還是採取其一貫「以弱擊強」的傳統,根基於其「阻援打點」的精神而發展出「反介入」的作戰思維。在「反介入」的戰略指導下,蘇軍「飽和攻擊戰術」有了新的詮釋;完善了彈道導彈發射後的飛行導引以及射向控制,傳統的「東風-21D」彈道導彈當然也能作為反艦作戰的「殺手鐗」。

然而在邁向遠洋海軍的道路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的決策者很清楚的明白,光憑「航母殺手」和「飽和攻擊戰術」是不可能真正形成一個完整的遠洋作戰體系來維護中國霸權在全球的利益。人民解放軍海軍正積極以美國海軍為師,建立航母戰鬥群、水下潛艦戰隊、艦載航空兵,海軍陸戰兩棲部隊,綜合發展和反潛、反艦、反導、對地攻擊、海地、海空一體協同作戰能力的有效整合。

中國深刻的瞭解到在講求實力的國際強權角力中,國家安全必須以軍事威懾力為後盾,所以在一窮二白的年代,傾全國之力也要發展「兩彈一星」、也要發展潛艇。航母最大的戰略價值不在於「作戰」而在於「展示」;導彈最大的戰略價值不在於「使用」而在於「擁有」!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透過「東風-3」彈道導彈的外銷,順利的將台灣擠出中東外交的場域。二十一世紀,中國如何在未發射「東風-21D」的狀況下,發揮此號稱「航母殺手」彈道導彈的最大戰略利益?台灣得好好想一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