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都的惡夜屠殺:記一一一三巴黎恐怖攻擊事件

友善列印版本

「大丈夫ですか。」走進店裡,進門灶台正在煮麵的店長抬頭朝我打招呼,淺淺的笑,不像以往的開朗。店內二十二個座位連我們在內剛好全滿。往日這個時刻門外大排的長龍今天並未出現,店內的氣氛也一改以往的鬧熱滾滾川流不息,一片安靜中只見大家低頭用餐。這是十一月十四日晚間,巴黎遭受恐怖攻擊之後的一天。整個白天,都忙著在網路上和電話線上回應分散在世界其他各地的家人好友的關懷,向他們報告狀況,讓他們安心。晚餐只好在總統宣布的緊急狀態中,約了朋友走到這家我所喜愛,在巴黎也相當有名氣的日本拉麵店解決晚餐。

出了家門,左岸這一帶的景象,除了沒有聖誕節的裝飾燈火之外,其實很像新年假期。商店、餐廳咖啡店約有一半以上關門,另外還亮著燈的,很多都因為沒有客人,早早將椅子疊在桌上,準備打烊。義大利男裝店關著的大門上貼著A4紙張印製的公告,「為哀悼恐怖事件的受難者,本店與各位和法國一同默哀停業。」路上的行人比起平時少了很多,尤其是比起一般的禮拜六夜晚,往常熱鬧的聖日耳曼教堂附近,雙叟咖啡一帶摩肩擦踵的景象,今晚顯得特別冷清。走到羅浮宮中庭,昨夜總統宣告進入緊急狀態,今天巴黎所有學校、公有市場、博物館、景點一律關閉,戲院、演奏會場地停止營業,夜間在羅浮宮中庭時常可見的大批照紀念照的遊客,幾乎少到剩下平日的一成。再過羅浮宮中庭,歌劇院大道上幾乎毫無人跡。一路上,路邊的報攤幾乎都休息。經過少數還開著的幾攤,所有報紙,立場從極左到右派,不似平日對各種公共議題國際事件的不同觀點競相爭辯,今天,所有報紙頭版,不是以黑色版面表達哀悼,就是直接在標題上控訴屠殺的野蠻。

這晚的巴黎,已經不是以前的巴黎。這晚的巴黎,是處於二十一世紀另一種戰火開端的巴黎。這晚的巴黎,是全國默哀第二晚的巴黎。歷經昨夜的恐怖攻擊,正如很多人講的,法國已經進入戰爭狀態之中。這樣的恐怖攻擊,已經不是對於單一目標如《查理雜誌》那樣的攻擊,更不是因為對於言論自由的不同界定而引起的武裝行動,這樣的攻擊,對於手無寸鐵,與政治幾乎毫無瓜葛的人民的無差別屠殺,是對法國平民生活方式的開戰宣告。

十一月十三日晚間法國當地時間九點多,幾名槍手分乘幾部汽車,在巴黎幾個地點,包括人行道、咖啡座、華人經營,同時販賣串燒與壽司的日式餐廳、柬埔寨餐廳,攻擊非特定的居民、路人。接著,進入他們的主要目標,Bataclan劇院,對演唱會群眾開槍。有生還者聲稱,槍手進入演唱會現場後開槍,第二輪槍聲才讓演唱會停止。接著槍手挑了三個東亞臉孔,詢問是中國人後,當眾處決。然後對意圖逃跑的群眾丟擲炸彈,並且用槍「像打鳥一樣」展開屠殺。同一時間,在市外的法蘭西體育場(Stade de France)外,數名自殺炸彈客引爆身上的炸彈。事後有人推測,炸彈客的可能目標應該是正在觀看德法友誼賽看台上的數萬觀眾,甚至可能本來要在電視鏡頭前引爆炸彈,但是因為法國總統事前未宣布而出現在看台上,體育場加強安檢所以無法進入,選擇在體育場外側引爆炸彈。

