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fafoinana逐路者】魯凱族同志夫妻的故事:誰說原住民「都是」反對多元成家?

友善列印版本

日前一則有關於多元成家相關議題的新聞在網路新聞上令人大開眼界,各報標題皆以「魯凱族女同志 部落辦收養儀式」作為標題,清楚且簡單敘述了內容重點,第一個是「魯凱族」、接著是「女同志」最後則是「收養儀式」,表示說這篇新聞或者是說此事件牽涉的將會是有關於族群文化、性取向以及當代議題的討論。

可能很多人已經聽過這個故事,兩位魯凱族生理女性,在去年5月的時候就已經在蘋果日報的頭條要聞版面中以「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為標題分成上下集介紹過,擲地有聲地道出原住民同志伴侶在面對生養問題時的現實問題,「總是會怕很多很多的想法,很多很多的眼光,反正比一般的父母累。」這是新聞內容訪談彭哥有關於同志家庭與一般家庭的差異時所說的話。

但更少人知道在2007年時,由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所出的第13期《拉媽報》封面故事,早已經更為徹底地將兩位女同志的故事敘述地更清楚,不單如此,連當初在思考如何進行婚禮時,為何透過魯凱族的結拜儀式進行轉化乃至於成為她倆心中的結婚儀程,以此在整個部落留下明確定位的相關內容也記載得相當詳實;換句話說,此件事情並非是偶然產生的結果,而是一連串透過兩位族人在部落之間現實的掙扎後取得位置和認同,才能將文化進行再轉化的開關輕輕扭動,演進如此,便成了臺灣史上難得一見、並且受到部落集體肯認的多元成家例子。

筆者為原住民族青年,2014年初,曾參與撰寫一份「原住民族青年陣線」支持多元成家的聲明稿,起因是在前年11月30日護家盟反對多元成家法案的大遊行中,號稱原住民族代表的人士在舞台上以布農族傳統 malastapang(報戰功)的方式,宣稱原住民「都是」反對多元成家。當時許多原住民青年朋友感到錯愕及不解,並有感於原住民族的聲音時常在各種社會議題上缺席,因此串聯其他大專原住民青年社團,聯合發表了有關於力挺多元成家法案的聲明。

聲明中提到家並不是只有一種形式,千萬不能輕易的將任何文化在「個人」的言論中給簡化,而忽略文化做為社會有機體,其變化的彈性遠遠高估我們所想。在主流文化之下的弱勢文化,由於不被重視而導致能進行討論或思辨的人更是少眾,因此不應該讓單一聲音隻手遮天。若是這樣的聲音完全將文化去脈絡,不去考整體因素,其結論更是無法接受檢驗。

因此,應該瞭解到的事情是,文化並非鐵板一塊,而是有機的、變動的,企圖以單一時空去脈絡的文化觀點綁架整體前進中的社會,反而抹煞了文化可塑性。此時此刻,我想回頭問問那些和護家盟站在一起、用個人觀點綁架文化論述的原住民立委及教會團體們,看到這個魯凱族部落集體肯認了部落中的同志家庭以及收養孩子的關係,你們是否也應該好好檢討,自己任意以「原住民都是反對多元成家」這樣的論述企圖綁架族群觀點的時候,其實就是落入了對原住民族的刻板印象加深、穩固的幫兇而不自知呢?

【相關連結】
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 (上集)|蘋果日報

叫媽還是叫爸爸? 原民同志家庭 (下集)|蘋果日報

【封面故事】拉弗與舞邦|拉媽報

【原青陣支持同性婚姻及多元成家聯合聲明】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