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紫色大稻埕》播映「看見台灣」

友善列印版本

OTT看見台灣自製劇的危機

今年三月四日,三立電視台推出改編自台灣美術史先驅謝里法的同名小說《紫色大稻埕》,這也是三立從2011年開始推出「台灣好戲」系列的第十部作品。從電視台標榜「以台灣人文土地出發,結合地方文創觀光與家庭溫暖元素為拍攝主軸,以戲劇帶動當地的文化觀光產業」顯見其雄大的企圖心;《紫色大稻埕》獲得文化部補助高達四千八百萬元完成的「旗艦型連續劇」,《紫》劇導演葉天倫更稱它是繼2005年民視《浪淘沙》以來的第二部大河連續劇。

不論是《浪淘沙》還是《紫色大稻埕》,都啟發了我們思考台灣電視劇目前乃至於未來發展的幾點面向,包括:面對近來沸沸湯湯的跨境網路串流平台風潮,OTT八國聯軍早已登岸,匯流五法還躺在行政院趕著四月底交付立院審查,我們的行政機關是否已經做好部門匯流的準備,不只是以消極的保護主義逕自排除中資入主,要怎麼健全「影視製播補助」來鼓勵創作堪稱時代經典的優質戲劇?如何規劃合理的分組付費模式解決媒體寡頭垂直壟斷頻道的現況?又要如何「行銷」優質的戲劇,而不只是反過來批評民眾「需要教育」;不論小品或旗艦,在多音交響、目不暇給的各國戲劇影集、傳統台灣鄉土劇、偶像劇的選擇中,不再只是以「捍衛本土」告急,讓觀眾心悅誠服地主動觀賞、主動推廣。

繼全球最大影音串流平台「Netflix」來台,中國百度旗下的視頻網「愛奇藝」將於三月底進軍台灣,跨境電子傳輸在台無法可管,也引起立法諸公連番砲轟NCC監督不力,使得OTT(Over The Top)一時成為熱門話題。若不是觸及到「中國」對台灣媒體的「侵門踏戶」,恐不知台灣人人無不OTT;事實上,只要有網路,便可透過手機、平板、電腦螢幕或傳統電視機觀看數位內容與物聯服務。消費者收看電視的形態更多元,業者嗅到後現代社會生活中,依賴多元運輸、時間碎片化的現象;傳統影音服務也得因時應變,提供一機在手、隨播隨放的VOD服務。

長期以來,少數財團買斷節目及壟斷頻道的結果,造成台灣電視表面看來頻道甚多,內容卻乏善可陳。本土自製節目質量低落,而文化部能做的,就只是補助補助再補助,破網一補再補的結果卻是優質小品叫好不叫座。

台灣文史改編劇看見台灣自製劇的契機

不過,歷史總是提醒我們,朝代興替自有消長,1980年代台灣電影新浪潮正是觀眾厭倦健康寫實、愛國電影及香港武俠電影的一成不變,電影改編台灣文學的小成本製作奇蹟式帶來台灣電影的黃金年代;後來長達廿年的衰退期再度因為魏德聖的《海角七號》,帶動觀眾買票支持院線國片。《海角七號》的懷舊現象鼓勵了電影工作者從台灣歷史、庶民生活找尋靈感,然而良莠不齊的作品也引來各方批評,這兩年的國片再度滑坡。時代創造偶然,歷史演變總有必然,電影人才轉向走進電視圈,不啻視作這兩股台灣影劇演變史的必然。

文學改編成影視劇本,雖難得受到大眾青睞,在台灣影視史上卻留下許多雋永作品。一九九0年代末始,各台相繼推出文學劇,共有華視文學劇坊、台視神采劇場、民視台灣文學作家劇場、公視文學大戲、客家電視台年度文學戲劇。九0年代這波文學電視劇可溯自公視推出的《橘子紅了》、《孽子》及敘述文藝界人士的《人間四月天》、《她從海上來》、《畫魂》,而各台改編自台灣文學名家的更有《玉卿嫂》、《殺夫》、《香格里拉》、《兩隻老虎》、《嫁妝一牛車》、《鹽田兒女》、《寒夜》、《孽子》等等。到了2005年,民視更推出東方白描寫台灣歷史主體的大河小說《浪淘沙》,囊括了當年金鐘獎最佳連續劇、最佳編劇、最佳男女主角等重要獎項;2014年客家電視台推出文學改編的《新丁花開》和《在河左岸》也頗受好評。在在證明了台灣戲劇不是不能,而是要如何跳脫優質戲劇除了在公共電視或客家電視台這類較無需考量收視成本的平台之外,其他商業電視台在面對OTT網路影視串流成為常態,甚至商業電視台也紛紛投入網路影視產業的此時,對於「台灣本土製播節目」的文化想像與社會責任。