事件爆發後,法國總統歐蘭德(François Hollande)迅速被特勤人員帶開,但他並未回總統府,而是直接進入內政部防恐中心,召集包括總理、內政部長、國防部長、法務部長、衛生部長、情治首長、巴黎地方警政首長等相關單位首長,了解狀況,並且在幕僚建議下展開反恐部署,包括調集必要的警力軍力、發布必要措施、命令若干公私立醫院等衛生組織隨時待命進行支援。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憲政的運作邏輯:即使法國憲法明文規定總統為國家元首,總理是政府首長,看似總理決定政府的運作實權,台灣有些論者錯讀法國這類半總統制憲政體制,認為總統應該是「二線總統」,或者權力侷限於某些面向,國家的行政大權,應依照「內閣制精神」,放在總理身上。但從這個事件的運作,我們可以看到法國憲政運作背後的邏輯反而是:總統以身為全國最大民意支持並且授權的憲政機關,就有其權限以國家大政指導者的立場,坐鎮決策中樞,甚至越過總理,統領包括總理在內的內閣成員如內政、國防部長,指揮、部署應變措施。

在內政部反恐中心了解狀況,做了初步的部署之後,將演唱會現場與槍手的對峙指揮攻堅的權限分派出去之後,歐蘭德總統和與會的內閣成員,其他所有內閣成員,集合於總統府召開緊急部長會議。在這個憲法規範具有決策地位的會議上,議決了幾項重要的決定,隨後以總統令的方式發布,包括依據反恐法案授權總統經部長會議決議,得發布十五天之內的緊急命令,宣告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加強邊境安檢管制,動員全國軍隊進入緊急狀態。也包括對歐盟其他成員國和法國重要盟國的聯繫,商定未來共同應付恐怖攻擊集團的對策等等。而緊急部長會議後,總統隨即向全國公告他依據憲法與反恐法案所授與的權限,進行若干措施,更在後來對演唱會場攻堅後,帶領總理、內政部長等一同巡視,宣告全國默哀三日。

恐怖攻擊後,警方的調查結果一點一點出現。許多人問,為何又是法國?過去有少數人質疑,以法國等歐美國家過去對於中東的種種國際政治上的「劣跡」,之前的恐怖攻擊是其來有自。類似上述的言論在法國國民之間或者公共輿論上,事件發生之前其實偶可見到。雖非「主流意見」,但的確偶而可以聽見這樣的聲音。然而,在這一次的攻擊之後,在「為何又是法國?」的疑問上,很明顯又加上集體的憤怒。

過去,面對這一類的恐怖攻擊,法國國內總是會出現檢討法國在國際政治上作為的聲音。然而,從上次《查理雜誌》的攻擊開始,到這次的屠殺行動,在法國國內,不分黨派從極左到極右,都把上面的問題放在一旁,或者將之當作未來防範的警戒,而在不同的立場上,發出極為一致的怒吼,控訴恐怖攻擊的野蠻與冷血。這當中,極右派的聲音當然代表他們一貫的政策:排拒難民、排拒外來移民,排拒伊斯蘭。除了極右派之外,佔絕大多數的其他黨派的一致意見,就是對於恐怖攻擊不能示弱,更不能姑息。國家的自我防衛能力必須檢討,跟歐盟其他國家共同的防恐計畫必須更新。

特別是,這一次的恐怖攻擊,其攻擊對象是手無寸鐵的一般人民。這些人不一定都贊同國家的中東政策,本來也都不一定贊成派兵海外對付恐怖組織,甚至不一定是法國人。當這些不分對象的人民遭受這樣的屠殺之後,法國國內不同色彩的媒體,幾乎一致的意見都贊成應該出兵海外,對於恐怖組織做出決定性的打擊。從不同立場的媒體都發出幾乎一致的聲音這一點看來,恐怖行動對於無辜平民的無差別殺害,正是造成千夫所指局面的關鍵事實。

