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想想】 台資銀行登陸的風險與機遇

友善列印版本

銀行業在對岸是一個受到高度管制與保護的行業,因此同時存在著高獲利、低效率與供應不足,這對於受過自由競爭洗禮的台資銀行來說,可說是一片待開發的新天地。目前幾乎所有台資銀行都急著前往開發,但機會伴隨風險而生。政府在策略上要做哪些風險控管?而業界在操作上如何避險?都值得大家深思。

台灣的曝險情況

在研議開放國銀登陸之初,央行原本提議各銀行在中國地區的投資、授信及資金拆借餘額,不得超過銀行淨值的60%,後來經過業界的極力爭取最後提高到100%。根據最新的實際數據(2014年第2季截止),本國銀行對中國地區的授信、投資及資金拆借總額度達1.6兆元,約佔全體銀行淨值的62%。

整體來講,雖然對陸曝險額度還有再進行放貸的空間,但有幾家業者已經瀕臨曝險額度限制。因此有的要求將額度提高到淨值的2-3倍,有的轉而建議修改曝險金額的計算範圍,例如已經有陸銀開立擔保信用狀的(內保外貸),可從曝險限額中剔除,以便有更多的「子彈」開拓中國市場。

根據中央銀行的「國銀國家風險統計」,整體國銀放貸到海外的債權,不管是直接風險,還是最終風險,都以中國為第一。以對中國的最終風險來說,截至今年6月已經高達812億美金,遠超過第二名美國的472億美金。

至於中國的風險有多大?根據中國銀監會的數據,中國整體銀行業的逾放比不到1%。至於大家擔心房地產硬著陸問題,銀監會表示為了抑制炒房,規定買第一套房最多可貸七成,第二套房貸只剩三成,第三套房不能貸款。因此即使整體房價價跌三成,房貸抵押品價值還是高於未償還貸款(可能好得出乎大家意料之外)。

中國保護主義

截至2013年,對岸的金融機構有3949家,其中政策性銀行有2家,國有大行有5家,外資銀行有42家。這兩家政策性銀行與5家國有大行的資產比重佔全體銀行資產的51.6%,而獲利卻佔全體獲利的53.6%。而42家外資銀行的資產只占全體資產的1.7%,由於對外資銀行(含台資)限制頗多,因此其獲利只佔全體獲利的0.8%。

台資銀行在對岸設立分行,第一年僅能辦理外匯業務,第二年只可辦理台商人民幣業務,第三年後才可辦理其他人的人民幣業務。但由於開戶門檻高達人民幣100萬元,各種金融商品的銷售也受限,因此在當地吸收存款不易。所以放款銀彈不足,幾乎是所有台資銀行所面臨的共同問題。

而台灣目前各銀行吸收的人民幣定存將近3000億元,但由於中國對外匯的管制,使得絕大部分只能轉存於中國銀行台北分行,賺取微薄的利息。而中國銀行卻可將此人民幣搬到中國放貸給當地企業,賺取高額的利差。台灣的人民幣業務,等於是為人作嫁。

台資銀行訴求與對岸回應

今年九月初立法院財政委員會,到上海考察官股銀行在該地區設立分行的經營現況。這些銀行一致建請立委幫忙向對岸爭取更多的業務開放,而立委們也從善如流,藉著與海協會、國台辦與銀監會的交流中,不厭其煩的爭取以下事項:

1. 企業內部跨境人民幣借貸試點區域,可擴展到昆山以外之其他地區。
2. 外資銀行可向境外拆借人民幣資金,以充裕放款銀彈。
3. 開放RQFII投資境內資本市場,希望能與服貿脫鉤,提前進行。
4. 台資銀行在中國設立分行之家數希望能夠增加,手續能夠簡化。

台資銀行這些訴求,對岸若照單全收,那麼各銀行將馬上碰觸到授信金額超過淨值的規定。在與陸方爭取前述開放時,陸方表示:台資銀行在台灣吸收人民幣資金的成本低,若讓其直接搬到大陸來做放款生意,那對其他陸資銀行不公平。也就是說,台資銀行對陸曝險的安全閥,竟然是建立在中國的保護主義上!

結語

由於台灣接單,中國生產的比重居高不下,因此在對岸台商對於銀行融資的需求殷切。當地的利率高,台灣的利率低,濫頭寸又多。因此要求將台灣資金直接貸給台商的呼聲很高。現在台灣的曝險規模,主要受對岸控制。未來對岸若一再放寬,那麼壓力將轉移到台灣政府來。因此政府可能要思考對曝險做更細緻的分類,並給予適度規範。如此才能在有效的風險管理下,給予台商或銀行更多的銀彈支援。

作者