今年初,同樣獲得文化部高達六千萬元補助、被稱為公視旗艦劇的《一把青》,改編自白先勇《台北人》的短篇小說,上映後不但創下破1收視率,這齣描寫終戰後國共內戰期間,發生在空軍眷村內的愛情故事,從近年來普遍選自在地意識濃郁的文學劇本還是現實的國族認同光譜來看,都格外引人注目。而光譜的另一端,則是鄭文堂導演的《燦爛時光》,同樣以終戰為背景,描寫的是台灣人經歷日本殖民到國府遷台後的通貨膨脹、族群衝突所導致的二二八事件;即便解嚴將近30年,二二八仍然是台灣電視劇的敏感議題,也使得《燦》劇一推出,立刻引來關心台灣歷史的觀眾奔相走告。不論是何種史觀,在何種時空背景來到島嶼的台灣人以其生命鐫刻流傳的台灣史,都值得以創作賦予新的詮釋。只是,以台灣人文為題材的戲劇作品,仍然太少,也太集中了。好比如,這幾年不管是城市再興、社區營造或是文化創作上,日治時期懷舊風承擔了大多數台灣歷史重現的份量。  

大稻埕風華看見台灣戲劇的無限可能

全國各種產業的物資資源幾乎集中在台北,這是無庸置疑的。就戲劇來說,都會愛情劇多以台北為拍攝主體更是地利人和。而大稻埕剛好符合了歷史發展的天時、地利之便,以及媒體資源集中的人和優勢。

由碼頭興起的貿易往來,大稻埕從穀倉慢慢變成茶葉、布匹、中藥及南北貨的集散地,流行資訊快速的流通也讓大稻埕取得最新的知識,《紫色大稻埕》有一幕是來自宜蘭鄉村的阿月初來到Colour喫茶店,對時下流行的咖啡表示不解,對裸畫顯得太驚小怪,來自日本的新劇、中國的京劇都讓她目眩神迷。日治時期在大稻埕發展出的喫茶文化、賞劇雅興乃至於台灣文化協會成立後,一系列文化講演及民主思想的啟蒙,都是文化創作者最易取得也繽紛豐饒的素材;尤其,近年台灣社會運動相當活絡,三一八運動更讓年輕學子用他們的方式建立台灣為主體的政治史觀。人們透過網路技術創作、構築與教育台灣歷史工程,彷彿當年台灣文化協會透過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來爭取地方自治、透過《台灣民報》、文化講演或美台劇啟迪民智、透過政治運動爭取人民權益、經由成立團體或組黨來建立行動。

大稻埕的風華是台灣日治時期的黃金年代,更是政治文化運動的孕生地。它培育出呼籲「同胞要團結,團結真有力」的蔣渭水、也孕育了謝里法筆下的郭金火(雪湖)和江逸安,當然也留下了江山樓、春風得意樓、蓬萊閣或波麗路這些或存或佚的歷史足跡供後人憑弔。2014年賀歲電影《大稻埕》部分史實錯謬曾引來不少爭議,兩年後,導演再次出發,推出了同樣以大稻埕為題材的電視連續劇,這次不管是在服裝道具或物件考據上,都看得出團隊的苦詣用心。出身於大稻埕的葉天倫,其家族長年從事影視產業,從早期的《天馬茶房》、《望海》、《浪淘沙》到《紫色大稻埕》不但觸及台灣二二八、也讓觀眾看到文協年代,在性別、階級觀念上的突破成就了台灣首位女醫師;謝里法更以自己的生命經驗寫下《紫色大稻埕》,透過電視劇讓大眾認識本土美術先驅,在那個黃金年代將衝擊與抵抗化為彩筆的過程。

台灣文化協會在大稻埕成立,陸續往南成立支部及巡迴講演活動,像是台中文協支部的中央書局,曾留下莊垂勝、賴和、張深切等人的身影,文協最重要的創辦人之一林獻堂更在霧峰宅邸舉辦夏季學校,旱溪附近則有「台灣文藝聯盟」全島大串連的小西湖酒家。台南的松金樓、寶美樓是文協人士聚會場所,現在是幼兒園的「興文齋」堅持只售漢文書籍的林占鰲所開;《紫色大稻埕》裡頭豪華巍峨的戲院,台南也同樣有南座、世界館、戎座播放不同型態的電影,台南的韓石泉醫師與黃金火醫師曾一起創設「共和醫院」昭明其心。這些歷史遺跡訴說著台灣文化協會將大稻埕的文化精萃從點拓展到各個城市的面,最後在幾個重要時刻形成巨大的力量,用無力者的聲音對抗依附殖民強權的有力人士。

粗略地透過戲劇大稻埕,敘說「台灣本土製播節目」的文化想像與社會責任,不僅更多象徵黃金年代的日治時期文化運動撥雲見日。從大稻埕開始,更多的文協行動在每座城市都有豐富的人文故事足以提供創作者源源不絕的題材,更多像大稻埕這樣的老城區支撐起每一座進步城市。期待更多出土的日治台灣,期待更多出土的台灣精神,不僅僅是文化創作者抽象的使命;多元的網路串流平台提供隨播隨選的影劇節目,活化台灣文史的重要工程,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想像,更是集體創作的行動,以及集體支撐的力量。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