事件發生後第三天,十五日早晨,有調查單位流露出來的消息顯示,不算法蘭西體育場的話,將市區內的事件地點連接起來,剛好就是年初查理事件之後,包括歐洲各國領袖共同參與的聲援查理雜誌與言論自由大遊行的路線!!這個路線的發現,也解釋了恐怖組織進行恐怖攻擊,為何不選擇週五夜晚人潮更多的香榭大道、羅浮宮北面一帶、歌劇院附近、蕾阿勒(Les Halles)區,甚至左岸的蒙帕納斯、拉丁區,而是選擇人潮相對較少一點的共和廣場做為攻擊起點,以與《查理雜誌》比鄰的Bataclan劇場作為主要目標。

即使這個路線的發現不能提供為何這次的恐怖攻擊又選擇巴黎這個問題的答案,至少顯現出來,本次的攻擊與反擊前次《查理雜誌》各國對恐怖組織撻伐的聲援遊行之若干關係。這個事實會對法國全國幾乎一致的同仇敵愾氣氛,有著怎樣的影響,在未來幾天之內可以好好觀察。

在政府的運作方面,創傷之後,行政中樞也開始發動若干動作。歐蘭德總統依據憲法,要求在禮拜一(十六日)早上於凡爾賽宮召開的國會上下院聯席會議,發表國情咨文,預計將在咨文中呼籲國會依據反恐法案,立特別法延長全國緊急狀態期間,甚至有人認為極可能會要求延長至三個月。從現在的氣氛看來,通過的機率極高。還有人預測,歐蘭德總統還很可能更進一步,要求國會授權,與外國政府合作,對恐怖組織進行地面部隊的部署,下達作戰命令。

在國際政治方面,現在除了法國,英國、美國、俄羅斯也都紛紛譴責暴行,極為可能在未來形成更進一步的軍事行動。法國國內也有聲音檢討為何不對北約要求,共同進行軍事行動。但直到目前為止,就是否要求北約共同行動這點,政府方面的動向還不明確。然而不管是哪個電視台的談話節目,幾乎一致認為法國不管是否要求北約共同出兵,都應該尋求國際上的盟友,特別是軍事大國,共同打擊恐怖組織。

法國自大革命以來,政治上一直是多黨生態。第三第四共和就是在多黨體制加上內閣制的組合下,造成數十年政府的極度不穩定。所以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在二戰結束後,籌建第四共和的各方邀請組閣時,回應了一句名言:「你要如何統治法國這個擁有兩百多種乳酪的國家?」戴高樂的意思是,老一輩法國人嗜之如命的乳酪所展現出的極為多元之偏好,就表了各種不同政治光譜上的價值與力量,法國的政黨體系也如同對乳酪的喜好一樣,非常多元而分歧零碎。除非大幅改變憲政體制,將多黨體系的內閣制,改為掌握若干重要權限的總統作為憲政中樞(clé de Voûte),不怕倒閣頻繁的憲政體制。否則以法國政治意見極度多元,黨派也極度多元,小黨林立的政治生態加上內閣制的先天環境,換上他來主政,也不過是多一個短命內閣而已。

戴高樂的憲政思想沒有機會在二戰後的第四共和實現,因此他也推卻掉組閣的機會。戴高樂的憲政思想,是在一九五八年阿爾及利亞危機中誕生的第五共和獲得實現。戴高樂當年苦思對抗政治意見「過於多元」的環境,沒想到這次在這場血腥的屠殺中,竟意外獲得解決。法國在黑色星期五發生在巴黎的這場血腥屠殺後,全國輿論幾乎獲得幾乎一致的局面,共同對抗恐怖主義。

今晚,全國默哀的第三晚,街頭叫賣報紙的小販,多以「明天召開國會聯席會」作為叫賣主軸。左岸拉丁區原本繁華熱鬧的街上,行人依舊不多,咖啡座上少了出外享受週末的本地客人,經過時聽到的幾乎都是各種外國語言。這幾年在各種公共輿論上不斷聽到一種質疑,認為法國是不是一個正在走下坡,失去力量的國家。經過這場恐怖攻擊,沈靜中的法國正在醞釀下一個動作,且讓我們對這創傷後的下一步,拭目以待。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