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貿文化論壇的政治迷思與陷阱

友善列印版本

朱立倫代表國民黨率團前往中國上海參與「第十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這項國共的年度盛會,在兩岸政治場域起著何種作用?而又如何影響台灣的國內政治?要回答這些問題前必須要把時間點拉長,回到國共論壇的起點來觀之。

2004年代表民進黨參選總統的陳水扁,以些微之差擊敗連宋合體的泛藍陣營,宣告連任。這次選舉的結果象徵以「國家認同」作為國家利益的最高原則再次確立。經過2000年與2004年兩次總統大選,以國家認同作為選戰主軸的陳水扁總統贏得兩次選舉。透過選舉動員的過程,其以台灣主體性為核心的論調在總統大選過後成為具有普遍效力的象徵意涵。這也預告了陳水扁時期,兩岸政策走向自主獨立的路線基調。

然而就在2005年,國民黨開始醞釀一套以兩岸「經濟發展」作為主軸的政治論述。從2005年四月第一次「連胡會」開始,當時會中即重申「九二共識」、「和平協議」以及「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等議題,這也成為嗣後國共論壇的綱領。

隔年2006年,國共舉辦「兩岸經貿論壇」,會中時任中共中央黨書記的胡錦濤發表了兩岸和平發展的四項建議:「第一,堅持「九二共識」,是實現兩岸和平發展的重要基礎;第二,為兩岸同胞謀福祉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本歸屬;第三,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有效途徑;第四,開展平等協商,是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必由之路。」

這次會談被定位為第一次國共兩岸經貿論壇,2006年十月「兩岸農業合作論壇」是第二次,其後幾乎每年國共都會舉辦「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時間

事件

地點

2005年4月29日

第一次連胡會

中國北京

2006年4月14至15日

國共兩岸經貿論壇

(第二次連胡會)

中國北京

2006年10月16至18日

兩岸農業合作論壇

海南省博鰲

2007年4月28至29日

第三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北京

2008年12月20至21日

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上海

2009年7月11至12日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湖南省長沙

2010年7月8至11日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廣東省廣州

2011年5月6至8日

第七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四川省成都

2012年7月28日至29日

第八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黑龍江省哈爾濱

2013年10月26日至27日

第九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廣西省南寧

今年2015年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便是在這個脈絡之下舉行,這項持續已達十年的國共合作論壇,實際上已深深地影響兩岸以及台灣的國內政治。2005年前後,台灣政治場域中定義國家利益之政治典範,開始從國家認同轉變為經濟發展,「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與「九二共識」便是其中最重要的論述與機制。在這個政治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國民黨高層與部分台商成為台灣方面最主要的倡議者,而中國方面則配合演出合力完成兩岸經貿整合的大戲。

2008年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在競選時所提的「兩岸共同市場」,以及拚經濟的論述,便是建立在國共論壇以及兩岸經貿論壇的基礎之上。這項醞釀已久的論述鬥爭內涵,在2008年馬英九勝選之後獲得宣告正當的象徵資本,這也是馬英九一直以來高喊「拚經濟」的最主要依據。

2012年總統選戰中「九二共識」成為國民黨與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的攻防點,國共經營已久的九二共識修辭幾乎獲得所有台商的支持,選前一連串工商大老紛紛公開支持九二共識,將其視為兩岸經貿合作的象徵與保證。相較之下,民進黨所提出的「台灣共識」則乏人問津,不見任何台商支持。

經過十年,兩岸政治場域中「國共論壇」所建立的政治遊戲規則已然成形,朱立倫此次中國行所談的架構,仍將不脫「九二共識、和平協議、經貿整合與國際空間」之外。此種打著拚經濟口號,實際上則是部分政治人物追求政治利益、跨海峽紅頂商人進行經濟尋租的情景之下,以合作掩護經濟尋租、以和平掩護政治併吞、以共識掩護密室政治,台灣人的尊嚴與自主性將一點一滴地被出賣。

在此種緊密交織的政經結構已然穩固之際,台灣的公民社會要如何與之斡旋對抗,從而尋找生機?有兩個觀察可供思考與警惕:其一為,未來如果再次出現國民黨主席兼任總統的情況之下,我們要如何防止台灣的全民利益透過國共論壇的形式被出賣?其二為,在反服貿的全民浪潮之下,打著經貿整合的國共論壇是否還有其正當性?這兩點觀察值得處於經濟停滯薪資被剝削,而又逐漸喪失民主價值與政治自主的崩潰世代好好深思。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